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文化多样性安全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安全研究的范式

文化多样性安全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安全研究的范式

时间:2023-02-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相应地,各个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所遭遇的安全问题、安全影响机制也不会相同。其次,要建立多元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安全研究体系。在文化同质化不断增强的今天,非物质文化遗产遗产安全的研究应当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主要和重要范式。
文化多样性安全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安全研究的范式_国家文化安全研究导论

三、文化多样性安全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安全研究的范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和历史形态的多样性反映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事实。在文化多样性视角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安全研究范式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要建立本土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安全研究体系。各个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地理、历史、社会、经济、政治等一系列生态环境因素的差异,表现出不同的文化生存样式和文化内涵。相应地,各个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所遭遇的安全问题、安全影响机制也不会相同。区别于不同非物质文化遗产安全问题模式,应当建立不同的带有本土关怀和人文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安全研究体系。

其次,要建立多元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安全研究体系。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众多,仅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分类来看,主要包括有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美术、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杂技与竞技、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民俗共10个类别。这些不同类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安全问题、安全影响因素会不同,只有区别于不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安全类型,建立相应的安全研究体系,才能更加深入、有效地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对策体系和安全预警机制。

此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安全研究体系的构建还应增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性生存形态和生存模式的研究,只有深入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多样性历史形态形成的机理,才能真正看清非物质文化遗产当前所面临的真正问题和根源所在,也才能更有利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维护民族、国家文化身份认同的重要价值。在文化同质化不断增强的今天,非物质文化遗产遗产安全的研究应当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主要和重要范式。

参考文献:

一、官方文件:

1.《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2005年10月20日,第33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上通过)

2.《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2001年11月2日,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大会第三十一届会议通过)

3.《伊斯坦布尔宣言》(2002年第三次文化部长圆桌会议通过)

4.《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会议通过)

5.《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成都宣言》(2007年5月24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成都国际论坛)

6.《关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2005年3月)

7.《关于加强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2005年12月)

8.《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2011年6月实施)

二、图书: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世界文化报告:文化的多样性、冲突与多元共存》,关世杰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世界文化与发展委员会:《文化多样性与人类全面发展 世界文化与发展委员会报告》,张玉国译,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3.胡惠林:《中国国家文化安全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4.胡惠林:《中国国家文化安全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5.王文章主编:《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6.斯图亚特·霍尔、保罗·杜盖伊编著:《文化身份问题研究》,庞璃译,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7.方李莉:《遗产:实践与经验》,云南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8.李春霞:《遗产:缘起与规则》,云南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9.彭兆荣:《遗产:反思与阐释》,云南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10.陶立璠、樱井龙彦主编:《非物质文化遗产学论集》,学苑出版社2006年版。

11.严永和:《论传统知识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12.张耕:《民间文学艺术的知识产权保护研究》,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13.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张立平等译,新华出版社,2010年版。

14.阿马蒂亚·森:《身份与暴力:命运的幻象》,李风华、陈昌升、袁德良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三、文章:

1.[美]杜维明:《文化多样性时代的全球伦理》,载哈佛燕京学社:《儒家传统与启蒙心态》,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2.[美]杜维明:《文化自觉与文化认同:人文社会学和哈佛—燕京学社所面临的问题》,载于刘海平主编:《文化自觉与文化认同:东亚视角》,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3.费孝通:《西部人文资源的研究与对话》,《民族艺术》2001年第1期。

4.方李莉:《从“遗产到资源”的理论阐释——以费孝通“人文资源”思想研究为起点》,《江西社会科学》2010年第10期。

5.方李莉:《“非遗”保护在我国所遭遇的特殊语境》,《中国民族报》2008年7月25日,第10版。

6.李荣启:《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主要原则与方法》,《广西民族研究》2008年第2期。

7.瑞吉娜·本迪克丝:《本真性》,李扬译,《民间文化论坛》2006年第4期。

8.马晓京:《国外民族文化遗产旅游原真性问题研究述评》,《广西民族研究》2006年第3期。

9.何星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民族文化现代化》,《民族服饰与文化遗产研究——中国民族学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0.马晓京:《加拿大印第安人图腾柱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11.彭兆荣、郑向春:《遗产与旅游:传统与现代的并置与背离》,《广西民族研究》2008年第3期。

12.王巨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原则辨析》,《社会科学辑刊》2008年第3期。

13.刘锡诚:《非遗“产业化”——一个备受争议的问题》,《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

14.王吉林、陈晋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权利主体研究》,《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

15.陈华文:《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几个问题》,《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

16.辛儒:《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经营管理的可行性研究》,《商业现代化》2008年3月,总第534期。

17.苑利、顾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与商业化经营》,《河南社会科学》2009年第4期。

18.薛艺兵:《“非物质文化”新语境下的音乐文化遗产保护问题》,《人民音乐》2008年第2期。

19.陈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碎片化及其对策》,《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20.刘魁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的整体性原则》,《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21.李军:《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一个误读》,《中国文化遗产》2006年第1期。

22.李发耀:《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持有人权利保护的内容及其形式——当前立法焦点分析》,《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

23.甘明、刘光梓:《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的可行性研究》,《图书馆建设》2009年第10期。

24.徐艺乙:《关于“非遗”生产性保护的思考》,《中国文化报》2009年2月25日,第3版。

25.吕品田:《重振手工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方式保护》,《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

26.宗和:《非遗保护 重新发现手的价值》,《东方早报》2009年2月16日,第B13版。

27.周超:《日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7月。

28.钱永平:《日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综述》,《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10月。

29.巴莫曲布嫫:《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概念到实践》,《民族艺术》2008年第1期。

30.马莹:《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保护》,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

31.林朝霞:《论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的低碳模式——从经济学角度探求解决之道》,《厦门理工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

32.刘水良、吴吉林:《贫困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博弈分析》,《资源开发与市场》2011年第11期。

33.王焯:《辽宁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保护模式探究》,《文化学刊》2009年第6期。

34.李昕:《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产业化运作的可能性——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符号价值谈起》,《贵州民族研究》2008年第2期。

35.钱陈翔:《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探究》,《商业时代》2010年第33期。

36.苑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主体研究》,《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37.刘朝晖:《村落社会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兼论遗产主体与遗产保护主体的悖论》,《文化艺术研究》2009年第4期。

38.黄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私权保护》,《中国法学》2008年第5期。

39.吴安新、杨玉钢:《非物质文化遗产私权保护探析》,《唯实》2008年第10期。

40.黄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私权保护》,《中国法学》2008年第5期。

41.李墨丝:《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制研究》,华东政法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

42.孙昊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公共属性》,《法学研究》2010年第5期。

43.王松华、廖嵘:《产业化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44.谭宏:《“非遗”生产性保护方式与文学艺术创作》,《文艺研究》2010年第9期。

45.Samantha Sherkin:A Historical Studyon the Preparation of the1989Recommendation on the Safeguarding of Traditional Cultureand Folklore,http://www.folklife.si.edu/resources/Unesco/sherkin.htm,July25,2008.

46.Vecco Marilena:A Defini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From the Tangible to the Intangible[J],Journal of Cultural Heritage,2010,11(3):321—324.

47.Anita Vaivade,Person and Property:Conceptualising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Law[J],Journal of Ethnology and Folkloristics,2010,4(1):25.

48.Richard Kurin:Safeguarding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the2003 UNESCO Convention:a critical appraisal,Museum International,2004,56(1—2):66—77.

【注释】

[1]汤一介:《“文明的冲突”与“文明的共存”》,载刘海平主编:《文明对话:东亚现代化的涵义和全球化中的文化多样性》(中国哈佛—燕京学者第四、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选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34页。

[2]Samantha Sherkin,A Historical Study on the Preparation of the1989Recommendation on the Safeguarding of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Folklore,http://www.folklife.si.edu/resources/Unesco/sherkin.htm,July25,2008.

[3]中芬民间文学联合考察及学术交流秘书处:《中芬民间文学搜集保管学术研讨会文集》,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4]转引自方李莉:《遗产:实践与经验》,云南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20页。

[5]参见Vecco.Marilena,A Defini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From the Tangible to the Intangible[J].JournalofCulturalHeritage,2010,11(3):321—324.

[6]胡惠林:《中国国家文化安全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98—199页。

[7]斯图亚特·霍尔、保罗·杜盖伊编著:《文化身份问题研究》,庞璃译,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页。

[8]何星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民族文化现代化》,《民族服饰与文化遗产研究——中国民族学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64页。

[9]王文章主编:《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1页。

[10]胡惠林:《中国国家文化安全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316页。

[11]胡惠林:《中国国家文化安全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222页。

[12]王文章主编:《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0—11页。

[13]胡惠林:《中国国家文化安全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235页。

[14]转引自方李莉:《从“遗产到资源”的理论阐释——以费孝通“人文资源”思想研究为起点》,《江西社会科学》2010年第10期。

[15]费孝通:《西部人文资源的研究与对话》,《民族艺术》2001年第1期。

[16]方李莉:《从“遗产到资源”的理论阐释——以费孝通“人文资源”思想研究为起点》,《江西社会科学》2010年第10期。

[17]方李莉:《“非遗”保护在我国所遭遇的特殊语境》,《中国民族报》2008年7月25日,第10版。

[18] 李荣启:《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主要原则与方法》,《广西民族研究》2008年第2期。

[19] 李荣启:《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主要原则与方法》,《广西民族研究》2008年第2期。

[20] 马晓京:《国外民族文化遗产旅游原真性问题研究述评》,《广西民族研究》2006年第3期。

[21] 马晓京:《国外民族文化遗产旅游原真性问题研究述评》,《广西民族研究》2006年第3期。

[22]王文章主编:《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2页。

[23]瑞吉娜·本迪克丝:《本真性》,李扬译,《民间文化论坛》2006年第4期。

[24]王巨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原则辨析》,《社会科学辑刊》2008年第3期。

[25]刘锡诚:《非遗“产业化”——一个备受争议的问题》,《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

[26]陈华文:《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几个问题》,《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

[27]辛儒:《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经营管理的可行性研究》,《商业现代化》2008年3月,总第534期。

[28]苑利、顾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与商业化经营》,《河南社会科学》2009年第4期。

[29]参看马晓京:《加拿大印第安人图腾柱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30]彭兆荣、郑向春:《遗产与旅游:传统与现代的并置与背离》,《广西民族研究》2008年第3期。

[31]转引自马晓京:《国外民族文化遗产旅游原真性问题研究述评》,《广西民族研究》2006年第3期。

[32]马晓京:《国外民族文化遗产旅游原真性问题研究述评》,《广西民族研究》2006年第3期。

[33]参看彭兆荣、郑向春:《遗产与旅游:传统与现代的并置与背离》,《广西民族研究》2008年第3期。

[34]方李莉:《遗产:实践与经验》,云南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67页。

[35]薛艺兵:《“非物质文化”新语境下的音乐文化遗产保护问题》,《人民音乐》2008年第2期。

[36]陈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碎片化及其对策》,《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37]刘魁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的整体性原则》,《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38]李军:《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一个误读》,《中国文化遗产》2006年第1期。

[39]王巨山、夏晓晨:《整体性原则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民族艺术研究》2011年第3期。

[40]王文章主编:《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93页。

[41]Anita Vaivade,Person and Property:Conceptualising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Law[J],Journal of Ethnology and Folkloristics,2010,4(1):25.

[42]Richard Kurin:Safeguarding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the2003 UNESCO Convention:a critical appraisal,Museum International,2004,56(1—2):66—77.

[43]2011年6月,我国政府正式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初步纳入法制化保护轨道,没有涉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权利属性的明确。

[44]李发耀:《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持有人权利保护的内容及其形式——当前立法焦点分析》,《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

[45]甘明、刘光梓:《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的可行性研究》,《图书馆建设》2009年第10期。

[46]严永和:《论传统知识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6页。

[47]张耕:《民间文学艺术的知识产权保护研究》,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48]徐艺乙:《关于“非遗”生产性保护的思考》,《中国文化报》2009年2月25日,第3版。

[49]吕品田:《重振手工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方式保护》,《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

[50]乌丙安观点,转引自宗和:《非遗保护 重新发现手的价值》,《东方早报》2009年2月16日,第B13版。

[51]杜维明:《文化自觉与文化认同:人文社会学和哈佛—燕京学社所面临的问题》,载刘海平主编:《文化自觉与文化认同:东亚视角》,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18页。

[52]罗素:《一个自由人的崇拜》,胡品清译,时代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转引自汤一介:《“文明的冲突”与“文明的共存”》,载于刘海平主编:《文明对话:东亚现代化的涵义和全球化中的文化多样性》,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32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