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视野中的新问题

新视野中的新问题

时间:2023-02-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与此同时,国家文化安全理论须重视现代认同机制、认同模式发生的重大变化。目前有很多学者将非传统研究的范式引入国家文化安全研究,认为国家文化安全虽然安全的主体是“国家”,但却要在超国家、国家、社会等不同的关系层面共同建构。参照胡惠林教授提出的“文化治理”概念和理论,新文化安全研究应置于新安全观和新治理观中,解决中国国家文化安全研究的理论困境。
新视野中的新问题_国家文化安全研究导论

三、新视野中的新问题

(一)新的认同机制和认同模式与国家文化安全的关系

认同作为一种权力和制度发挥重要作用的通道和关节点,在大国崛起中起着削弱权力竞争、保障崛起安全的作用。[107]根据建构主义观点,文化是国际关系建构的重要内容。国家利益、国际秩序、对外关系与等都与广义的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温特提出的“霍布斯文化”“洛克文化”“康德文化”即是一种建构,同时也说明国际政治的文化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认同问题。在当代价值多元化、民主价值普世化的国际政治行为模式中,国际体系中存在的多元价值如何在民主化、和谐化的模式和机制中促成更多有效共识,是文化的动态安全成为可能的有效保障。

与此同时,国家文化安全理论须重视现代认同机制、认同模式发生的重大变化。全球化在各种文化间分配现代性的制度特征,从这种现代意义上安全产生了“认同”,是“建立和扩散认同方面最为重要的力量”[108]。政治认同、经济认同、文化认同的边界消融,国家、政府、社会认同的主客体在融合,政治对话、民间外交、贸易渠道……认同的主体、渠道和模式都在整合。认同的空间在拓展,如埃斯特·戴森(Esther Dyson)提出的“政府的非居间化”(disinter‐mediation),描绘的是一个超越传统地理社区相互联系的全球社会[109],巴里·布赞提出“全球化与认同:世界社会是否可能”的问题。文化交流、文明对话、文化融合本身是一种重要的文化发展模式,从中必然产生出新的文化认同。

国家间、世界范围内的认同问题是否存在“存在性威胁”,哪些内容构成文化安全议题,新的认同如何快速进入文化的安全化/去安全化议题,都是当前国家文化安全研究尚未涉及的内容。

(二)新媒体环境下的文化安全

信息革命、技术变革和全球化不会取代民族国家,但会让世界政治的行为体和所有问题变得更为复杂。[110]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给各国的文化管理,甚至政权安全提出了挑战。目前有很多学者将非传统研究的范式引入国家文化安全研究,认为国家文化安全虽然安全的主体是“国家”,但却要在超国家、国家、社会等不同的关系层面共同建构。这种模式应对了当前世界发展形势下的主权弱化问题。而这一问题突出反映于互联网领域。例如美国学者桑斯坦(Sunstein,C.)研究网络社会的民主问题时提出了“网络共和国”的概念,美国电子边疆基金会发起人约翰·P.巴楼在网络上发表了颇具影响的网络无政府主义宣言:“我宣布,我们正在建构一个全球性的社会空间与你们试图强加给我们的各种专制体制将截然不同。你们既不享有管制我们的道德权力,也没有任何使我们感到害怕的强制性手段。”[111]

互联网多对多、一对多的特征似乎“非常有助于网络文化无视权威、平等和自由等特性的形成”,其效应之一是由特定问题或事件触发的“瞬间运动”[112]。以推特、脸谱(Facebook)等社会媒体引发的诸如茉莉花革命一类的政治事件直接危及的是政权安全。在这一领域,胡惠林教授重点讨论了网络舆情安全和网络淫秽色情内容的生产和传播问题。他认为,网络舆情危机是一种完全由网络形态所构成的文化安全形态,它是传统文化安全的一种延伸和转移形态,具有比传统的文化安全形态更大的危害性,它所构成和形成的文化安全对社会安全的破坏力比传统的文化安全危机对社会的破坏力更大、范围更广、传播速度更快、动员力更强,内容更广泛,因此,它是当前和今后最为严峻的国家文化安全挑战。

此外,网络信息安全问题也日趋严重。2011年有4.7万个境外IP地址作为木马或僵尸网络控制服务器,参与控制了我国境内近890万台主机,严重危害了中国经济发展和人民正常的生产生活[113],以及美国开始采取更具进攻性的网络防御战略等,都是网络信息安全问题凸显的重要风向标。然而,我国网络文化安全的理论研究也仅仅是刚起步阶段。

(三)发展战略与安全战略异同:新安全观与文化安全管理

战略是一个过程,一种不断的调整,以便在一个偶然性、不确定性和含糊性占优势的世界上适应变动中的条件和环境。[114]发展战略应以公共利益为核心,安全战略以国家利益为核心。如此,文化发展战略应以公共利益为核心,而文化安全战略要以国家利益为核心。而文化上的“公共利益”与“国家利益”区别和界限在哪里,是当前学界尚未展开的问题。胡惠林提出当代中国国家文化安全的双重困境:作为民族的公共利益的“复兴如何避免文明冲突”,作为国家利益的“崛起如何避免大国冲突”,为国家文化安全的新范式作了探讨,考虑到了理论内部的合理性。“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国家总体文化战略概述,文化发展战略与文化安全战略间的界定、关系应在这个体系之中展开系统性的思考和研究。两种战略间的区别是解决“安全的发展”还是“发展的安全”理论困境的关键。然而有一个基本的前提是“安全研究”和安全管理应是基于全球化的、合作的、动态发展的。

参照胡惠林教授提出的“文化治理”概念和理论,新文化安全研究应置于新安全观和新治理观中,解决中国国家文化安全研究的理论困境。理论的深化需要进一步分析人的安全、社会安全、国家安全的系统性问题。人的安全、社会安全,有别于传统安全重视主权完整、政权安危,更看重基于社会整体性的人的权利。理想的非传统安全视角是将国际政治与国内政治结合起来,将安全的对外“防范性”与对内要求的“进步性”结合起来,将国家总体的安危与公民个体的安危结合起来;或者说,将个体安全作为为总体安全的基石和出发点。[115]

国家文化安全治理需要从安全和治理的维度分析文化领域的政治化、安全化和去安全化的系统性问题;从对话、竞争的立场思考安全管理问题。如果将“中国威胁论”等论点视为西方国家对中国采取的“安全化他者”策略,这即是当代文化安全困境形成的主要模式。根据“他者”而定义的“自我”概念包含了相互安全化(mutual securitization)关系的倾向,这种倾向只有通过发展可以积极接纳和包容差异性的社会体系才能抵消。[116]这为国家安全研究提出的不仅是此在如何认知、建构“他者”,建构、传播“自我”的问题,而且是一个如何看待已有的价值先进性、领导力、吸引力,如何培育未来具有影响力的价值的问题。

参考文献:

一、书籍:

1.[印]阿马蒂亚·森:《身份与暴力——命运的幻象》,李风华、陈昌升、袁德良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英]阿诺德·汤因比:《历史研究》,刘北成、郭小凌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3.阿兰·伯努瓦:《面向全球化》,载王列、杨雪冬编译:《全球化与世界》,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4.巴瑞·布赞、奥利·维夫、迪·怀尔德:《新安全论》,朱宁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5.[美]彼得·卡赞斯坦主编:《国家安全的文化:世界政治中的规范与认同》,宋伟、刘铁娃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6.[英]厄内斯特·盖尔纳:《民族与民族主义》,韩红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

7.[美]弗兰西斯·福山:《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黄胜强、许铭原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8.封永平:《大国崛起困境的超越:认同建构与变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9.冯鹏志:《伸延的世界:网络文化及其限制》,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

10.胡惠林:《中国国家文化安全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1.胡惠林:《中国国家文化安全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12.[德]哈拉尔德·米勒:《文明的共存——对塞缪尔·亨廷顿“文明冲突论”的批判》,郦红、那滨译,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

13.[美]格尔茨:《文化的解释》,韩莉译,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

14.[英]乔治·拉伦:《意识形态与文化身份:现代性和第三世界的在场》,戴从容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15.陆忠伟主编:《非传统安全论》,时事出版社2003年版。

16.秦亚青:《权力·制度·文化——国际关系理论与方法研究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7.沈洪波:《全球化与国家文化安全》,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8.刘颖:《相互依赖、软权力与美国霸权——小约瑟夫·奈的世界政治思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19.李少军:《国际政治学概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0.陆忠伟主编:《非传统安全论》,时事出版社2003年版。

21.[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刘绯、张立平等译,新华出版社2010年版。

22.S.霍尔:《地区与全球:全球化与种族性》,载A.金编:《文化、全球化与世界体系》,麦克米兰1991年版。

23.威廉森·默里、马克·格利姆斯利:《论战略》,载威廉森·默里、马克·格利姆斯利、阿尔文·伯恩斯坦:《缔造战略:统治者、国家和战争》,时殷弘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年版。

24.王宁、薛晓源主编:《全球化与后殖民批评》,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25.谢里夫·海塔塔:《美元化、解体和上帝》,弗雷德里克·杰姆逊、三好将夫编:《全球化的文化》,马丁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6.许纪霖:《中国如何走向文明的崛起》,载许纪霖主编:《何种文明?中国崛起的再思考》,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27.余潇枫、潘一禾、王江丽:《非传统安全概论》,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8.艺衡:《文化主权与国有文化软实力》,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29.[美]约瑟夫·S.奈:《硬权力与软权力》,门洪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0.[美]亚历山大·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秦亚青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31.[保]亚历山大·利洛夫:《文明的对话——世界地缘政治大趋势》,马细谱等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32.约翰·汤姆林森:《全球化与文化分析》,载戴维·赫尔德、安东尼·麦克格鲁主编:《全球化理论研究路径与理论论争》,王生才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33.张国祚主编:《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报告(201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

34.俞可平主编:《全球化:全球治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二、文章:

1.[英]巴里·布赞:《论非传统安全研究的理论架构》,《世界经济与政治》2010年第1期。

2.[英]巴里·布赞:《全球化与认同:世界社会是否可能?》,王江丽译,《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8期。

3.[英]巴里·布赞:《人的安全:一种“还原主义”的误导》,《浙江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4.邓正来:《一种以中国为根据的“全球化观”的论纲》,《河北法学》2008年第1期。

5.邓正来:《作为一种主观且可变进程的全球化》,《河北法学》2008年第5期。

6.胡惠林:《国家文化安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策论》,《学术月刊》2000年第2期。

7.胡惠林:《非传统安全与中国国家文化安全研究新范式——兼论“第三种安全”》,《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

8.胡惠林:《论20世纪中国国家文化安全问题的形成与演变》,《社会科学》2006年第11期。

9.韩缨:《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样性的冲突和共存——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5年〈文化多样性公约〉的解读》,《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

10.韩源:《全球化背景下维护我国文化安全的战略思考》,《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4年第4期。

11.韩源:《中国国家文化安全形势评析》,《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年第4期。

12.韩源:《国家文化安全引论》,《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年第6期。

13.单世联:《论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多样性》,《天津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

14.童萍:《当代中国文化安全的现状和对策》,《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2期。

15.金民卿:《全球化的文化效应与民族文化的发展前景》,《学术探索》2011年第2期。

16.李瑛:《多极化时代的安全观:从国家安全到世界安全》,《世界经济与政治》1998年第5期。

17.林滨:《试论全球化与文化安全》,《理论与现代化》2004年第9期。

18.林凇:《“文化熔炉”与次国家文化安全的价值危机——基于非传统安全的视野》,《求索》2011年第9期。

19.李慎之:《数量优势下的恐惧——评亨廷顿第三篇关于文明冲突论的文章》,《太平洋学报》1997年第2期。

20.刘跃进:《当代国家安全系统中的国家文化安全问题》,《文化艺术研究》2011年第2期。

21.沈洪波:《文化全球化与中国国家文化安全》,《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22.沈洪波:《全球化背景下的国家文化安全问题》,《思想战线》2007年第3期。

23.沈洪波:《国家文化安全之“安全困境”探析》,《世界经济与政治》2007年第8期。

24.朱锋:《“非传统安全”解析》,《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

25.王逸舟:《论“非传统安全”——基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一种分析思路》,《学习与探索》2005年第5期。

26.王杰:《全球化时代文化多样性的意义》,《学术月刊》2011年第7期。

27.辛国安、李翠玲、耿超锋等:《全球化视野下的国家文化安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0年第2期。

28.薛宝林、单守金:《论全球化时代的国家文化主权问题》,《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第4期。

29.涂浩然、卢丽刚:《全球化时代文化认同建构中的中国国家文化安全》,《前沿》2011年第7期。

30.解学芳:《1999年以来我国文化安全研究述评》,《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31.艺衡:《文化主权学说与当前国家文化软实力发展战略的理论构建》,《南方论丛》2009年第2期。

32.杨浡伟:《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现状综述》,《中国文化研究》2011年夏卷。

33.张长立:《试论新全球化境域中文化的全球化与本土化——兼论文化安全问题》,《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34.J.彼得·布罗修斯、萨拉·L.希契娜:《文化多样性及其保护》,《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11年第6期。

35.汪信砚:《全球化与反全球化——关于如何走出当代全球化困境问题的思考》,《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

三、硕博论文:

包仕国:《全球化进程中中国文化安全的衍进与重构》,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

四、外文资料:

1.Joseph S.Nye,Jr.,“Soft Power”,Foreign Policy,Fall1990.

2.Robert Keohane,“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Can Interdependence Work?”,Foreign Policy,Spring1998.

3.Jan Nederveen Pieterse,Globalization & Culture,Lanham:Row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Inc.,2004.

【注释】

[1]数据参见解学芳:《1999年以来我国文化安全研究述评》,《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2]李瑛:《多极化时代的安全观:从国家安全到世界安全》,《世界经济与政治》1998年第5期。

[3]胡惠林:《中国国家文化安全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1页。

[4]林滨:《试论全球化与文化安全》,《理论与现代化》2004年第9期。

[5]胡惠林:《国家文化安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策论》,《学术月刊》2000年第2期。

[6]韩源:《全球化背景下维护我国文化安全的战略思考》,《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4年第4期。

[7]胡惠林:《国家文化安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策论》,《学术月刊》2000年第2期。

[8]胡惠林:《论20世纪中国国家文化安全问题的形成与演变》,《社会科学》2006年第11期。

[9]胡惠林:《中国国家文化安全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222页。

[10]胡惠林:《中国国家文化安全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5页。

[11]沈洪波:《文化全球化与中国国家文化安全》,《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12]包仕国:《全球化进程中中国文化安全的衍进与重构》,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13]胡惠林:《中国国家文化安全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138页。

[14]童萍:《当代中国文化安全的现状和对策》,《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2期。

[15]张长立:《试论新全球化境域中文化的全球化与本土化——兼论文化安全问题》,《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16]潘一禾:《文化安全》,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8页。

[17][英]戴维·赫尔德:《全球大变革》,杨雪冬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456页。

[18]阿兰·伯努瓦:《面向全球化》,载王列、杨雪冬编译:《全球化与世界》,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4页。

[19]沈洪波:《文化全球化与中国国家文化安全》,《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20]Waters,Malcom,Globalization(London:Routledge,1995),p.124.

[21]美国学者莱斯利·辛克莱认为,全球化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世界体系研究方法、全球文化研究方法、全球社会研究方法和全球资本主义研究方法。参见Leslie Sklair,“Completing Conceptions of Globalization,”in Journal of World‐systems Research,vol.5,2,1999,p.149。

[22]胡惠林:《国家文化安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策论》,《学术月刊》2000年第2期。

[23]薛宝林、单守金:《论全球化时代的国家文化主权问题》,《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第4期。

[24]陈华文主编:《文化学概论新编》,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37页。

[25]刘杰:《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国家主权》,长征出版社2001年版,第73页。

[26]朱虹:《文化主权原则与国家软实力》,《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7年第8期。

[27]孙万菊:《文化主权、经济主权和政治主权》,《科学社会主义》2005年第4期。

[28]艺衡:《文化主权学说与当前国家文化软实力发展战略的理论构建》,《南方论丛》2009年第2期。

[29]薛宝林、单守金:《论全球化时代的国家文化主权问题》,《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第4期。

[30]沈洪波:《全球化背景下的国家文化安全问题》,《思想战线》2007年第3期。

[31]沈洪波:《国家文化安全之“安全困境”探析》,《世界经济与政治》2007年第8期。

[32]许纪霖:《中国如何走向文明的崛起》,载许纪霖主编:《何种文明?中国崛起的再思考》,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8页。

[33]艺衡:《文化主权与国有文化软实力》,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248页。

[34]胡惠林:《中国国家文化安全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144页。

[35]Hongying Wang,“Chinese Conception of Soft Power and Its Policy Implications”,in Wang Gungwu and Zheng Yongnian,eds.,China in the New International Order,London:Routledge,forthcoming.转引自郑永年:《国际政治中的软力量以及对中国软力量的观察》,《世界政治与经济》2007年第7期,第6—12页。

[36]参见张国祚主编:《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报告(201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11页。

[37]杨浡伟:《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现状综述》,《中国文化研究》2011年夏卷。

[38]概念源于胡惠林:《中国国家文化安全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189页。

[39]辛国安、李翠玲、耿超锋等:《全球化视野下的国家文化安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0年第2期。

[40]王宁、薛晓源主编:《全球化与后殖民批评》,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3页。

[41]胡惠林:《中国国家文化安全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206页。

[42]胡惠林:《中国国家文化安全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315页。

[43][英]厄内斯特·盖尔纳:《民族与民族主义》,韩红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第183页。

[44]胡惠林:《中国国家文化安全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313页。

[45]涂浩然、卢丽刚:《全球化时代文化认同建构中的中国国家文化安全》,《前沿》2011年第7期。

[46][英]巴里·布赞:《全球化与认同:世界社会是否可能?》,《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8期。

[47]胡惠林:《中国国家文化安全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222页。

[48]胡惠林:《中国国家文化安全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219页。

[49]韩源:《中国国家文化安全形势评析》,《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年第4期。

[50]韩源:《国家文化安全引论》,《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年第6期。

[51]林凇:《“文化熔炉”与次国家文化安全的价值危机——基于非传统安全的视野》,《求索》2011年第9期。

[52][英]巴里·布赞:《论非传统安全研究的理论架构》,《世界经济与政治》2010年第1期。

[53]秦亚青:《权力·制度·文化——国际关系理论与方法研究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75页。

[54][美]弗兰西斯·福山:《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黄胜强、许铭原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页。

[55]许纪霖:《中国如何走向文明的崛起》,载许纪霖主编:《何种文明?中国崛起的再思考》,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0页。

[56][德]哈拉尔德·米勒:《文明的共存——对塞缪尔·亨廷顿“文明冲突论”的批判》,郦红、那滨译,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第6页。

[57]参见海德堡国际冲突研究会:《世界冲突晴雨表》,1996年。

[58][美]格尔茨:《文化的解释》,韩莉译,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13页。

[59]参见[印]阿马蒂亚·森:《身份与暴力——命运的幻象》,李风华、陈昌升、袁德良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9—10页。

[60][美]约瑟夫·S.奈:《硬权力与软权力》,门洪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7页。

[61]李慎之:《数量优势下的恐惧——评亨廷顿第三篇关于文明冲突论的文章》,《太平洋学报》1997年第2期。

[62]杨浡伟:《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现状综述》,《中国文化研究》2011年夏卷。

[63]沈洪波:《全球化与国家文化安全》,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64页。

[64]Joseph S.Nye,Jr.,“Soft Power”,Foreign Policy,Fall1990.

[65]刘颖:《相互依赖、软权力与美国霸权——小约瑟夫·奈的世界政治思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76页。

[66]沈洪波:《全球化与国家文化安全》,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64页。

[67]Robert Keohane,“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Can Interdependence Work?”,Foreign Policy,Spring1998,pp.82—96.

[68]前南斯拉夫国内有五个民族、四种语言、三种宗教和两种文字,其结果必然导致边界和民族的人为分割和冲突不断。参见[美]约瑟夫·S.奈:《硬权力与软权力》,门洪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9页。

[69]参见巴里·布赞、奥利·维夫、迪·怀尔德:《新安全论》,朱宁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66—168页。

[70]Jan Nederveen Pieterse,Globalization &Culture.Lanham:Row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Inc.,2004,pp.41—58.

[71]陆忠伟主编:《非传统安全论》,时事出版社2003年版,第20页。

[72]参见朱锋:《“非传统安全”解析》,《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

[73][英]巴里·布赞:《人的安全:一种“还原主义”的误导》,《浙江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74]刘跃进:《当代国家安全系统中的国家文化安全问题》,《文化艺术研究》2011年第2期。

[75]朱锋:《“非传统安全”解析》,《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

[76]王逸舟:《论“非传统安全”——基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一种分析思路》,《学习与探索》2005年第5期。

[77]余潇枫、潘一禾、王江丽:《非传统安全概论》,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94页。

[78]胡惠林:《非传统安全与中国国家文化安全研究新范式——兼论“第三种安全”》,《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7期。

[79]单世联:《论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多样性》,《天津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

[80]王杰:《全球化时代文化多样性的意义》,《学术月刊》2011年第7期。

[81]单世联:《论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多样性》,《天津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

[82]王杰:《全球化时代文化多样性的意义》,《学术月刊》2011年第7期。

[83]包亚明:《文化镜像论——全球化与消费主义的文化逻辑》,载尹继佐主编:《当代文化论稿》,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第218页。

[84][美]罗兰·罗伯森:《全球化:社会理论和全球文化》,梁光严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67页。

[85]S.霍尔:《地区与全球:全球化与种族性》,A.金编:《文化、全球化与世界体系》,伦敦麦克米兰1991年版,第33页。

[86][4] 单世联:《论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多样性》,《天津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

[87][英]阿诺德·汤因比:《历史研究》,刘北成、郭小凌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42页。

[88]韩缨:《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样性的冲突和共存——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5年〈文化多样性公约〉的解读》,《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

[89]J.彼得·布罗修斯、萨拉·L.希契娜:《文化多样性及其保护》,《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11年第6期。

[90]单世联:《论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多样性》,《天津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

[91]谢里夫·海塔塔:《美元化、解体和上帝》,弗雷德里克·杰姆逊、三好将夫编:《全球化的文化》,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36页。

[92]约翰·汤姆林森:《全球化与文化分析》,载戴维·赫尔德、安东尼·麦克格鲁主编:《全球化理论研究路径与理论论争》,王生才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171页。

[93]金民卿:《全球化的文化效应与民族文化的发展前景》,《学术探索》2011年第2期。

[94]汪信砚:《全球化与反全球化——关于如何走出当代全球化困境问题的思考》,《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

[95]俞可平主编:《全球化:全球治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26页。

[96]罗伯特·莱瑟姆:《飘移世界中的政治——对全球治理的一种批评》,载俞可平主编:《全球化:全球治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227页。

[97]罗伯特·莱瑟姆:《飘移世界中的政治——对全球治理的一种批评》,载俞可平主编:《全球化:全球治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208页。

[98][英]托尼·麦克格鲁:《走向真正的全球治理》,载俞可平主编:《全球化:全球治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157页。

[99]沈洪波:《全球化背景下的国家文化安全问题》,《思想战线》2007年第3期。

[100]参见巴瑞·布赞、奥利·维夫、迪·怀尔德:《新安全论》,朱宁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页。

[101]李少军:《国际政治学概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45—167页。

[102]John Gerard Ruggie,“Continuity and Transformation in the World Polity:Toward a Neorealist Synthesis,”World Politics35,no.2(January1983):261—285.载[美]彼得·卡赞斯坦主编:《国家安全的文化:世界政治中的规范与认同》,宋伟、刘铁娃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6页。

[103]Bill McSweeney,Security,Identity and Interest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9,pp.16—17.

[104]陆忠伟主编:《非传统安全论》,时事出版社2003年版,第19页。

[105]参见巴瑞·布赞、奥利·维夫、迪·怀尔德:《新安全论》,朱宁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0—31页。

[106]沈洪波:《全球化与国家文化安全》,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62页。

[107]封永平:《大国崛起困境的超越:认同建构与变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19页。

[108]参见约翰·汤姆林森:《全球化与文化分析》,载戴维·赫尔德、安东尼·麦克格鲁主编:《全球化理论研究路径与理论论争》,王生才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184—185页。

[109]Esther Dyson,Release2.1:A Design for Living in the Digital Age(New York:Broadway Books,1998).

[110][美]约瑟夫·S.奈:《硬权力与软权力》,门洪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87页。

[111]冯鹏志:《伸延的世界:网络文化及其限制》,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146页。

[112]Norris,The Digital Divide,p.191.

[113]钟声:《无端指责有损网络安全合作》,《人民日报》2012年11月16日。

[114]威廉森·默里、马克·格利姆斯利:《论战略》,载威廉森·默里、马克·格利姆斯利、阿尔文·伯恩斯坦:《缔造战略:统治者、国家和战争》,时殷弘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年版。

[115]王逸舟:《论“非传统安全”——基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一种分析思路》,《学习与探索》2005年第5期。

[116][英]巴里·布赞:《全球化与认同:世界社会是否可能?》,王江丽译,《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8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