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分级、分期、分段治疗。分级治疗指根据疾病的严重度,分轻、中、重度,采用不同治疗方法;分期治疗是指根据疾病的活动期、缓解期治疗,活动期以控制炎症、缓解症状为主要目标,而缓解期继续维持缓解,预防复发;分段治疗指根据病变范围,选择不同给药方法,如左半结肠炎用局部治疗,广泛性及全结肠炎或有肠外症状表现者则以系统性治疗为主。
一般治疗:①由于本病与胃肠道营养的关系密切,患者可能存在多种营养物质的缺乏,如蛋白质、维生素、电解质和微量元素等,而营养不良反过来又影响药物治疗的效果。因此,近年来无脂无渣的要素饮食已成为其重要的辅助治疗方法,应给予易消化、少纤维、富营养的食物,避免牛奶及乳制品。发作期给予流质饮食,严重者应禁食,通过静脉给予高营养治疗,使肠道获得休息。②暴发型和急性发作期患者应卧床休息,精神过度紧张者可适当给予镇静药;腹痛或腹泻明显者可给予少量阿托品、山莨菪碱(654-2)等药物,但大剂量使用有引起急性结肠扩张的危险。③有贫血、失水、营养不良等重症或久病患者,应酌情输血、补液及给予全身性支持治疗。应用蛋白合成激素能改善一般状况,增进食欲,加速溃疡愈合。尤应注意水及电解质平衡,补充多种维生素,有利于病变恢复和改善全身状况。
(一)西药治疗
1.轻度溃疡性结肠炎的用药方法可选用柳氮磺吡啶片剂,每天3~4克,分次口服。条件允许的病人可选用相当剂量的5-氨基水杨酸片剂,如美沙拉秦每次0.5克,每日3次口服。
2.轻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还可灌肠治疗 病变分布于远段结肠可酌情用5-氨基水杨酸栓剂1克,每日2次或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盐灌肠液100~200毫克,每晚1次保留灌肠,也可用中药保留灌肠。
3.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的处理 可用上述剂量水杨酸类制剂治疗,反应不佳者,适当加量或改口服皮质类固醇激素,常用泼尼松每日30~40毫克口服。
4.重度溃疡性结肠炎的处理 一般病变范围较广,病情发展变化较快,作出诊断后应及时处理,给药剂量要足,治疗方法如下。
(1)肠外应用广谱抗生素控制肠道继发感染,如阿莫西林、硝基咪唑及喹诺酮类制剂。
(2)患者要卧床休息,适当输液、补充电解质,以防水盐平衡紊乱。
(3)便血量大,发生贫血的患者如血红蛋白每升90克以下和持续出血不止的患者应考虑输血。
(4)营养不良,病情较轻者可用饮食增加营养,病情严重者应给予肠外营养。
(5)静脉类固醇激素使用7~10天无效者,可考虑环孢霉素静脉滴注,每人每天每千克体重2~4毫克。由于药物有免疫抑制作用、肾毒性及其他不良反应,应严格监测血药浓度。
(6)顽固性结肠炎病人也可考虑其他免疫抑制药,如硫唑嘌呤等。如上述药物治疗疗效不佳,应及时进行内、外科会诊,确定结肠切除手术的时机与方式。
(7)慎用解痉药及止泻药,以避免诱发中毒性巨结肠。
(8)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腹部体征变化,及早发现和处理并发症。
(二)中药治疗
中医学认为溃疡性结肠炎主要由外邪内侵、饮食所伤、内伤七情、脾胃虚弱所致。属中医泄泻、肠风、便血、腹痛等范畴,中医药治疗本病已显示出其优越性和广阔的前景。
1.温热蕴毒型 表现为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粪便夹有脓血、黏液,苔黄腻,脉滑数。
[作用]清利湿热,理气导滞。
[组成]白头翁lO克,秦皮10克,黄连10克,黄柏10克,车前子12克,木香20克,枳壳10克,白芍10克。
2.脾虚湿滞型 大便时溏时泻,迁延日久,稍进油腻食物则大便次数明显增加,粪便带有黏液或脓血夹杂不消化食物,纳呆脘闷,面色萎黄,神疲乏力,舌淡脉细弱。
[作用]健脾化湿,和中止泻。
[组成]党参10克,白术10克,茯苓12克,炙甘草6克,木香10克,砂仁3克,薏苡仁15克,陈皮10克,泽泻10克,葛根10克。
[中成药]锅类散,每晚1支,用20~40毫升开水调用,保留灌肠。
3.肝旺脾虚型 腹泻多于情绪紧张或激动后发生,腹痛即泻,泻后痛减,或伴有里急后重,胸胁胀痛,胀满纳呆,矢气频作,苔薄白,脉弦细。
[作用]抑肝扶脾,理气止痛。
[组成]白芍12克,白术10克,陈皮10克,防风10克,柴胡IO克,枳壳10克,葛根10克,薏苡仁12克,焦山楂10克。
[中成药]逍遥丸,泻痢固肠丸。
4.肾阳虚衰型 晨起腹泻、腹痛、肠鸣,便急,泻后则安,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舌质淡,苔白,脉沉细。
[作用]温肾固肠。
[组成]四神丸加减,可用吴茱萸5克,赤石脂10克,五味子10克,白芍15克,炙甘草5克,补骨脂12克,肉豆蔻10克,炮姜5克,诃子肉10克。
(三)手术治疗
因手术后复发率高,故手术适应证主要是针对并发症,包括完全性肠梗阻、瘘管与腹腔脓肿、急性穿孔或不能控制的大量出血。应注意,对肠梗阻要区分炎症活动的功能性痉挛与纤维狭窄引起的机械梗阻,前者经禁食、积极内科治疗多可缓解而不需手术;对没有合并脓肿形成的瘘管,积极地内科非手术治疗有时也可闭合,合并脓肿形成或内科治疗失败的瘘管才是手术指征。手术方式主要是病变肠段切除。术后复发的预防至今仍是难题。一般选用美沙拉嗪口服,甲硝唑可能有效,但长期使用不良反应多,硫唑嘌呤或巯嘌呤在易复发的高危患者可考虑使用。预防用药推荐在术后2周开始,持续时间不少于3年。
(四)食疗
要掌握以下原则。
1.供给足够的热量、蛋白质、无机盐和维生素,尽可能避免出现营养不良性低蛋白血症,以增强体质,利于病情缓解。
2.应避免食用刺激性和纤维多的食物,如辣椒、芥末等辛辣食物,以及白薯、萝卜(心里美)、韭菜、芹菜等多渣及含粗纤维丰富的食物。疾病发作时,应忌食生蔬菜、水果及带刺激性的葱、姜、蒜等调味品。刀工要细,不要用大块肉烹调,要经常用碎肉、肉丁、肉丝、肉末和蒸蛋羹、煮鸡蛋等形式。
3.腹泻时不宜吃多油食品及油炸食品,烹调各种菜肴应尽量少油,并经常采用蒸、煮、焖、汆、炖、水滑等烹饪方法。可用红茶、焦米粥汤等收敛饮料,加餐宜少量多餐,增加营养。
在饮食调养过程中,病人及其家属应注意观察病情,注意哪些食物对病人治疗效果好,哪些食物病人食后感到不适或有过敏反应,应及时总结经验,不断摸索适合病人的饮食。在疾病发作期,因不能食用蔬菜、水果,应注意适量补充维生素制剂,以保证机体对维生素的需求。
4.食疗方法
(1)水苏糖:水苏糖是利用水提技术从植物中提取出来的微生态制剂,双歧因子的一种。水苏糖能直达肠道,作用于肠道内有益菌,对人体胃肠道内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有益菌群有着极明显的增殖作用。通过获得大量增殖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促进形成有益菌在消化道内的优势地位,控制产气、产酸梭状杆菌等有害菌的繁殖,抑制致病菌生长,从而恢复胃肠道微生态平衡,能迅速改善人体消化道内环境,调节微生态平衡。水苏糖是一种调理胃肠的天然佳品,可以有效地治疗结肠炎,保持肠道健康,为身体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础,是患者的首选佳品。
(2)大麦马铃薯粥:大豆300克,大麦仁100克,精盐、葱花、植物油适量。马铃薯去皮,切小丁;大麦仁去杂,洗净。锅上火,放油烧热,放葱花煸香,加水,放入大麦仁烧至沸,加马铃薯丁煮成粥,加盐,每天早、晚分食。
(3)健脾止泻糕:鲜山药250克,赤小豆150克,芡实30克,白扁豆20克,茯苓20克,乌梅4枚,果料及白糖适量。制法:赤小豆做成豆沙,加适量白糖。茯苓、白扁豆、芡实共研成细末,加少量水蒸熟。鲜山药去皮蒸熟加入上粉,拌匀成泥状,在盘中一层鲜山药粉末泥,一层豆沙,共6~7层,最上层点缀适量果料,上锅再蒸。乌梅、白糖熬成脓汁,浇在蒸熟的糕上。分食之有健脾止泻之功。
(4)百合粥:芡实、百合各60克,粳米100克。芡实水泡6小时待用,粳米煮粥,芡实、百合放入米粥内同煮30分钟,主治脾虚泄泻。
(5)紫苋菜粥:紫苋菜100克,粳米50克。先用水煮苋菜,取汁去滓,用汁煮粳米成粥,晨起作早餐服之。
(6)银花红糖茶:银花30克,红糖适量,泡水饮用。
(7)石榴皮红糖茶:石榴皮1~2枚,红糖适量,泡水饮用。
(8)萝卜姜汁糖茶:蜂蜜30克,姜汁15毫升,萝卜汁50毫升,浓红茶1杯。上4味调匀,蒸热,每日2次,主要是温化寒湿、行气导滞。对腹痛、舌淡、脉濡缓、里急后重、下痢白多赤少有疗效。
(9)新鲜白头翁:把鲜白头翁的皮剥掉,要中心的部分,晒干后煮汤喝。
5.溃疡性结肠炎1日食谱
食谱1:早餐:乳酸奶250毫升,馒头50克。
午餐:面片125克,肉末黄瓜(肉末100克去皮黄瓜100克),虾皮豆腐(虾皮10克,豆腐50克)。
加餐:冲藕粉(藕粉25克),苏打饼干50克。
晚餐:小米粥(小米50克),花卷(面粉50克),肉丝炒圆白菜(白菜100克,瘦肉丝50克)。
全日烹调用油25毫升。
食谱2:早餐:小米粥,煮嫩蛋,肉松。
加餐:去脂酸乳,饼干。
午餐:烂挂面,清蒸鱼烩豆腐。
加餐:蒸鸡蛋。
晚餐:米粥,花卷,肉丝烩鸡丝,蒸鸡蛋。
加餐:冲稀藕粉,饼干。
食谱3:早餐:小米粥,煮嫩鸡蛋,肉松。
加餐:蒸鸡蛋羹,饼干。
午餐:鸡肉丸,龙须面,烩豆腐。
晚餐:白米粥,馒头,烩鱼片,鸡蛋。
加餐:冲稀藕粉,饼干。
(五)针灸、理疗
理疗可以直接作用于腹腔脏器,也可通过皮肤反射性作用于胃肠道,从而起到解痉、镇痛、消炎、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的作用。一般认为,理疗可作为溃疡性结肠炎的辅助治疗手段,如对肠蠕动亢进、腹痛、腹泻者,可选用透热治疗、超高频电场治疗、温热水坐浴、腹部热敷、太阳灯或红外线灯腹部照射等,其他还有水针、电针、火罐治疗及磁疗、按摩等。
1.针灸
(1)大肠湿热型:取下脘、合谷、内庭穴。均用泻法。
(2)饮食积滞型:取璇玑、足三里、胃俞、大肠俞、中脘穴。均用泻法。
(3)脾胃虚寒型:取天枢、大肠俞、中脘、气海穴。均用灸法、补法。
(4)脾虚湿盛型:取脾俞、水分,均用灸法;取阴陵泉、公孙,均用泻法。
(5)肝郁脾虚型:取脾俞、胃俞、足三里,均用补法;太冲、行间,均用泻法。
(6)久泻,脾肾阳虚型:可用隔药灸、隔盐灸、隔姜灸等灸法。
(7)邪实、偏热、暴泄之患者:可用小檗碱(黄连素)穴位注射。
(8)维生素B1、维生素B12、维生素K3,阿托品加普鲁卡因(或仅用其一)、樟脑油、胎盘组织液等药品穴位注射,水针治疗亦可酌情选用。
(9)耳针治疗方法:交感、神门、大肠或直肠下段,留针30分钟或埋针,加刺足三里、天枢或止泻穴。可针刺,也可贴敷。
2.拔火罐 一般选用脾俞、肾俞、中脘、关元、天枢等穴位。
3.推拿按摩 患者先取坐位,用拇指平推下背部两侧足太阳膀胱经循行部位,约10分钟;继之掐揉脾俞、胃俞、足三里。再让患者俯卧,用掌推腰部两侧,约5分钟,最后点揉命门、肾俞、大肠俞、八髎等穴。若伴恶心、腹胀再按摩上腹部与脐周围,并取上脘、中脘、天枢、气海穴做点揉。
4.中西医结合治疗 溃疡性结肠炎为一种病程长短不一而又无特异治疗的疾病。在发作期间,主要采取对症治疗,纠正营养缺乏,恢复血容量,纠正贫血,控制合并症等措施,并鼓励患者增强治病信心,坚持合理必要的治疗。缓解期治疗则力争和保持缓解症状,减少发作次数,减轻发作程度和缩短发作期限的原则。
溃疡性结肠炎初起病情较轻或疾病较平稳的恢复期,可采用中医辨证治疗,可口服或直肠给药。暴发型、危重病症以及有较为严重的并发症者,宜采用西药治疗(包括激素治疗),待病情平稳时,可结合中医药治疗。
(六)心理治疗
溃疡性结肠炎病人性格大多比较内向,环境依赖心理强,与人交往过程中比较谨慎,常常会有多虑、压抑、不安等不良心理。所以医护人员及病人家属要关心体贴病人,耐心疏导,为病人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及治疗环境,使病人情绪稳定,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可采用气功、音乐等与病程阶段、体能状态相适应的体育锻炼,以松弛身心,消除紧张及焦虑情绪,避免各种不良因素的刺激,这对病人做到积极配合治疗、提高治疗效果及减少复发是很有益处的。因此,积极有效的心理治疗,并配合药物治疗,可防止和避免精神心理因素导致的病情复发和疾病迁延不愈。
如何对溃疡性结肠炎病人进行心理治疗?
1.了解病人的情绪、性格、信念及病人对疾病的感知。了解病人的顾虑、愿意接受哪些治疗等,认真倾听病人对疾病的叙述,劝导病人不接受他人错误的指导和干扰。
2.树立信心,鼓励病友之间互相联系和帮助,建立病人康复俱乐部。也可在网络建立相关主题的论坛,特别是通过显效病人的现身说法,使病人树立信心。建立对疾病良好的可治信念,有助于促进机体自身调节的康复功能。鼓励病人采用保健操、太极拳、气功等养生方法,有助于提高机体免疫力,维系机体的循环呼吸功能,同时可促进消化道疾病的恢复,对中老年人更为合适。
3.使病人能缓解心理因素产生的压力,有助于疾病的治疗及康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