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亚低温监护室的设置

亚低温监护室的设置

时间:2023-03-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环境条件 亚低温治疗室或在ICU内,采用闭路循环式净化及制冷系统,净化程度达到手术室标准,室内保持恒温,并附有报警装置。4.体温控制毯 这是亚低温治疗中主要的物理降温设备,具有冷热调节功能。6.微调输液泵系统 亚低温治疗患者,最好行锁骨下静脉或股静脉穿刺置管,以便用输液泵控制冬眠药物和常规液体的输入。脑组织氧分压是反映患者伤情预后的可靠指标。

进行亚低温治疗,应具备必要的条件,其中亚低温治疗室及其设置是十分重要的。

1.环境条件 亚低温治疗室或在ICU内,采用闭路循环式净化及制冷系统,净化程度达到手术室标准,室内保持恒温(16~23℃),并附有报警装置。目前最好将室内环境控制在17℃±1℃的恒温、恒湿状态。

2.监护 专职的医护人员昼夜24h实行ICU监护,设有多功能网络式床旁监护系统:包括血管内动脉血压、脉搏、呼吸、心电图、血氧饱和度、颅内压、中心静脉压等。

3.机械通气及呼吸机 亚低温治疗的患者,多需要在控制与辅助呼吸下进行亚低温治疗。

4.体温控制毯 这是亚低温治疗中主要的物理降温设备,具有冷热调节功能。它能把患者的体温降低到理想的亚低温水平,并维持稳定。

5.生化血气分析仪 这是监护患者呼吸功能及代谢状态的重要手段。除血气指标外,尚包括一些代谢指标,如Na、K、Cl-、血糖、乳酸、BUN等。

6.微调输液泵系统 亚低温治疗患者,最好行锁骨下静脉或股静脉穿刺置管,以便用输液泵控制冬眠药物和常规液体的输入。

7.吸痰及吸氧设备 备有中央供氧、吸引系统。

8.心电除颤仪 以备心律失常时使用。

9.脑氧、脑温监测系统 在亚低温治疗中,最好直接监测脑组织温度(BT)和脑组织氧分压(P brO2)。脑组织氧分压是反映患者伤情预后的可靠指标。

10.颈静脉氧饱和度(S jvO2)监测系统 在亚低温治疗中,最好同时直接监测患者伤侧的S jvO2,由此可反映患者该侧大脑半球血流供应及脑氧代谢状况。

11.脑血流直接监测 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LDF)直接监测亚低温治疗当中重型TBI大脑皮质的微循环血流量,由此观察患者局部的脑血供变化。

12.血流动力学监测 有条件时,可监测患者的心排血量(CO)、心脏指数(CI)、中心静脉压(CVP)、肺动脉压(PAP)、肺动脉楔压(PCWP)等,以观察亚低温治疗中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状况。

13.微透析(Microdialysis)分析系统 在亚低温治疗中使用脑微透析技术,它能连续动态监测脑组织细胞外液多种生化物质的变化,这些变化较血中的变化早,更准确。通过观察这些生化物质含量变化,有助于判断患者伤情和预后。

14.急救车 车内应备有各种抢救用药及简易呼吸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