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除补充晶体溶液外,应适当输血浆、新鲜全血或人体血清清蛋白等胶体液。3.抗生素 控制肠道内感染可减轻临床症状,常用的抗生素有:氨苄西林、阿米卡星、舒他西林和头孢菌素类等,一般选2种联合应用。4.肾上腺皮质激素 可减轻中毒症状,抑制过敏反应,对纠正休克也有帮助,但有加重肠出血和促发肠穿孔之危险。方药选用桃仁承气汤加减:大黄3g,芒硝10g,桃仁10g,赤芍10g,蒲公英10g,莱菔子10g,三七10g,黄连3g。
一、医 嘱
急性出血性坏死性小肠炎医嘱(以6岁,20kg为例)
二、用药说明
(一)西医对症处理
1.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本病失水、失钠和失钾者较多见。禁食期间静脉补液以维持生理需要,可按低渗性脱水补充累积损失,用1/2等渗补充继续损失量。
2.抗休克 迅速补充有效循环血容量。除补充晶体溶液外,应适当输血浆、新鲜全血或人体血清清蛋白等胶体液。应用扩张血管药如多巴胺、异丙肾上腺素、山莨菪碱等。
3.抗生素 控制肠道内感染可减轻临床症状,常用的抗生素有:氨苄西林、阿米卡星、舒他西林和头孢菌素类等,一般选2种联合应用。
4.肾上腺皮质激素 可减轻中毒症状,抑制过敏反应,对纠正休克也有帮助,但有加重肠出血和促发肠穿孔之危险。一般以早期、短程(不超过3~5d)为原则。
5.对症疗法 严重腹痛者可予哌替啶(度冷丁);高热、烦躁者可给予吸氧、解热药、镇静药或予物理降温。
(二)中医辨证用药
1.湿热蕴结 治则清肠解毒,凉血止血。方药选用大承气汤合白头翁汤加减:大黄3g,黄连3g,白头翁10g,槐花10g,侧柏叶10g,地榆10g,枳实10g,厚朴6g。
2.血热互结 治则清肠解毒,理气化瘀。方药选用桃仁承气汤加减:大黄3g,芒硝10g,桃仁10g,赤芍10g,蒲公英10g,莱菔子10g,三七10g,黄连3g。
3.阳气暴脱 治则回阳救逆,益气固脱。方药选用参附龙牡救逆汤加减:人参10g,制附子9g,龙骨15g,牡蛎15g,白芍6g,甘草3g。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