穴位穿线、埋线、结扎后,机体可能发生下列变化:
特别提醒:应用穿线或埋线疗法须注意:①要严格注意无菌操作,对严重心脏病、糖尿病、高热者及妊娠期妇女不宜使用,月经期应慎重使用。②在同一个穴位作多次治疗时,应稍偏离前次治疗的部位。结扎时应避开血管和神经。③脊柱旁、腰骶部(次髎穴处)和肌肉萎缩的肢体上均宜用穿线和埋藏法。④在肌腹或肌腱处施术,一般须先进行穴位按摩,然后埋线或穿线。肌肉痉挛者须先按摩,次数可多些,一般只用埋线。⑤羊肠线用前应浸泡在75%乙醇中,或用新洁尔灭处理,临用时应用盐水浸泡,以免在组织内液化。⑥除了治疗外,还须注意鼓励患者积极地进行功能锻炼。
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令郁……处足则为痿为蹶。”
1.正常反应 局部由于刺激损伤及羊肠线(异性蛋白)刺激,1~5日,局部可出现红、肿、痛、热等无菌性炎症反应。部分病例反应较重,切口处羊肠线刺激脂肪引起液化,有少量乳白色渗液,均属正常现象,一般不需处理。若渗液较多,凸出于皮肤表面时,可将乳白液挤出,用75%乙醇棉球擦去,覆盖消毒纱布。施术后患肢局部体温也会升高,可持续3~7日,一般有上述反应者疗效较佳,反之则差。少数患者治疗后4~24小时出现体温上升,一般在38℃左右(个别患者也可上升至39~40℃),持续2~4日能自行恢复正常。治疗后一般均有白细胞总数及中性多形核细胞不同程度的增高现象。
2.异常反应 少数患者因治疗中无菌操作不严格或伤口保护不善而造成感染,一般在治疗后3~4日出现局部红肿,疼痛加剧,并可伴有发热。应予局部热敷及抗感染处理。局部出血多因刺激过重或缝引划破血管所致。一般加压包扎即可止血。若加压仍不能止血者,在出血处用丝线结扎血管并将羊肠线抽掉。个别患者对麻醉药或羊肠线产生过敏,治疗后出现局部瘙痒、红肿或全身发热等反应;个别伤口有脂肪液化,继而羊肠线溢出。对这些患者可给予抗过敏治疗,过敏严重者则须改用其他疗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