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急性心肌梗死直接PCI术中再灌注心律失常(RA),是指梗死相关血管再通2h内发生的心律失常,特别是快速恢复冠状动脉血流,可诱发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导致心源性猝死。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的直接原因是导管刺激心室壁,导管阻塞冠状动脉开口及过度高压或过量注射造影剂使冠状动脉血流中断,间接作用是造影剂引起的神经反射,首次球囊扩张冠状动脉并排空球囊后所致的再灌注心律失常。冠状动脉血管开通后应严密注意心电图的变化,尤其是多源性、频发性、RonT的室性期前收缩是心室颤动的信号,冠状动脉血管开通越快,再灌注心律失常越常见,绝大多数RA发生在冠状动脉再通瞬间及30min以内,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的危险因素见于多支血管病变高于单支血管病变。缓慢性心律失常,在下壁心肌梗死明显高发于前壁心肌梗死。因此,急诊行PCI术,要充分认识RA的危险因素,术前做好评估,术中密切观察病情,导管室护士熟练掌握各种抢救仪器,做到早发现早救治,提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救治成功率。
【目的】 迅速判断再灌注心律失常性质,紧急有效处置应对,尽快度过危险期,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病死率。
【适用范围】 急性心肌梗死直接PCI术中心律失常发生者。
【急性措施】
1.评估病情。术前纠正电解质紊乱,术前、术中关注血压,收缩压应保持在90mmHg以上,术前有未经药物控制的频发多源室性期前收缩,术中静脉滴注利多卡因有预防作用。
2.术中应持续进行心电监护及生命体征监测,注意冠状动脉内压力、心率、血压及面色、神志情况,有无心前区疼痛及不适感。
3.冠状动脉发育细小或高度狭窄,使用小号造影导引导管。
4.冠状动脉开通后严密观察心电图的变化,快速准确识别再灌注性心律失常,尤其是多源性、频发性、RonT的室性期前收缩是心室颤动的信号,并及时报告术者。
5.针对不同部位的心肌梗死,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①急性下壁、后壁心肌梗死,右冠状动脉闭塞,再灌注心律失常多为窦性心动过缓,窦房阻滞,应预先置入临时起搏器,及时应用多巴胺,尽量缩短低心率、低血压时间;②前壁心肌梗死再灌注性心律失常多为室性快速心律失常,除颤仪应处于备用状态,同时利多卡因、肾上腺素、阿托品、胺碘酮等抢救用药备齐到位。
6.心室颤动发生时,立即拔除造影或导引导管,非同步电除颤,选择250~300J电量,充分显露患者前胸,将涂满导电胶的电极板分别置于胸骨右缘第2肋间和心尖部,2个电极板之间的距离不应<10cm,与皮肤紧密接触,2个电极板同时放电,通过心电监护仪观察患者的心律是否转为窦性心律,复律后血流动力学平稳,继续手术。
7.电除颤后心电示波呈一直线而不起搏,应立即给予胸外心脏按压或人工起搏,加大氧流量或面罩吸氧,呼吸停止者,行人工呼吸或紧急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意识丧失,呼吸、心搏骤停者,配合行心肺复苏术,复律后转入CCU观察治疗,做好抢救记录。
【应急处理流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