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妊娠期胆汁淤积综合征

妊娠期胆汁淤积综合征

时间:2023-03-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妊娠期胆汁淤积综合征,它以妊娠期出现瘙痒及黄疸为特点,早产率及围生儿病死率高,其发病与雌激素有密切关系,现已广泛地引起临床的重视。临床表现为妊娠中晚期出现瘙痒,或瘙痒与黄疸同时共存,分娩后迅速消失。对妊娠预后的影响主要有:早产,胎儿窘迫,产后出血,产科并发症等。其发生可能与雌激与遗传因素有密切关系。2.症状与体征 妊娠中、晚期先出现全身瘙痒,夜间更为严重,无特异性皮疹。一般选择剖宫产结束妊娠。

妊娠期胆汁淤积综合征(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ancy,ICP),它以妊娠期出现瘙痒及黄疸为特点,早产率及围生儿病死率高,其发病与雌激素有密切关系,现已广泛地引起临床的重视。临床表现为妊娠中晚期出现瘙痒,或瘙痒与黄疸同时共存,分娩后迅速消失。对妊娠预后的影响主要有:早产,胎儿窘迫,产后出血,产科并发症等。其发生可能与雌激与遗传因素有密切关系。

【临床表现】

1.病史 无肝炎病史或接触史,也常无消化道症状及肝大,且无叩击痛或压痛等。

2.症状与体征 妊娠中、晚期先出现全身瘙痒,夜间更为严重,无特异性皮疹。黄疸只在孕期发生,并在妊娠终止后消退;在出现黄疸前,即有瘙痒;且黄疸多为轻或中度,远较瘙痒为轻。

【诊断要点】

1.孕史及典型临床表现

2.实验室检查

(1)血清总胆红素升高:可达68.4~85.5μmol/L(4~5mg/dl),但很少超过85.5μmol/L。

(2)血清胆汁酸升高:可为正常的10倍,为本病的特异性征象。

(3)碱性磷酸酶活性升高:转氨酶可轻、中度升高。

3.超声检查 排除肝外梗阻性黄疸。

【治疗方案】

1.一般治疗 休息,列入高危妊娠管理,进行系统监护,积极作对症保肝治疗和适时终止妊娠。

2.药物治疗

(1)用疏肝、安胎和利胆中药治疗有良效。如中药茵陈汤加减。

(2)考来烯胺,8~12g/d,分2~3次口服。

(3)苯巴比妥0.03g,口服,3/d。

(4)补充维生素C与维生素B6及维生素K1,加入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防止产时、产后出血。

(5)保肝药物,如葡醛内酯等。

(6)熊去氧胆酸15mg/(kg·d),分3次口服,连用20d。

(7)地塞米松,12mg/d,联用7d,后3d逐渐减量直至停药。

(8)人血白蛋白或血浆:有利于游离的胆红素结合,提高绒毛腔隙的血流灌注量。

3.产科处理

(1)加强监护,监护胎儿,至少每周1次。

(2)终止妊娠:孕妇出现黄疸症状,胎龄达36周;羊水逐渐减少;无黄疸妊娠已足月或胎肺已成熟。一般选择剖宫产结束妊娠。

(3)孕晚期或临产中如发现胎心异常或怀疑有胎儿宫内窘迫时,多需剖宫产结束分娩。

(4)作孕期引产及产后回奶者禁用雌激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