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CVC)为一种插入中心静脉腔和右心房的装置,是经任何一条静脉插管使其尖端到达中心静脉,特别是上腔静脉的方法。经颈外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置管是临床常见的中心静脉置管途径。临床常用于对危重患者及大手术后的患者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和肠外营养,但存在潜在的置管并发症,虽然发生率较少,但危及生命。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空气栓塞,多与医源性因素有关,在置管和拔管的过程中发生,且与技术操作不当有关,在导管通过导入鞘进入上腔静脉或右心房时最易发生空气栓塞。拔管时宜采用头低足高位,防止气栓进入。在拔出导管时皮肤通道也可成为空气栓子进入的入口,尤其是老年人、皮肤弹性差、消瘦的患者。临床表现与进入人体内空气的量、速度及栓塞的部位有关。如果小量气体缓慢进入体内,不致引起症状。当大量空气突然进入静脉系统,随血流运行至右心室,导致“空气阻断”,造成右心室流出道的机械梗阻。此时右心室压力增加、中心静脉压升高、肺动脉及全身血压降低、肺静脉回流减少、左心室前负荷降低。从而减少心排血量,降低冠状动脉灌注或直接影响脑组织血液供应,患者会突然出现大声喊叫、呼吸困难、咳嗽、胸闷、胸痛、气喘、面色苍白、发绀、低血压等症状,重者可出现抽搐、昏迷甚至死亡。
【目的】 紧急对症处理,减少对患者的伤害。
【适用范围】 中心静脉置管空气栓塞。
【急性措施】
1.当发现空气进入体内时,立即夹闭静脉管路,防止空气进一步进入。
2.评估进入体内的空气量,评估患者生命体征。
3.让患者处于头低足高左侧卧位,使空气进入右心室,避开肺动脉入口,由于心脏的跳动,挤压成泡沫,分次小量进入肺动脉内,同时通知医生,配合医生做好应急处理。
4.立即给予高流量吸氧。给予100%的纯氧可将血中的氮分压降到接近零,可增加氮从气泡向血液扩散。当氮气溶解于血中,空气栓子的体积可减小。
5.高压氧可有效缩小气泡体积,已作为中枢神经系统空气栓塞的常规治疗。
6.如有脑性抽搐可应用地西泮,也可应用激素减少脑水肿。应用肝素和右旋糖酐-40改善微循环。
7.患者病情稳定后,详细、据实的记录空气进入原因、空气量及抢救过程。
8.继续观察并记录,直至患者完全脱离危险为止。
【注意事项】
1.置管中及拔管时床头备吸氧装置。拔出导管后穿刺点局部敷料覆盖且按压穿刺点至少20min直至无出血是预防拔管后空气栓塞的有效方法。
2.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包括是否有心动过速、呼吸急促和颈静脉充盈,还可有低血压、发绀、哮鸣音、大理石样皮肤及外周血氧饱和度降低。
3.发生空气栓塞时,禁止行胸外心脏按压,以免空气进入肺血管和左心室。置患者于左侧仰卧头低位,使气栓离开肺动脉瓣。予100%的氧气,即给100%氧气并迅速通知医师,氧气使空气栓塞中的氮溶解于血液,气泡减小。对于大量空气栓塞者需在高压氧舱治疗,以促进这一过程。
【应急处理流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