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脊髓病变引起的肢体瘫痪

脊髓病变引起的肢体瘫痪

时间:2023-03-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脊髓炎虽可累及脊髓全长,但以上胸段为最常见,病变亦较重。病变可以是单纯的脊髓炎、白质炎症,但亦可累及脊髓,或同时伴有脑实质性损害,称脑脊髓炎。病损范围可以软脊膜与脊髓周围部白质炎症与变性为主;有的以脊髓中央灰质部病变为主,神经细胞肿胀和变性为特点。

急性脊髓炎是指非特异性急性横贯性脊髓炎症。

【病因病理】病因未明,可能因病毒感染所引起,可发生于某些病毒感染后或过程中及疫苗接种后等,因此或系自身免疫反应之故。

脊髓炎虽可累及脊髓全长,但以上胸段为最常见,病变亦较重。病变可以是单纯的脊髓炎、白质炎症,但亦可累及脊髓,或同时伴有脑实质性损害,称脑脊髓炎。病损范围可以软脊膜与脊髓周围部白质炎症与变性为主;有的以脊髓中央灰质部病变为主,神经细胞肿胀和变性为特点。病损可以是孤立的,有的融合亦可为播散性或弥漫性,但多数呈横贯性脊髓损害。

【临床表现】多青壮年发病,病前2周内有上感呼吸感染症状或疫苗接种史。有受凉、过劳、外伤等发病诱因。首发症状为双下肢麻木、无力,病变相应部位背痛和束带感,尿潴留和大便失禁。

有脊髓横贯损害的表现:早期因“脊髓休克期”表现为弛缓性瘫痪,休克期后(3~4周)病变部位以下支配的肢体呈现上运动神经元瘫痪。病损平面以下深浅感觉消失,部分可有病损平面感觉过敏带。

自主神经障碍:表现为尿潴留、大量残余尿及充盈性尿失禁,大便失禁。休克期后呈现反射性膀胱尿潴留、大便秘结,阴茎异常勃起。

辅助检查:急性期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正常或稍高;脑脊液压力正常,部分患者白细胞和蛋白轻度增高,糖、氯化物含量正常;脊髓MRI示病变部位脊髓增粗,信号异常。

病情严重或年老或具有并发症者,休克期可延长,或恢复停留在届肌张力增高的阶段。瘫痪的下肢甚至不能伸直。此时轻微刺激,包括床褥的不平整、潮湿、转动体位或膀胱的充盈,均可引起双下肢屈曲性痉挛,伴有出汗、竖毛、颤栗、血压增高、大小便失禁等,称为脊髓的总体反射(massreflex),预后较差。

并发症:由于肢体瘫痪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在皮肤受压部位,如骶部、股骨粗隆、足跟等骨骼隆起处易出现褥疮;长期导尿或有残余尿者,易致泌尿道感染;长期卧床,尤其是颈段脊髓炎患者,易发生肺炎:最严重的并发症为败血症,可危及患者生命,故应积极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西医治疗】目前尚无特殊治疗方法。

1.激素的应用 本病的发病原因可能为对感染的自体免疫反应,故可使用激素治疗。氢化可的松100~300毫克或地塞米松10~15毫克加入5%~10%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如病情获得控制,此剂量可维持1~2周。而后改为口服泼尼松10毫克或地塞米松0.75毫克,每日3次。服2~3周,再按病情递减。

2.脱水药 发病早期脊髓多伴有水肿,故应给予脱水药,如甘露醇、甘油、山梨醇、高渗葡萄糖等。

加强皮肤护理,防止褥疮,保持皮肤清洁,在身体易受压部位加放气圈和厚软垫,每日进行按摩和肢体被动运动以促进血液循环。定时翻身(2~3小时1次),查看受压部位,如有皮肤发红,加用70%乙醇或温水轻揉后再涂以3.5%安息香酊。

当痉挛状态已经发生时,应加强按摩,配以针灸与理疗。可口服地西泮,每次5~10毫克,每日3次。还可应用甲丙氨酯、氯美扎酮(芬那露)等。

3.B族维生素及抗生素 给予大量B族维生素,如维生素B1、维生素B6、维生素B12等肌内注射,也可加用维生素C和细胞色素C静脉滴注,以利于神经代谢和功能的恢复。为了防治肺和泌尿系统的感染,应先用足量有效的抗生素。

4.其他辅助治疗 有呼吸困难者应注意维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可行气管切开,用人工呼吸器辅助呼吸。肠麻痹引起的腹胀可用肛管排气或肌内注射新斯的明;严重的可用中药大承气汤口服或灌肠。尿潴留者应放置保留导尿管。

【中医治疗】本病中医一般分为肺热伤津、湿热浸淫、脾胃亏虚和肝肾亏虚4型。具体治疗用药请参阅本书第一章之“痿病治法概要”和第三章“痿病的辨证治疗”。

针灸或体疗可选用新维生素B1、维生素B12、加兰他敏、复方当归液等穴位注射。上肢取穴:肩井、曲池、手三里、合谷、阳溪。下肢取穴:肾俞、肾脊(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0.5寸)、环跳、足三里、三阴交、解溪。此外,根据病变所在节段再取相应配穴,如病变在胸髓段,可相应增加所在节段之夹脊穴。每次选取2~3对配穴,每穴注射药液0.2~0.5毫升,或用电针,每日1次,每次15~20分钟。

在病情获得控制,进入逐渐康复阶段时,应避免屈曲性截瘫的发生。在脊髓休克期患者处于仰卧位时,要使其瘫痪肢体的髋部和膝部置于外展和伸直位,避免瘫痪肢体长期固定于内收和半屈位,可在膝部下面放置枕头,并注意足下垂的预防。适当地置患者于俯卧位,特别是对颈段和上胸段病变的患者,以促进其躯体的伸张反射。并早期做肢体的被动运动及按摩等。减少对瘫痪肢体皮肤的伤害性刺激,如床褥上皱褶、潮湿等。瘫痪肢体功能有所恢复者,要积极进行锻炼,争取早日做主动运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