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囊虫病
脑囊虫病(cerebral cysticercosis)是由猪绦虫蚴虫(囊尾蚴)寄生脑组织所致。是一种最常见的CNS寄生虫感染。囊尾蚴寄生在脑实质、脊髓、脑室和蛛网膜下腔。脑实质内囊虫按演变过程分4期:囊泡期;胶样囊泡期;结节期;钙化期。
【诊断要点】
1.曾居住在流行病区,并有癫痫、脑膜炎或颅内压升高表现的患者,应怀疑本病。血清和脑脊液囊虫抗体试验、皮下结节的囊虫活检和头部CT、MRI检查可帮助诊断。
2.临床表现与囊虫数量、大小及感染部位有关。
3.癫痫发作是最常见的症状,其他症状有头痛、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以及精神障碍等。脑实质内囊虫在感染初期可表现为急性弥漫性脑炎。
4.脑膜和脊髓蛛网膜受累出现脑膜炎、脊膜炎和脑积水表现。
5.第三和第四脑室内的囊虫可阻断脑脊液循环,导致阻塞性脑积水。囊虫可在脑室腔内移动,并产生一种球状活瓣作用,可突然阻塞第四脑室正中孔,导致脑压突然增高,引起眩晕、呕吐、意识障碍和跌倒,即布龙征(Brun sign)。
【诊断标准】
1.确诊脑囊虫病条件
(1)有癫痫发作,颅内压增高,精神障碍等脑部症状和体征,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脑损害。
(2)周围血或脑脊液免疫学检查(囊虫间接血凝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阳性。
(3)CT或MRI检查有典型囊虫影像改变者,如CT发现多发圆形低密度囊性病灶,其内有头节者。
2.可疑脑囊虫病的条件 具有神经精神症状,而用其他疾病不能解释者,有下列情况者为可疑脑囊虫病。
(1)有排出猪带绦虫节片史或患者主诉无排绦史而常规驱绦时排出绦虫者。
(2)眼部或皮下结节活检证实为囊虫者。
(3)食“米猪肉”史,而患绦虫病。
(4)家庭接触史:在流行区内,一个家庭中有人患绦虫病,其他人患囊虫病的情况经常遇到。
(5)职业接触史:如屠宰工人经常接触,可能误食猪囊虫(米心猪肉)而患猪绦虫病。
【影像学特征】
1.脑囊虫病的典型CT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种(图6-25,图6-26)。
(1)囊性低密度灶:于脑实质内或脑室内可见边界清楚的低密度区,病灶多为椭圆形,中心为脑脊液密度,无明确的囊壁结构,可多发或单发,大小不一,一般直径在0.5~1.0cm,囊内可见点状高密度头节影。发生于脑池内时,多表现基底池或脑裂内不规则小串珠状低密度,可伴有点状钙化和脑积水征。
(2)结节灶:可表现为多发的局限性低密度区,边界较模糊,有明显的中心强化。还可表现为直径3~5mm的等密度或高密度影,数目可由数个至数百个不等,周围常有水肿带。
(3)钙化:表现为脑实质内散在的不对称圆形钙化,其形态似“米粒状”,大小不一致,钙化周围多缺乏水肿征象,以幕上多见。
2.脑囊虫病的典型MRI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种(图6-27~6-31)。
图6-25 脑囊虫病
男性,24岁,发作性抽搐3个月。A~C.头颅CT示多发囊状低密度病灶,部分低密度病灶内可见“点”状高密度头节
图6-26 脑囊虫病(大囊)
男性,30岁,间断头痛1年。A、B.CT示左侧额颞叶皮质可见类圆形低密度影,边界清晰,其内可见不规则的高密度影,余脑质内可见多发小类圆形低密度影,边界清楚。部分低密度病灶内可见“点”状高密度头节;C.增强扫描上述病灶轻微强化
图6-27 脑囊虫病
男性,9岁,发作性失神10d,脑电图异常,先诊为脑炎,治疗后好转,1个月后又发作,查MRI发现脑囊虫病。A.MRI T1像示多发粟粒样圆形低信号囊泡,内可见等或稍高信号头节;B.MRI T2像示囊泡呈高信号,头节呈等信号;C.FLAIR像可见多发粟粒样圆形低信号囊泡,内可见等或稍高信号头节,比T1像显示更清晰
图6-28 左环池囊虫
男性,50岁,间断头痛3年。A.MRI T1示左侧环池内结节状等信号病灶,约1cm;B.FLAIR示病灶呈稍高信号;C.MRI T2示病灶呈高信号,侧脑室枕角扩大
图6-29 脑囊虫病动态演变
男性,55岁,发作性抽搐2年。A~C.左尾状核头部囊虫从囊泡到结节的CT动态变化;D~O.MRI显示从囊泡期到结节期演变,D~F.囊泡期:MRI T1(D)示囊虫呈圆形低信号,内可见稍高信号的点状头节影,MRI T2(E)示囊呈高信号,头节呈等信号,增强扫描(F)示囊壁轻度强化,虫体不强化;G~I.胶样囊泡期:MRI T1(G)病灶呈低信号,囊内头节影消失,MRI T2(H)病灶呈高信号,增强扫描(I)可见囊虫呈明显环形强化;J~O.结节钙化期:MRI T1(J、M)呈稍高信号,T2(K、N)呈低信号,增强扫描(L、O)呈轻度强化
图6-30 多发脑囊虫病(粟粒型)
男性,29岁,头痛伴恶心、呕吐15d。A.MRI T1像示多发粟粒样圆形低信号囊泡,内可见等或稍高信号头节;B.MRI T2像示囊泡呈高信号,头节呈等信号;C.FLAIR像示多发粟粒样囊泡,比T1像更清晰
图6-31 脑实质型脑囊虫动态变化
男性,20岁,发作性抽搐20d。A~B.CT显示多发钙化点和低密度囊泡,部分囊泡内可见头节;C.MRI T1像示多发圆形低信号囊泡,头节呈等信号;D.MRI T2像示囊泡呈高信号,部分囊泡内可见呈等信号的头节;E.FLAIR示多发圆形低信号囊泡,头节呈等信号;F.增强扫描示部分囊泡可见轻度强化;G.抗囊虫治疗6个月后,复查头CT示病灶变大,头节不清;H.增强CT示病灶周边轻度强化;I.1年后复查CT示左颞病灶仅留小结节状强化
(1)囊泡期:MRI平扫显示囊虫呈圆形或卵圆形,其内可见等信号的点状头节影。囊状信号的数目多少不等。增强扫描虫体不强化,偶见头节强化。
(2)胶样囊泡期:平扫囊虫T1WI为低或稍高信号,T2WI高信号,囊壁上头节影消失。增强扫描可见囊虫呈环形强化,周围有水肿。
(3)结节期:MRI平扫显示T1WI呈等信号,T2W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呈结节状或环形强化。
(4)钙化期:SE序列一般不显示钙化,GRE序列(T2*或SWI)显示钙化为低信号。
【鉴别诊断】
1.孤立囊泡型脑囊虫,尤其较大者,需与脑脓肿、包虫病、脉络膜裂囊肿等鉴别。
脑部脉络膜裂囊肿(choroidal fissure cyst)属于神经上皮性囊肿。脉络膜裂是位于海马与间脑之间潜在的脑脊液间隙,斜行沿后上方至前下方分布。在胎儿发育时期,沿脉络膜裂形成原始脉络膜丛时如果发生问题,就可能在脉络膜裂的任何一处形成脉络膜裂囊肿。通常认为脉络膜裂囊肿无明确临床意义。诊断主要依靠MRI的影像学表现。MRI显示脉络膜裂处典型的囊肿性病变,即无实性软组织成分、囊液呈均匀一致的长T1、长T2信号、囊液在各序列均与脑脊液信号相等、灶周无水肿或胶质增生等产生的异常信号、无对比剂强化。在诊断脉络膜裂囊肿时,应与发生在脉络膜裂附近的其他囊肿及颞叶表浅部位的脑内病变进行鉴别(图6-32)。
2.胶样囊泡或结节型,需与脑结核瘤、脑转移瘤、结节病等鉴别(图6-33~6-35)。
【临床与影像】
1.六钩蚴发育成囊尾蚴期间,临床上可以类似病毒性脑炎,CT检查常无异常,MRI常能发现粟粒样囊性病灶。
2.囊尾蚴发育未成熟时,CT上可能仅见到小的头节钙化影,此头节钙化小于囊尾蚴死后钙化斑。此时,MRI常能发现粟粒样囊性病灶。
图6-32 脉络膜裂囊肿
男性,20岁,因头痛查CT示囊性病变,进一步查MRI示右侧海马可见类圆形囊性病灶,边界清晰,周围未见水肿。A.T1呈低信号;B.T2呈高信号;C.冠状面T2WI显示囊肿位于颞叶内侧与间脑之间的脉络膜裂内
图6-33 脑转移瘤
女性,37岁,产后3个月,左手麻木,查头CT疑脑囊虫病,治疗后头痛仍重,A、B.MRI T1和T2像病灶显示不清;C.FLAIR像示多发不规则稍高信号病灶;D.强化后显示病灶呈环形强化;E.肺CT示肺癌并有转移
图6-34 肺癌脑转移
女性,52岁,头晕1个月,当地MRI示左顶病灶疑梗死要求强化,增强后考虑脑囊虫。A.CT示左侧顶叶稍高密度结节影;B.FLAIR像示左侧顶叶病灶呈高信号;C~E.增强MRI像示多发小结节状强化病灶;F.肺部CT示右下肺肿块,内可见钙化点
图6-35 胶质瘤
女性,20岁,发作性抽搐7d就诊,疑脑囊虫病。A~C.MRI T1WI示左侧额叶小片状低信号病灶;D~F.MRI T2WI示病灶呈稍高信号;G~I.增强MRI示左额叶环状强化病灶其内可见点状强化;J~L.3个月后复查CT示左侧额叶近中线处肿物,周围组织水肿
3.多发病灶者往往在同一病例有不同时期之病灶,这是由于囊尾蚴蜕变死亡时期不一致。
4.CT和MRI能够判断囊尾蚴的死活。囊泡期是活虫典型表现。
5.从临床角度考虑,判断活动性和非活动性非常重要,这关系到是否杀虫治疗。在判断困难时,可以认为仅见到钙化斑或囊尾蚴死后由于粘连所致脑积水时考虑为非活动性,其他类型一律按活动性对待。
6.脑室内囊尾蚴原则上要手术治疗。
7.多发、粟粒样囊尾蚴应先行颞肌下去骨瓣减压术,不要直接杀虫治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