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腹腔左下方疼痛是怎么回事

腹腔左下方疼痛是怎么回事

时间:2023-03-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腹腔间隔室综合征是指腹腔压力出现稳定升高并且>2.7kPa,伴或不伴有腹腔灌注压≤8kPa,同时合并有新的器官功能障碍和衰竭。其发生主要因腹腔内容量增加导致腹腔高压,腹膨胀和腹壁紧张,横膈上抬、胸腔压力升高、肺顺应性下降等所致。开腹减压可见肠管高度水肿,涌出切口之外,术毕肠管不能还纳。1.根据腹内压升高的诊断标准 腹内压升高到何种程度才发生腹腔间隔室综合征尚无统一意见,因腹内压急性增加时顺应性个体迥异。

腹腔间隔室综合征是指腹腔压力(intra-abdominal pressure,IAP)出现稳定升高并且>2.7kPa(20mmHg),伴或不伴有腹腔灌注压(abdominal perfusion pressure,APP)≤8kPa(60mmHg),同时合并有新的器官功能障碍和衰竭。其发生主要因腹腔内容量增加导致腹腔高压,腹膨胀和腹壁紧张,横膈上抬、胸腔压力升高、肺顺应性下降等所致。

【临床表现】

1.腹腔间隔室综合征的临床特征

(1)腹膨胀和腹壁紧张:是腹腔内容量增加导致腹腔高压的最直接表现。开腹减压可见肠管高度水肿,涌出切口之外,术毕肠管不能还纳。

(2)吸气压峰值增加>8.33kPa(85cmH2O):是横膈上抬、胸腔压力升高、肺顺应性下降的结果。

(3)少尿:由肾血流灌注不足,醛固酮和ADH增高引起此时对液体复苏,使用多巴胺及髓襻利尿药[呋塞米(速尿)]均不会使尿量增加。

(4)难治性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因机械通气不能提供足够肺泡通气量,而致动脉血氧分压降低CO2潴留。开腹减压后,上述改变可迅速逆转。

2.并发症 心、肺、肾等重要器官功能不全是本病的主要并发症。①肾功能不全:其特点是尿量减少甚至无尿,补充液体或给予多巴胺及呋塞米(速尿)等无效。②呼吸功能不全:早期表现为呼吸急促、PaO2下降,后期出现PaCO2升高和气道压峰值增加。③循环功能不全:最早出现心动过速,可代偿每搏输出量降低而维持心排出量;此后失代偿,由于回心血量不足则心排出量相应下降,血压下降但CVP和PCWP升高。

【诊断要点】

1.根据腹内压升高的诊断标准 腹内压升高到何种程度才发生腹腔间隔室综合征尚无统一意见,因腹内压急性增加时顺应性个体迥异。根据现有资料,可将腹内压升高分级如下:轻度升高1.33~2.67kPa(10~20mmHg),当时间较短全身情况良好时能代偿,无明显临床症状;中度升高2.67~5.33kPa(20~40mmHg),机体已失代偿;重度升高≥5.33kPa(40mmHg)机体已发生严重生理紊乱。

2.根据临床特征表现的诊断标准

(1)病史:失血性、感染性休克输入液体量足够(>12000ml)。

(2)腹部体征:腹部高度膨隆腹壁高度紧张;术毕肠管高度水肿、膨胀不能还纳,强行还纳导致心、肺、肾功能不全;开腹减压可见肠管高度水肿涌出切口之外,心、肺肾功能不全逆转。

(3)器官功能:心率加快和(或)血压下降;呼吸率上升,吸气压峰值上升>8.33kPa(85cmH2O),低氧血症;少尿或无尿,伴利尿药无效。

病史必备,腹部体征三者居其一,器官功能不全三者齐备,即可诊断为腹腔间隔室综合征。

【治疗方案】

1.腹腔减压。

2.暂时性“关腹”技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