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亦称良性十二指肠淤滞症,是肠系膜上动脉或其分支压迫十二指肠水平部或升部引起十二指肠间歇性发作慢性肠梗阻所致的一组症候群。又称Wilkie综合征。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之间的角度过小,使肠系膜上动脉将十二指肠横部和升部压迫于椎体或腹主动脉而造成肠腔狭窄和梗阻。在临床上有梗阻症状的病人,这个角度为15°~20°。
【临床表现】 典型者表现为餐后上腹部胀痛或绞痛,有时疼痛可位于右上腹、脐上甚至后背部,常于进食后2~3h发作,俯卧位或胸膝位可以减轻、缓解症状。部分病人可表现与十二指肠溃疡类似的疼痛。由于十二指肠淤滞和胃潴留,病人反复出现呕吐,呕吐多发生于进餐后,伴有或不伴有腹痛,呕吐物多为混有胆汁的宿食。进食后仰卧位、站立或坐位易呕吐,体位改变,侧卧、俯卧或胸膝位可减轻症状。由于反复呕吐及食欲减退,病人可以出现消瘦、贫血、营养不良、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并且多伴有情绪改变。
【诊断要点】
1.典型的症状加上特征性的X线钡剂比较容易确诊
2.实验室检查 一般无特异,长期不能正常进食者可有贫血、低蛋白血症等化验指标异常。
3.特殊检查
(1)X线钡剂检查:X线钡剂检查可见十二指肠水平部受压,钡剂通过延迟,甚至呈直线状中断;近端十二指肠肠管明显扩张,在部分病人还可见到压迫近端肠管逆蠕动增强构成的钟摆运动;取俯卧位时即可见压迫解除,钡剂顺利通过,近端扩张消失。X线的特征为:①十二指肠降部扩张或有胃扩张;②造影剂在十二指肠水平部远侧脊柱中线处中断呈整齐的斜行切迹通过受阻;③钡剂在十二指肠降部来回蠕动甚至逆流入胃;④钡剂在数小时内不能从十二指肠内排空。
(2)血管造影检查:肠系膜上动脉造影可显示肠系膜上动脉与主动脉解剖角度的关系,通常肠系膜上动脉与主动脉夹角<25°。
【治疗方案】
1.内科保守治疗 一般采用非手术疗法,调节饮食,增加营养和体重。平时宜进食易消化食物,避免含纤维素过多食物,注意选择合适体位,餐后可做膝胸位30min,加强腹肌锻炼和体位锻炼等措施可以避免症状出现,防止反复发作。急性发作期应休息、禁食、胃肠减压或洗胃、给予静脉营养支持治疗、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症状缓解后先进流食,少量多餐。无明显症状者可不必特殊处理。
2.外科手术 手术可以解除压迫与梗阻,恢复肠道通畅。对症状明显、内科保守治疗无效的病人可酌情手术。手术方式包括十二指肠空肠吻合术、十二指肠血管前移术、十二指肠环行引流术以及屈氏韧带切断松解术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