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指前臂尺桡骨、骨间膜、筋膜及其掌背侧肌间隙所构成的骨筋膜室,在肱骨髁上骨折、前臂挤压或尺桡骨骨折等情况下,出现前臂掌背侧某一个或多个骨筋膜室内压力不断增高,引起室内组织的缺血,导致前臂肌肉、神经、血管功能紊乱而出现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的疾患。该筋膜室综合征系临床常见类型之一。
【病因与发病机制】 前臂骨-筋膜室的骨性部分为尺、桡骨,两骨间有坚韧的骨间膜相连。前臂筋膜部为上臂筋膜的延续,较为厚韧,包裹前臂的屈、伸肌群,止于尺骨、桡骨的侧缘,将前臂分成掌侧及背侧两个筋膜室。掌侧筋膜室内有肱桡肌、屈腕肌、屈指肌群;背侧筋膜室内有伸腕肌、伸指肌群。在肘窝部,掌侧筋膜室近侧有从上臂下行的肱肌及肱二头肌肌腱进入,肱二头肌的肌腱止于桡骨结节。前臂骨筋膜室综合征是因骨间膜室内压力增高所致,发病病因主要有二:一为肱骨髁上伸直型骨折,骨折断端错位损伤肱动脉,动脉出血、血管痉挛、血栓形成;或肱动脉受骨折端或碎片的压迫;也可能是为了维持复位骨折的位置,使肘关节屈
曲,并用石膏绷带固定,使肱动脉进一步受压导致前臂供血不足所致。二为前臂闭合损伤,造成出血、水肿,或尺桡骨骨折移位较重,粗暴而反复多次手法复位;也可因前臂长时间受压致筋膜室内压力增高而未减压导致该综合征形成。
【临床表现】 前臂骨筋膜室综合征受累区或整个肢体出现高度肿胀,触之皮肤张力变大,无弹性,并常有水疱形成。及“5”征,即疼痛(pain),苍白(pallor),感觉异常(paresthesias),无脉(pulseless),麻痹(paralysis)。疼痛往往出现在早期,是几乎所有患者都会产生的症状,疼痛持续而剧烈,有时候与损伤程度不成比例,用止痛剂很难完全缓解。受累肌肉呈紧张状态,肌力明显下降,出现屈指屈腕畸形,被动牵拉受累肌肉时出现剧烈疼痛。感觉异常也是常见的典型症状,是皮神经受累的表现,先出现感觉减退或过敏,严重时感觉消失。患者通常不会出现“无脉”的表现,因为引起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压力一般都低于动脉血压。
【诊断要点】 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早期诊断,是阻断肌肉因缺血而致挛缩的恶性循环,防止病变进一步恶化,减少肢体致残的关键。通过症状及体征,诊断多能明确。但是筋膜室内压力测定可为诊断提供可靠的客观指标,被认为是诊断的金标准。正常筋膜室内压力为0,肌肉收缩筋膜室内压力会暂时升高,但会迅速恢复正常。在正常血压情况下,测得筋膜室内压力高达4kPa(30mmHg)时,为肌肉组织变性、坏死的临界值,也是临床行筋膜室切开减压的手术指征。
【治疗方案】 本病一经确诊,应行积极的治疗。早期病例,在严密观察下可试用非手术治疗,具体用法为解除过紧的绷带或外固定,使患肢与心脏保持同一水平;局部物理降温,较低组织代谢率;20%甘露醇注射液快速滴入(100g/h),同时口服维生素(A,C,E)以助清除氧自由基,并用山莨菪碱改善微循环。如不能控制症状的恶化,应及时行筋膜室切开减压。早期彻底的筋膜室切开减压是防止神经、肌肉发生缺血性坏死的唯一有效方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