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

时间:2023-03-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去羟肌苷服用时应有缓冲,以防止胃酸减少,故应空腹服用。在某些齐多夫定耐药患者中,加入拉米夫定能恢复对齐多夫定的敏感性。副作用少见,包括胃肠道不适、头痛、乏力和皮疹。②地拉夫定,标准剂量为每次400mg,口服,3次/日。有报道严重的皮疹见于3.6%的患者。可与进食同时进行,减少腹泻的发生。24h内至少饮水1500ml,以预防肾结石。由于药物片数较多及副作用等原因,使患者难以完全依从成为多药治疗的困难。

一、医 嘱

二、用药说明

(一)西医对症用药

1.抗病毒治疗 抗HIV药物分类包括反转录酶抑制药(核苷类和非核苷类)和蛋白酶抑制药。

(1)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药

①齐多夫定是一种胸苷类似物,剂量为每次200mg,口服,每8h1次,或每次300mg,口服,2次/日。治疗HI V相关性痴呆,建议用到1000~1200mg/d。这是少数几个能在中枢神经系统中达到较高浓度,且表现出具有抗HI V痴呆作用的抗病毒药物之一。副作用包括头痛、指甲变色、贫血、中性粒细胞低下、恶心、胃肠不适、肝炎和肌炎。

②去羟肌苷是一种嘌呤双脱氧核苷,如体重>60kg,剂型为片剂,则每次200mg,口服,2次/日,或粉剂每次250mg,口服,2次/日;如体重<60kg,剂型为片剂,则每次125mg,口服,2次/日,或粉剂每次167mg,口服,2次/日。去羟肌苷服用时应有缓冲,以防止胃酸减少,故应空腹服用。片剂应充分嚼碎或研粉溶解于水,副作用包括周围神经病变、胰腺炎和腹泻。

③扎西他滨是2′-脱氧胞苷的合成嘧啶核苷类似物,每次0.75mg,口服,3次/日;与ZDV合用能降低死亡率并减少AIDS,但仅限于未用过齐多夫定患者群。副作用包括17%~30%的患者出现口腔溃疡、周围神经病变和皮疹、发热。

④司坦夫定是一种胸苷类似物,剂量为每次40mg,如患者体重<60kg,剂量为每次30mg,口服,2次/日。在齐多夫定和司坦夫定之间存在严重的拮抗,所以应避免同时使用。

⑤拉米夫定是一种合成核苷类似物,只能用于联合治疗。在某些齐多夫定耐药患者中,加入拉米夫定能恢复对齐多夫定的敏感性。剂量为每次150mg,口服,2次/日。副作用少见,包括胃肠道不适、头痛、乏力和皮疹。

(2)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药:通常病毒对这些药物会很快耐药,除特殊病例外,不应单独用于治疗。

①奈韦拉平,剂量为每次200mg,口服,1次/日,持续2周,然后增加到每次200mg,2次/日。剂量递增能降低致命的皮疹发生。如皮疹在最初2周内出现,则不可递增剂量,直至皮疹消退。单药治疗会很快出现耐药性。对中等程度发展而又未接受过抗病毒治疗的HIV患者,奈韦拉平、齐多夫定和去羟肌苷方案比齐多夫定、去羟肌苷方案在升高CD4计数和降低HIV-RNA水平上的效果更佳。奈韦拉平在中枢神经系统中能达到很高浓度。

②地拉夫定,标准剂量为每次400mg,口服,3次/日。地拉夫定与某些非镇静类抗组胺药、镇静类催眠药、抗心律失常药、钙通道阻滞药、麦角生物碱制药、苯丙胺(安非他明)和西沙必利合用可能引起潜在严重的或致命的副作用,这种情况下必须考虑换药。地拉夫定的抑制细胞色素P-450对吲哚那韦的代谢,所以应减少吲哚那韦剂量至每次600mg,3次/日。与奈韦拉平不同,地拉夫定不进入中枢神经系统。有报道严重的皮疹见于3.6%的患者。

(3)蛋白酶抑制药:蛋白酶抑制药是抗病毒药物中最有效部分。

①沙奎那韦,剂量为每次600mg,饭后2h内口服,3次/日。

②利托那韦,剂量从每次300mg,2次/日,在5d内逐渐递增至每次600mg,2次/日。可与进食同时进行,减少腹泻的发生。

③吲哚那韦,标准剂量是每次800mg,3次/日,必须空腹服用(如进食前1h或进食后2h)。24h内至少饮水1500ml,以预防肾结石。吲哚那韦不能与特非那定、阿司咪唑、西沙必利、三唑仑或咪达唑仑合用。

④奈非那韦,标准剂量是750mg,3次/日,与食物同时服用;主要副作用是腹泻。

目前推荐方案是对病毒载量大于5000~10000的患者,无论其CD4计数多少,都用3个药物联合应用作为初次治疗方案。由于药物片数较多及副作用等原因,使患者难以完全依从成为多药治疗的困难。即使极小程度的不依从也会引起耐药和失效。当换用一种治疗失败药物时,应同时换用2种新药(最好换用3种新药)。所有的方案都应是个体化的,偶尔患者不能依从三联治疗的严格要求时,2个药物治疗仍胜于不治疗。治疗方案应包括2个核苷类似物(如齐多夫定和拉米夫定),2个核苷类似物加1个蛋白酶抑制药,或2个核苷类似物加1个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药。

2.机会性感染的治疗

(1)细菌性感染:在药敏结果出来之前,一般采用经验性治疗。可选用半合成青霉素类(如苯唑西林:每次1~3g,静滴,3~4次/日)或第3代头孢类抗生素(如头孢哌酮:2~4g/d,静滴,每12h1次)。最好选用含有β-内酰胺酶抑制药(如棒酸、舒巴坦、他唑巴坦)的抗生素。如青霉素过敏可选用半合成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或克林霉素0.6~1.2g/d,口服或静脉静注,2次/日)。

(2)真菌感染

①皮肤念珠菌病的治疗可局部用1%的甲紫或制霉菌素涂搽或环利软膏,直到损伤被清除。如果对治疗无反应,可以试用其他的抗真菌药,如1%的克霉唑软膏。在严重的情况下,可用氟康唑100mg/d,治疗7~14d。体癣的治疗可局部应用达克宁软膏或用环利软膏或孚琪软膏等。如果无效可用口服广谱抗真菌药,如特比奈芬250mg/d,疗程1周;或依曲康唑200mg/d,疗程1周。

②甲癣的治疗可局部应用5%的阿莫罗芬,每周1~2次,外用3~6个月。也可以用依曲康唑200mg/d,口服,1次/日,疗程3个月;或每次200mg,2次/日,每月服用1周,连续服用3个月。也可以用特比奈芬第1周250mg/d,第2周至第7周每次250mg,隔日1次,如果是脚指甲甲癣服药延长到第11周。

③鹅口疮的治疗可用氟康唑,50~100mg/d,疗程1~2周,替代治疗:两性霉素B 20mg/d,静推,或每次50mg,静推,2~3次/周,仅适用于对咪唑类药物耐药及严重鹅口疮。克霉唑片:每次10mg,口服,5次/日,应用1~2周。依曲康唑:每次200mg,口服,2次/日,应用1~2周。制霉菌素片:100万U研碎涂搽,3次/日直到治愈为止。

④食管炎的治疗可用氟康唑,负荷量200mg口服后,100mg/d,应用1~2周。替代治疗:两性霉素B 20mg/d,静推,或每次50mg,静推,2~3次/周,直至症状缓解,仅用于替代治疗。依曲康唑:每次200mg,2次/日,应用1~2周。

⑤阴道炎的治疗可用克霉唑,100mg栓剂每日晚间用,共3~7d。氟康唑:100~200mg/d,应用1~3日。咪康唑:200mg栓剂,应用3~7d。

⑥可用以下药物治疗隐球菌性脑膜炎、肺炎及系统性疾病:两性霉素B 0.7mg/(kg·d),静推,直至患者热退及症状缓解(通常少于14d),加用5FC25~37.5mg/kg,每6h1次,5FC及两性霉素B合用治疗急性感染,在维持量治疗阶段很少复发。随后用氟康唑400mg/d,应用10周再改为200mg/d。

(3)分枝杆菌感染的治疗(包括结核分枝杆菌、鸟分枝杆菌)

①肺结核的治疗:一线抗结核药物有异烟肼(INH)每次300mg,顿服,1次/日;或每次600mg,3次/周,利福平(RF P)每次600mg,空腹顿服,1次/日或600mg,3次/周。吡嗪酰胺(PZA)1.5g,1次/日或2.0g每周3次。乙胺丁醇(EMB)1.0g,1次/日或每次1.25g,3次/周。链霉素(STM)0.75g肌注,1次/日或3次/周。四联疗法HR ZE(S)持续2个月,然后INH、维生素B6及RFP 4个月或6个月直到细菌培养呈阴性。耐药菌株的治疗,推荐如下:乙胺丁醇25mg/(kg·d),可加用吡嗪酰胺(PZA)25mg/(kg·d);奥复星每次400mg,口服,2次/日;阿米卡星5mg/(kg·d)。

②鸟分枝杆菌治疗(MA C):可选用克拉霉素(每次500mg,2次/日)+EMB[(15mg/(kg·d)+利福平600mg/d或利福喷丁(300mg/d)或+环丙沙星每次500mg,2次/日]。在无免疫功能重建时用药持续时间不确定;CD4细胞数>100/mm3持续3~6个月,患者无症状,可以终止治疗。

(4)病毒性感染的治疗

①巨细胞病毒视网膜炎和巨细胞病毒胃肠道及其他系统性疾病的治疗:膦甲酸钠90mg/kg,静注,2次/日,应用14d后改为120mg/(kg·d);或更昔洛韦5mg,静注,2次/日,应用14d后改为更昔洛韦维持量1000mg,3次/日。替代疗法:主要供复发及目前治疗无效患者使用,可以合并使用膦甲酸钠90~120mg/(kg·d),静注,及更昔洛韦5~10mg/(kg·d),静注。膦甲酸钠可导致肾功能不全、恶心及电解质紊乱,早期使用较更昔洛韦可延长生存期,若肌酐清除率异常,则须调整剂量。更昔洛韦可引起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和肾功能不全。

②单纯疱疹的治疗:阿昔洛韦每次200mg,口服,5次/日;或5mg/kg,静注,每8h1次,疗程7~10d;或膦甲酸钠40mg/kg,静注,2次/日,应用2~3周,用于耐阿昔洛韦的单胞病毒。

③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治疗:阿昔洛韦(无环鸟苷)30mg/(kg·d),分3~4次静注。耐药者用膦甲酸钠40mg/kg,静注,2次/日,2~3周。

(5)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的治疗

①轻至中度的治疗:指氧分压>70mmHg而又小于正常者。复方磺胺甲唑(TMP-SMZ)80~100mg/(kg·d),3~4次/日,应用21d。或克林霉素每次600mg,口服或静滴,3次/日,合用伯氨喹30mg/d,共用21d。G-6-PD缺乏症患者禁用伯氨喹。或氨苯砜100mg/d,合用TMP每次300~400mg,4次/日,共应用21d或戊烷咪4mg/(kg·d),静注,应用2~3周。

②重度的治疗:指氧分压小于70mmHg时。在选用上述任何一种方案时,加用激素治疗。激素的应用方法如下:泼尼松每次40mg,2次/日。应用5d后改为40mg/d,5d后再改为20mg/d,应用11d。

(6)弓形虫病的治疗:磺胺嘧啶1000~1500mg,4次/日,加用乙氨嘧啶200mg口服(负荷量)后改为50~75mg/d,应用3~6周。必须与叶酸10~20mg/d合用3~6周,治疗效果好,则须减量,磺胺嘧啶500~1000mg,4次/日,加用乙氨嘧啶50~25mg/d,加用叶酸5mg/d。乙氨嘧啶:200mg口服(负荷量)后改为50~75mg/d,应用3~6周,叶酸10~20mg/d,合用3~6周,加用克林霉素每次900mg,静滴,每8 h1次或每次600mg,口服,2~4次/日,应用3~6周后改为300~450mg,2~4次/日。或加用阿奇霉素1200~1500mg/d,6周改为500~600mg/d。

(7)隐孢子虫病治疗:没有有效的治疗药物。可试用巴龙霉素500mg,口服,4次/日;阿奇霉素1200mg/d,口服,1次/日。

3.主要机会性感染的预防 见表41-1。

表411 主要机会性感染的预防

4.艾滋病合并卡波西肉瘤的治疗 相当困难,可试用干扰素治疗或采用联合化疗。表皮的卡波西肉瘤可予放疗。

5.支持及对症治疗 包括输血及营养支持疗法,补充维生素特别是B12和叶酸。乙酸甲地孕酮能刺激患者食欲,可用于进行性消瘦者。

(二)中医辨证用药

1.肺卫受邪 治则宣肺祛风,清热解毒。方药选用银翘散加减:金银花15g,连翘15g,牛蒡子15g,荆芥穗12g,薄荷9g,淡竹叶10g,甘草6g,土茯苓20g,夏枯草15g。

2.肺肾阴虚 治则滋补肺肾,解毒化痰。方药选用百合固金汤合瓜蒌贝母汤加减:生地黄25g,熟地黄15g,麦冬15g,玄参15g,桔梗15g,虎杖15g,百合15g,夏枯草15g,白芍12g,当归12g,瓜蒌皮12g,川贝母12g,甘草6g,大黄10g。

3.脾胃虚弱 治则扶正祛邪,培补脾胃。方药选用补中益气汤合参苓白术散加减:党参15g,茯苓15g,黄芪15g,白扁豆15g,山药15g,薏苡仁15g,莲子15g,地耳草15g,猫爪草15g,土茯苓20g,升麻9g,当归12g,柴胡12g,白术10g,砂仁10g(后下),大枣10枚。

4.脾肾亏虚 治则温补脾肾,益气回阳。方药选用肾气丸合四神丸加减:山药15g,熟地黄15g,牡丹皮15g,茯苓15g,猪苓15g,泽泻15g,补骨脂15g,桂枝9g,制附子3g,炙甘草6g,山茱萸12g,肉豆蔻12g,五味子12g,吴茱萸12g。

5.气虚血瘀 治则补气化瘀,活血清热。方药选用补五还阳汤合犀角地黄汤加减:黄芪15g,白芍15g,当归15g,牡丹皮15g,夏枯草15g,法半夏15g,红花10g,甘草6g,生地黄25g,水牛角30g(先煎),桃仁12g,川芎12g,浙贝母12g,地龙12g。

6.窍闭痰蒙 治则清热化痰,开窍通闭。方药选用安宫牛黄丸合紫血丹、至宝丹:若为寒甚者,用苏合香丸豁痰开窍。痰闭清除后缓则治其本,可用生脉散益气养阴:人参25g,麦冬15g,五味子12g。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一键复制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