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癌是一种特殊的肿瘤,它的组织结构像癌,但既不完全属于恶性,也不完全属于良性。以“生长缓慢的恶性肿瘤”和“界于良性与恶性肿瘤之间的中间状态”为其特征,又因较少转移,故称类癌。由于大多数前肠管和中肠管器官(如胃、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等)的类癌细胞对银盐着染,又称为嗜银细胞瘤。临床上类癌少见,但可发生于消化道的任何部位和肠外器官(如支气管、胸腺、甲状腺、卵巢、睾丸等),其中以阑尾、直肠和回肠相对多见。消化道类癌发生于近Lieberkuhn腺基部黏膜的嗜银细胞,因为该细胞能产生多种生物活性胺,故类癌亦称肠胺瘤。这些活性物质主要有5-羟色胺(血清素)、组胺、激肽释放酶、缓激肽和前列腺素。其中以5-羟色胺最具有药理活性。类癌细胞分泌的活性产物引起的皮肤潮红、腹泻、头晕和心脏病变等临床综合征,称为类癌综合征。
一、阑尾类癌
【流行病学】
阑尾切除术的病人中阑尾类癌的检出率0.3%~0.9%,尸检报告发病率为0.009%~0.17%,阑尾类癌虽少见,但在消化道类癌中发病率最高,约占50%,超过其他部位类癌的总和。同时阑尾类癌也是阑尾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占所有阑尾肿瘤的32%~57%。
阑尾类癌大多发生在青年人,大量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平均诊断年龄在38~49岁。其中杯状细胞类癌则较晚,为52岁。发病率女性和男性之比为(2~4)∶1。这种差异可能是由于妇科手术附带切除阑尾,致使阑尾切除标本有了性别差异。
【病理】
一般阑尾类癌71%发生在阑尾尖端部,22%位于体部,仅7%位于基底部。且肿瘤体较小,70%~90%阑尾类癌直径<1cm,4%~25%为1~2cm,>2cm者不足2%。
大体检查,阑尾类癌呈灰白色,质硬,界限相当清楚,但无包膜。它们经甲醛溶液固定后呈特征性的黄色,位于阑尾尖端的类癌常形成典型的“钟锤”结构。镜下典型的类癌由小的单一细胞形成实性巢,伴有腺泡或玫瑰花结形成。肿瘤细胞具有亲银和嗜银性,重氮反应阳性;超微结构显示肿瘤细胞充满多形性致密核心分泌颗粒;免疫组化染色显示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嗜铬素、5-羟色胺、钙结合蛋白-D28K呈阳性反应,并不恒定地表达多种肤类激素。
【诊断】
1.症状与体征 类癌分泌的5-HT及组胺等物质可引起类癌综合征。但阑尾类癌往往不具类癌综合征表现。这可能与胺类物质在肝灭活及肿瘤体积小致5-HT分泌量少等原因有关。只有当瘤体较大或广泛转移以及肝灭活功能不佳时,活性物质才会大量进入血液引起类癌综合征。故该综合征的出现可帮助诊断类癌的转移和复发。阑尾类癌通常无症状或无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当肿瘤梗阻阑尾腔时可引发阑尾炎症,表现为急慢性阑尾炎,部分患者也可出现右下腹包块及消化道出血等症状。有研究显示阑尾类癌患者与阑尾炎患者相比,发病年龄较大,且血液白细胞计数较低。
2.诊断风险防范 由于阑尾类癌缺乏特异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极易误诊为急慢性阑尾炎,术前诊断非常困难,大多因其他原因行剖腹探查时偶然发现。只有极少数伴发类癌综合征时,如遇到有转移性或固定性右下腹疼痛、压痛或包块的病人,合并颜面潮红、腹泻、哮喘样发作、肝增大、肝内多发转移结节及右心瓣膜病变等表现时,才可能在术前诊断。
有以下情况应高度怀疑阑尾肿瘤:①阑尾炎症不典型,有慢性阑尾炎病史或表现为阑尾炎性包块,经治疗后肿块不能完全消失或消失后又复发者;②慢性低位性结肠梗阻,右下腹隐痛或可触及活动肿物;③钡灌肠发现阑尾不显影或明显充盈缺损,回盲部有明显压迹或受压移位,回肠末端和盲肠内侧间距增宽,或盲肠内侧壁有不规则充盈缺损等X线特点;④术中探查阑尾,从外观估计阑尾肿瘤的病理类型,典型的类癌常表现为阑尾尖端小球状肿胀、膨大。因此,对于右下腹包块者应行腹部CT、B超或血癌胚抗原检查,以提高检出率并与其他腹部肿块相鉴别。纤维结肠镜仅对阑尾基底部肿瘤有诊断意义。
总地来说常用的X线气钡灌肠、B超和CT等检查对阑尾类癌的早期诊断价值不大。对疑似病人,生化检验有助于诊断。患者血中的5-HT含量增加,尿中5-羟吲哚乙酸(5-HIAA)、组胺排出增多。
尽管阑尾类癌的术前诊断率很低,但与此同时我们仍应重视对阑尾类癌的术中诊断,因为术中正确诊断可以减少术后二次手术率。强调术中对阑尾的仔细检查和快速活检是正确诊断的两个关键。当阑尾远端触摸到黄色或白色、较硬的圆形肿物时应警惕此病,必要时送快速切片。
阑尾类癌几乎不发生转移,可能因为阑尾类癌在早期或相对早期就表现出阑尾炎的症状,被拟阑尾炎早期手术切除。另外阑尾本身就是一免疫器官,其免疫功能起一定作用。肝转移罕见,淋巴传播是主要途径。
【治疗】
阑尾类癌是低度恶性肿瘤,具有浸润和转移的特征,其治疗原则和大多数恶性肿瘤一样,首选早期手术切除。术后还可根据病情适当辅以化疗和支持治疗。其中外科手术治疗是非转移性肿瘤的治疗选择,而对转移性类癌来说,给予生长抑素类似物等可以改善生活质量。
1.手术治疗 大多数阑尾类癌患者是无症状的,或者偶然发现且肿块<1cm,这类患者的治疗仅行阑尾单纯阑尾切除术就够了。对于肿瘤大小为1~2cm的,其治疗方案应根据肿瘤的部位来决定。如果肿瘤位于阑尾根部或者侵犯阑尾系膜,建议行右半结肠切除术。阑尾肿瘤为1.5~2cm的,如果能够通过单纯的阑尾切除完整地切除肿瘤,那么仅行单纯的阑尾切除就足够了,因为这样大小的肿瘤很少发生远处转移。如果阑尾肿瘤>2cm,其远处转移率较高,则需行右半结肠切除术,以减少局部复发。对青年患者,适当放宽根治手术指征是必要的,术后还可考虑加用化疗巩固疗效。
2.化学治疗 阑尾类癌直径<lcm者,几乎不发生转移,行单纯阑尾切除已足够,不需进行化疗;直径在1~2cm者,可视为交界性肿瘤,切除后可适当观察或化疗。直径>2cm和直径>1.5cm但有明确转移者应视为低度恶性,可行右半结肠切除术,术后进行化疗。
总的来说,类癌对放、化疗不敏感,可采用链佐星(链脲霉素)、氟尿嘧啶、多柔吡星及干扰素-β等药物联合应用。
3.类癌综合征的治疗 对晚期患者出现类癌综合征时,应注意:①避免摄入可诱发皮肤潮红和腹泻的食物,如蛋、奶制品、柑橘等。合并贫血和心力衰竭患者,可适当输浓缩红细胞并给予强心利尿治疗。②抑制胺类激素的合成:如5-氟色氨酸、甲基多巴等。③血清素对抗剂,如二甲麦角新碱以及氯丙嗪、酚苄明(苯苄胺)等。④对症治疗,治疗腹泻,可口服复方苯乙哌啶、氯苯哌酰等,对支气管哮喘样发作的类癌患者,可口服喘定或应用氨茶碱和肾上腺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等。
【预后】
阑尾类癌虽然属于一种交界性恶性肿瘤,但其恶性程度和远处转移率较低,生长缓慢,自然病程较长,生物学表现较为良性,绝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目前总体的5年生存率病变局限者为94%,局部浸润者为85%,有远处转移者为34%。伴有类癌综合征者预后较差,因为多半已有远处转移。
总的来看阑尾类癌是一类罕见病,临床上极易忽视和误诊,术前诊断十分困难。由此临床医师应提高警惕,在行阑尾切除时应仔细检查有无此病的可能,必要时送快速切片,避免再次手术,增加病人痛苦。总体而言,阑尾类癌的预后良好,在术中可依据肿瘤位置、大小、浸润深度、有无转移和年龄等因素综合决定手术方式和范围。
二、直肠类癌
【流行病学】
直肠类癌在非洲人群和亚洲人群中发病率更高一些。黑种人与白种人发病率之比为2.3∶1;亚洲人与非亚洲人的发病率之比为4.99∶1。直肠类癌可发生在任何年龄,文献报道最大89岁,最小生后10d,平均51岁,男女发病率相近。
【病理】
直肠类癌常位于前壁或侧壁,呈圆形,通常无溃疡形成。瘤体多位于黏膜下层,结节状,一般较小,>3cm少见。切面呈灰白色或淡黄色,界限清楚。类癌最独特特征之一是经甲醛固定后呈黄色。镜下癌细胞小而规则,多角形,胞质含嗜酸性颗粒,核圆形,位于细胞中央,大小相仿,核分裂象少见。病理检查直肠类癌大体上可呈结节状、息肉状、溃疡性病变,早期为黏膜固有层深部的小结节并逐渐向黏膜下甚至肌层发展,表现为扁圆形结节,边界清,质偏硬,表面光滑;病变进一步发展,表现为广基息肉样隆起,切面呈淡黄色或深棕色结节,黏膜可出现脐状溃疡;当≥2cm时多呈菜花样或隆起溃疡型。组织学特征为肿瘤细胞较小,呈腺管样,菊团样,条索状或实心团块状排列,胞质较空或嗜伊红性,形态较一致,核圆。根据形态可分为腺样型(此型最多见)、条索型、实心团块型和混合型。
类癌为APUD源性,免疫组化染色神经内分泌标记物有多种表达,多数癌细胞呈嗜铬颗粒蛋白(CgA)(+),部分癌细胞对NSE,Syn,5-HT和多种肽类激素呈阳性反应。电镜下,类癌细胞胞质中可见高电子密度神经分泌颗粒。
【诊断】
1.症状与体征 直肠类癌临床表现与肿瘤大小相关,微小的直肠类癌多无症状,由于肿瘤生长缓慢,患者多无特殊症状,病史较长,瘤体增大后可出现大便习惯改变、便秘、便频、便血、肛门疼痛、腹痛腹泻、体重减轻及梗阻等症状,与直肠常见疾病如内痔、肛窦炎、直肠息肉、直肠癌表现相似,难以鉴别。诊断主要依靠直肠指检、肠镜和X线检查,最后确诊需靠病理。
绝大多数直肠类癌位于距肛门8cm以内,多可通过直肠指诊发现。早期类癌常呈粟粒或绿豆大小的结节,质地坚硬,位于黏膜下,可推动,表面黏膜光滑,肉眼观察呈灰黄色;直径>1cm的类癌表现为广基的息肉样隆起,肿瘤浸润肌层后固定而不能推动,当肿瘤浸润肠壁一周呈环行狭窄时,与一般腺癌难以鉴别。
2.辅助检查 除了根据临床表现外,肠镜活检是确诊的主要方法,直肠类癌多见于直肠下端前壁或侧壁,肠镜下的典型表现为黏膜下单个结节状广基隆起,质硬,推之可移动,黏膜表面光滑,颜色较苍白或发黄。活检的阳性率与取材技术相关,因表面有正常黏膜覆盖,故应深挖或多次活检以取到黏膜下组织才能确诊。当肿块增大,黏膜表面形成溃疡时,肠镜表现不易与结、直肠癌鉴别。普通肠镜很难准确判断直肠类癌的实际大小、肠壁起源、浸润深度和组织学特征,最有效的方法是直肠内镜超声检查。在肠镜的指引下准确定位,将超声探头置于肠壁隆起处,可显示病灶与直肠壁各层次的关系,从而判断类癌的起源、大小、内部回声、边界、有无肌层和周围血管浸润。典型表现为黏膜下层或黏膜层中边界清晰、回声均匀的低回声结节,而息肉多为黏膜层的强回声肿块,脂肪瘤多为黏膜下层的强回声占位。故超声内镜不但可对直肠类癌与其他黏膜下肿块进行鉴别,还可在直肠类癌治疗前明确病灶范围、深度、是否有周围淋巴结转移,从而有助于治疗方式的选择。
从组织学上较难判断类癌的良、恶性,主要取决于肿瘤的大小、表面情况、浸润深度、组织学分化程度和有无转移,其中以肿瘤的大小和是否侵入肌层最为重要。研究表明,肿瘤良、恶性与大小显著相关,肿瘤直径≥2.0cm者60%~80%有转移,1.0~1.9cm者10%~15%有转移,<1.0cm者转移不足2%。因此,一般将肿瘤直径是否≥2cm作为判断直肠类癌良、恶性的关键指标。
【治疗】
直肠类癌的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对放疗或化疗均不敏感,当出现浸润转移者治疗效果差。因而对于直肠类癌的治疗应立足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1.手术 对于肿瘤直径<1cm的患者,一般行局部切除术,直径在1~2cm的患者,需行局部扩大切除。同时需关注切缘及肿瘤浸润深度,如切缘阳性,则需改行扩大切除或根治术;如肿瘤已浸润肌层,应行根治性手术。肿瘤>2cm,应行根治性切除。近年来出现的直肠腔内显微外科(TEM)可在显微镜辅助下使得完整切除病灶变得容易起来。对于直径在1~2cm直肠类癌,超声内镜评估后,行局部切除也是可行的。但内镜超声检测肿瘤浸润深度的准确率仅75%,因而在局部治疗后应密切关注病理结果(切缘及浸润深度)。对于直径>2cm的直肠类癌,且有肝或淋巴结节转移,按直肠癌伴转移处理原则处理。为缓解症状,如出血、里急后重、梗阻等,姑息性的局部切除也是可行的。
2.化疗 一般多使用单药化疗,主要有氟尿嘧啶,阿霉素,放线菌素D,dacarbazin和streptozocin,但效果不佳。因此,又有多个Ⅱ期临床试验对联合化疗做了研究,但在化疗有效率上都没有相应地增加,氟尿嘧啶联合链佐星加或不加CTx被研究得最为广泛。
3.转移灶的治疗 术后转移的器官主要是肝,由于直肠类癌发生肝转移极少出现类癌综合征,故术后应定期行B型超声或CT检查。对于发生肝转移者,如病变为孤立灶或局限于一叶的多个病变,全身情况允许,仍可手术切除治疗(局部切除或肝叶切除);如肝转移灶广泛、全身情况较差可行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或冷冻治疗等,同样可减轻症状,延长生存时间。
4.类癌综合征的治疗 同阑尾类癌出现类癌综合征的治疗。
【预后】
直肠类癌预后较好,5年生存率为88.3%,已有区域转移的直肠类癌患者5年生存率为41%,已有远处转移则为7%。
总之,随着防癌意识的加强以及结肠镜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直肠类癌将被发现,早期诊断、及时规范化治疗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参考文献
郁宝铭.类癌和类癌综合征.见:吴阶平,裘法祖.黄家驷外科学.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129-113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