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医 嘱
新生儿黄疸医嘱(以3kg为例)
二、用药说明
(一)西医对症处理
1.降低血清胆红素 应用酶诱导剂苯巴比妥每日4~8mg/kg,尼可刹米每日60~100mg/kg,分次给药,若两者合用可提高疗效;肾上腺皮质激素能活跃肝细胞的酶系统,增加葡萄糖醛酸与胆红素的结合力,抑制免疫性溶血过程,泼尼松每次2.5mg,3次/日,口服,或地塞米松每日0.4mg/kg;丙种球蛋白能抑制溶血,减少胆红素的产生,0.4g/kg,静注。
2.减少游离未结合胆红素 输注人血白蛋白或血浆,人血白蛋白可与胆红结合,以减少未结合胆红素的游离。按1g/kg,加10%葡萄糖静滴。或用血浆每次20~30ml静滴。口服或静滴葡萄糖,可促进葡萄糖醛酸的合成,减少代谢性酸中毒和低血糖的发生。
3.光疗 血胆红素>205μmol/L即可采用光疗。一般照射蓝光灯时间为24~48h。当黄疸明显减退,皮肤颜色接近正常时,即应停止。直接胆红素>68μmol/L时不要应用光疗,以免发生青铜症。无电源地区,阳光也可作为治疗光源。
4.换血指征 主要用于重症母婴血型不合溶血病,有下列情况者:①生前诊断基本明确,生后脐血胆红素>68.4μmol/L,血红蛋白<120g/L,伴有明显贫血、水肿、肝脾大或心力衰竭者;②血清胆红素≥342μmol/L;若为较大的ABO溶血病患儿或其他病因所致高胆红素血症而患儿情况良好时,血清胆红素者≥427μmol/L;③不论胆红素浓度高低,凡有胆红素脑病症状及体征者;④早产儿(有缺氧、酸中毒及低血浆清蛋白者)以及前一胎病情严重者,适当放宽换血指征。
(二)中医辨证用药
1.湿热胎黄 治则清热利湿。方药选用茵陈蒿汤加减:茵陈5g,栀子3g,制大黄1g,茯苓5g,车前草5g,白茅根5g。
2.寒湿胎黄 治则温脾化湿。方药选用茵陈理中汤加减:茵陈5g,人参2g,白术2g,炙甘草2g,茯苓3g,干姜1g。
3.瘀血胎黄 治则活血化瘀,疏肝退黄。方药选用膈下逐瘀汤加减:桃仁2g,红花2g,赤芍2g,牡丹皮2g,五灵脂2g,当归2g,川芎2g,延胡索2g,乌药2g,香附2g,枳壳2g,茵陈5g。
4.胎黄动风 治则平肝熄风,清热退黄,方药选用羚角钩藤汤合茵陈蒿汤加减:羚羊角0.5g,钩藤6g,茵陈5g,栀子3g,大黄2g,白茅根10g。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