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知识图谱、概念图和知识地图
知识图谱(mapping knowledge domain)在图书情报界也称为知识域可视化(knowledge domain visualization)[1],是显示知识发展进程与结构关系的一系列各种不同的图形。具体来说,它是把应用数学、图形学、信息科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与计量学引文分析、共现分析等方法结合,用可视化的图谱形象地展示学科的核心结构、发展历史、前沿领域以及整体知识架构的多学科融合的一种研究方法。它把复杂的知识领域通过数据挖掘、信息处理、知识计量和图形绘制显示出来,揭示知识领域的动态发展规律,为学科研究提供切实的有价值的参考。一个好的学科知识图不但可以提供对知识状态的透视(显示内部结构),还可以帮助我们在科学发现中有所突破。
知识图谱与目前的概念图和知识地图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概念图(concept map)是一种用图表组织和阐述表达知识的工具,也是一种知识结构的表现方式,是语义网络的可视化表示。其基本方法是:概念用节点表示,概念间的关系用节点间的连线表示,知识则被看作是由各种概念和这些概念所形成的各种关系[2,3,4]。因此概念图就包括概念及概念的连结两大部分。概念图的理论基础主要是奥苏伯尔(David Ausubel)的认知心理学和有意义学习理论。它的基本思想是由学习者自发地学习概念的属性,通过将新的概念和命题纳入到自己固有的概念中,从而产生学习。概念图可看作是个体认知结构某一层面的形象化表示,它有助于将形象化地表示外物联系的知识结构整合内化到自身的认知结构中。由于概念图能够促进学习,因此概念图主要被尝试用于教学中,目前化学、生物、医学等学科都有应用概念图教学的成功实例。
知识地图(knowledge map),在早期,就是表达科学技术知识或一般知识资源地理分布状况的地图。美国捷运公司最早的知识地图是一张展示知识资源地理分布的美国地图[6],这就是知识地图的雏形。之后,带有索引号或用其他方式表示层次关系的表格和文件,以及用来表示信息资源与各部门或人员之间关系的信息资源管理表和信息资源地理分布图,都是知识地图的早期形式。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知识地图进入了电子时代,在互联网上普遍使用的超文本链接和应用链接就是知识地图的简单形式。这时,很多绘制知识地图的工具应运而生,如LotusNotes,IBM的KnowledgeX和微软的Visio等,它们都是基于数据库来绘制知识地图,有利于知识地图的动态更新和扩展,并在企业中得到一些应用。知识地图对企业的知识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企业绘制的知识地图内容包括两个方面:知识资源目录和目录内各款目之间的关系。知识资源包括企业内部和企业外部资源,一份完整的知识地图包括的内容十分丰富,它能提供知识资源的存储地点、所有权人、有效性、及时性、主题范围、检索权利、存贮媒介及使用渠道等,并能揭示所有的知识资源。随着情报学研究对知识地图的关注,知识地图的概念也就突破了局限于描述知识地理分布的知识地图界限,并逐渐在含义与内容上更加接近学科知识图[5,6,7]。如果以语词或概念为分析单元,通过语义关系构造学科知识图,那么所形成的也就是现在的知识地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