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经典的脉学理论建立一个正常的,标准的脉学模型,使我们能够有一个可以比对的参照物,从而来区分出不同病理状况下的脉象,这是一种有益的理论尝试并对临床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我们在前面讨论寸口脉的阴阳五行属性的时候,是从阴阳五行的理论角度出发,对正常脉象进行思考并加以扩展来认识寸口脉形成的原理。“在心易了,指下难明。”这种对脉学临床体会的经验总结告诉人们:学习并掌握脉学又能够在临证时加以灵活运用,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在心易了”是对脉象了了的问题,这个问题似乎容易解决,读一些脉学著作,就会对脉象产生一些内心的感受,因为作为一位中医师或者中医爱好者,要记忆一些常见的脉象和主病的问题,似乎并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那么,如何才能在临床实践中解决“指下难明”这个问题呢?这个“难”究竟难在何处,恐怕莫过于对正常脉象的考量了。如果我们对正常的脉象可以通过比对加以认识,并以比对的结果来制作一个脉学的模型,并以此脉学模型作为基础的衡量标准或者说尺度,来区分一个人健康与否或者发病的情况,相信“指下难明”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那么,正常的脉象或者说我们认为的脉学模型都有哪些特点呢?①有正常脉象的人,人们把它称做“平人”“平人”具有“呼吸定息脉五动”的特点。《素问•平人气象论》指出:“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定息脉五动,闰以太息,命曰平人,平人者不病也。”这种对“平人”脉象的论述是从脉率的角度来考察正常脉象的,从脉搏跳动的频率来看,一个人一呼一吸和定息之间,脉搏刚好跳动五次,被认作是正常的脉象。当然,我们前面讨论过,运动员经过特殊训练,其一呼一吸和定息之间出现脉搏跳动四次的情况,也算作“平人”脉象。②寸口正常的脉象反映到在尺寸上是存在差异的。我们在前面讨论寸口脉阴阳属性时谈到过,由于“关之前者,阳之动也,脉当见九分而浮”“关之后,阴之动也,脉当见一寸而沉”,所以,正常脉象相对来说具有寸部脉浮而尺部脉沉的特点,而且寸部脉和尺部脉这种浮沉的特点必须以具有和缓的特性作为衡量一个人健康的标准。③由于男女之间存在性别差异,这种差异反映到寸口脉的尺寸上,尺寸脉相应地会有不同的表现。我们在前面讨论过,由于寸部脉属阳而尺部脉属阴,男子属阳而女子属阴,这就决定了生理状态下的男子和女子,其尺寸脉的表现有了《难经•十九难》所说的:“女子尺脉恒盛,男子尺脉恒弱。”的脉象特点。而这种“恒盛”和“恒弱”的不同,是通过对尺寸脉的比较而得到的,我们以此作为参照,就可以通过比较来发现一个人的阴阳是否发生了偏盛和偏衰。④五脏的五行属性特点反映到寸口的脉象上,其所存在的差异表现不能算作病脉的依据。我们知道,人体的心、肝、肺、脾、肾五脏分别具有火、木、金、土、水的五行属性,一个健康的人,无论自身条件如何,都会打上五行的烙印,而这在脉象表现上,就会相应地存在或洪(浮而大散)、或弦、或浮(浮而短涩)、或缓、或沉(沉濡而滑)等等的不同脉象特点。所以,无论我们发现一个人具有以上哪种脉象特点,如果其脉象有和缓、充满胃气的特征,都说明是正常的脉象表现。⑤先天因素决定了不同的人可能具有不同的脉象。我们走在大街上,会发现不同的个体之间存在着胖与瘦、高与矮的不同,从皮肤的色泽上看,又存在黑与白、赤与黄等等的不同,这些体质上的差异,与每一个自然个体的先天因素有关。而不同个体的差异反映到寸口的脉象上,往往就会呈现出不同的脉象特点。如《脉经》所指出的那样:“凡诊脉,当视其人大小、长短及性气缓急。脉之迟速、大小、长短皆如其人形性者,则吉。反之者,则为逆也。脉三部大都欲等,只如小人、细人、妇人脉小软。小儿四五岁,脉呼吸八至,细数者,吉。”《千金翼方》也指出:“人大而脉细,人细而脉大,人乐而脉实,人苦而脉虚,性急而脉缓,性缓而脉躁,人壮而脉细,人羸而脉大,此皆为逆,逆则难治。反此为顺,顺则易治。凡妇人脉常欲濡弱于丈夫。小儿四五岁者,脉自快疾,呼吸八至也。男左大为顺,女右大为顺。肥人脉沉,瘦人脉浮。”以上这些论述告诉我们:诊脉时,对不同的个体要学会区别对待,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诊家枢要》通过总结,做出了更进一步的、较全面的论述:“脉者气血之先也,气血盛则脉盛,气血衰则脉衰,气血热则脉数气血寒则脉迟,气血微则脉弱,气血平则脉治,又长人脉长,短人脉短,性急人脉急,性缓人脉缓。左大顺男,右大顺女,男子尺脉恒盛,女子尺脉恒弱,此皆其常也,反之则逆。”⑥年轻人和老年人在脉象表现上存在差异。由于老年人精气不足,血气衰弱,而年轻人精气充盛,血气也旺盛,所以,相对来说,年纪大的人,其血脉运行的时候,在指下跳动的力度就不如年轻人那么“洪盛”。由此可以发现,所谓的“在心易了,指下难明”,只不过是没有一个脉学的判断标准可以供我们参考,从而来区分纷繁复杂的脉象罢了。通过对具有不同体质的个体脉象的了解和把握,把我们所认识到的脉的阴阳五行属性特点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一个可以作为参照物的基本脉学模型,并以此基本脉学模型把病理的脉象和生理的脉象有效地区分开来,进一步发现病理脉象所代表的病理意义。当然,我们建立这样一个基本的脉学模型,是基于不同的个体、个体自身的所有因素和不同个体所共同具备的因素的综合。如果我们再把外界环境因素对寸口脉跳动的影响考虑进去,就会形成一个比较完美的、标准的脉学模型。外界环境因素对人体脉象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四季气候的变化上,至于四季气候变化对脉象的影响,古人总结为:“春弦,夏洪,秋毛,冬石。”打一个简单的比方:西医内科的临床医生通常喜欢静脉注射,有经验的护士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在夏季,血管扩张,很容易找到注射的血管,而在冬季,血管收缩,就不太好辨认了,这充分表明了一年四季气候的变化对人体血脉所造成的影响。在夏季,血管通过扩张来散热,脉搏的跳动就会变得比较浅露而粗大;在冬季,为了抵御严寒,保存体温,血管就会收缩,就不那么容易被发现了。我们举这个例子就是为了表明:四季气候的变化对血脉的运行确实存在影响,而我们诊脉的时候也应该把这些因素考虑进去。《素问•脉要精微论》指出:“万物之外,六合之内,天地之变,阴阳之应,彼春之暖,为夏之暑,彼秋之忿,为冬之怒,四变之动,脉与之上下,以春应中规,夏应中矩,秋应中衡,冬应中权。是故冬至四十五日,阳气微上,阴气微下;夏至四十五日,阴气微上,阳气微下。阴阳有时,与脉为期,期而相失,知脉所分,分之有期,故知死时。”另外一个影响脉象变化的重要外界因素是:饮食生活对脉象的影响。日常的生活行为方式也往往会成为影响脉象变化的主要因素,这些因素往往会叠加在寸口脉对身体基本层面的反映上,成为干扰因素,必须予以排除。比如说饭后或者饮酒后等等,寸口脉的跳动就会相应地表现出滑数的特征,这些都是我们在临证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所以,《素问•脉要精微论》就提出了:“诊法常以平旦,阴气未动,阳气未散,饮食未进,经脉未盛,络脉调匀,气血未乱,故乃可诊有过之脉。”在人的一天当中,清晨之时刚刚睡醒,没有做过剧烈的运动,也没有进饮食,思维平静,各种对脉象干扰的因素都降到最低水平,所以提出了:诊脉的最佳时机是清晨,这就把各种外界的干扰因素尽可能地排除在外,此时,通过诊脉就可以获取身体状况的正确信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