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心脏介入术中应用的含碘的造影剂分为两大类,即离子型造影剂和非离子型造影剂。目前心脏介入术中使用的主要为非离子型造影剂。非离子型造影剂可分为单体和二聚体。由于其中的非离子碘被一些特殊的化学结构包裹起来,很难与血管壁或组织细胞接触,从而减少了过敏反应的发生。严重过敏反应主要在碘造影剂注入机体后的数分钟内发生,包括全身泛发的荨麻疹、支气管痉挛和低血压等。喉头水肿、痉挛较少见,但处理不当可危及生命。
【目的】 尽早解除过敏症状。
【适用范围】 心脏介入术中造影剂过敏的患者。
【急性措施】
1.病情评估。评估患者过敏程度,并排除其他并发症如迷走反射。
2.一旦确定为造影剂引起的过敏反应即刻停用造影剂。患者取平卧位或半卧位。给予持续吸氧,氧流量2~4L/min。
3.监测心率与心律的变化,因缺氧和药物治疗都可致心动过速和心律失常。监测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的变化,观察呼吸的频率、节律、深浅度,听诊肺部呼吸音是否对称,是否有肺水肿。观察神志、精神状态、皮肤黏膜颜色及末梢循环状态。如果清醒患者出现嗜睡、谵妄,表示病情加重。遵医嘱及时监测血气变化。
4.患者如有抽搐,遵医嘱静脉推注地西泮10mg,也可用皮质激素及补充血容量的药物。
5.保持静脉通道通畅。
6.注意液体的补充:要注意补充液体,嘱患者多饮水,或保证静脉液体量的输注。24h入量应达到2500ml以上,以稀释尿液,减少肾毒性,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7.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痰,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8.查找并去除其他过敏原。
9.给予心理安慰。可根据对患者的心理社会因素评估结果,通过暗示、解说、转移情绪等方法减轻患者的恐惧心理,使患者产生安全感、信赖感,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中断恶性循环。
10.做好抢救记录。
【注意事项】
1.护士保持镇静。
2.导管室手术间备好除颤器、呼吸机、吸痰器等急救设备。
3.注意病情监测,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心脏介入术后重度造影剂过敏反应病情发展快,极易出现血压下降,脉快而细、面色苍白、口唇发绀,甚至心脏骤停。
【应急处理流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