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感染因素 因本病的病理变化和临床表现与细菌性痢疾非常相似,有些病例粪便中能培养出细菌,部分病例应用抗生素有效,因而认为感染是本病的病因。但多年来反复研究还未能直接找到感染微生物学的根据。在溃疡性结肠炎的病人中,有0.5%~8.2%的病人由菌痢转变而来,因此还有人提出可能与自身免疫有关。
2.精神因素 由于精神障碍引起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内因主要有性格内向、孤僻、情绪不稳定等性格缺陷,对外界刺激耐受性差,适应环境、应付事物的能力不足等;外因则为长期持久的强烈精神刺激,如家庭纠纷、恋爱挫折、事业失败或人际关系紧张,长期从事体力劳动、睡眠不足等。在外界因素长期作用下,高级神经中枢过分紧张,因而导致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如出现胃痛、胃胀、呕吐、腹泻等胃肠神经症;随之出现肠道运动亢进、肌肉痉挛、血管收缩、组织缺血、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等,最终导致肠壁炎症及溃疡形成。
正常结肠肠镜下黏膜图
溃疡性结肠炎肠镜下黏膜图
3.遗传因素 基因因素在本病病因中可能具有一定地位,因为白人中犹太人为非犹太人的2~4倍,而非白人比白人约少50%。在欧美国家,本病的发病率较高,并有较明显的家族性,种族间的发病率有明显差异,所以有人提出本病可能与遗传有关。
4.大肠内酶的局部因素 在病变部位用免疫荧光和酶标方法证明有免疫复合物沉积,还有大肠内酶的局部因素。肠壁分泌过多的溶菌酶、蛋白质分解酶等。溶菌酶是一种溶解黏液的酶,其浓度在溃疡性结肠炎病人中大量增加,而在痊愈时降低,故认为此酶在溃疡性结肠炎病人体内过度形成,破坏了黏液的保护作用,因而导致细菌的侵入,发生黏膜坏死。
5.变态反应(过敏反应) 某些食物(如牛奶)可使少数病例病情复发。
6.自身免疫因素 在大约不到半数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中可查出抗自身结肠细胞抗体。这种自身抗体可与结肠组织浸液起交叉反应。这种交叉反应结果可引起肠黏膜的免疫性损伤。在患者的血液中可检测到抗结肠抗体。由于本病常并发类风湿关节炎、桥本病、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其他免疫抑制药治疗有一定效果,因此提示本病很可能为自身免疫性疾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