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尿液分析仪操作规程

尿液分析仪操作规程

时间:2023-03-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废液管的长度不可超过10 m。将URISYS 2400尿液分析仪安放在通风良好、灰尘少的地方,避免在过热或过冷以及日光直射的环境中使用。使用专用的工具和零件进行系统的检验和维修,禁止使用替代零件;也不可以对URISYS 2400尿液分析仪做任何形式的系统上的修改。禁止触摸URISYS 2400尿液分析仪密封面板内的电路。

1.仪器设备检验项目

适用于尿液颜色、浊度、pH、比重、蛋白、糖、潜血、胆红质、尿胆原、酮体、亚硝酸盐和白细胞等检验。

2.仪器设备试剂

URISYS 2400尿液分析仪专用试纸带(Cat. No.:3012557)、校准试带(Cat. No.:3012590),贮存于干燥2~30℃条件,防紫外线、防潮,避免阳光直射。

变质、超过有效期的试带不能使用。

3.仪器设备对标本的要求

原始样品采集、制备、处理、检验和存放见尿液常规标本的采集与处理程序(PLA301-LJK-CJ-005)和尿液常规(干化学)及沉渣检查(PLA301-LJK-ZY-ZYD-001)。

4.仪器设备性能参数

URISYS 2400尿液分析仪仪器设备一般情况见表10-15;URISYS 2400尿液分析仪性能指标见表10-16和表10-17。

5.仪器设备环境要求,使用安全措施

5.1 仪器设备环境要求

5.1.1 空间安装要求

仪器应安装在一稳固的桌子或工作台上。在仪器两侧及上方各保留至少0.5 m的空间,以方便维护和保养。后部距离墙壁至少0.2 m,以方便热气的排放。废液管的长度不可超过10 m。

将URISYS 2400尿液分析仪安放在通风良好、灰尘少的地方,避免在过热或过冷以及日光直射的环境中使用。

5.1.2 运行条件

环境要求:温度为15~30℃(最佳温度为25℃),相对湿度为20%~80%。

电源电压要求:115~230 V,50~60 Hz。

仪器设备周围避免电磁波干扰如无线收发机和移动电话。

表10-15 URISYS 2400尿液分析仪一般资料

表10-16 URISYS 2400尿液分析仪性能指标

表10-17  URISYS 2400尿液分析仪校准记录

5.2 仪器安全

在仪器设备周围不要使用可燃性危险品,避免引起火灾和爆炸。

在电源开关处于On状态下,禁止打开仪器侧板面及背板和接触线路板。触摸电路是危险的,可能造成电击,尤其是用湿手触摸时。

使用专用的工具和零件进行系统的检验和维修,禁止使用替代零件;也不可以对URISYS 2400尿液分析仪做任何形式的系统上的修改。

仪器设备使用前,必须认真检查设备之间联结及外接线(件)是否正确、正常,用电仪器应核查电源插头是否正确插接,检查设备是否处于正常状态。实验过程中如遇水、电故障或中断,应立即关闭影响仪器设备安全的有关开关,并实施安全保护措施。

仪器设备的运输必须按URISYS 2400 尿液分析仪操作手册规定进行搬运,禁止鲁莽装卸。

发出电磁波的仪器可能影响试验结果或导致分析仪故障,因此在安装分析仪时不要在同一房间里操作以下仪器:

● 移动电话;

● 无线收发机;

● 其他能产生电磁波的电子仪器。

如果标本溢出在分析仪上,立即擦掉并且用消毒剂清洗。

5.3 人员安全

仪器设备中所有与病人的尿样接触或有潜在性接触可能的表面与零件都应视为污染物。在操作、维护仪器设备时有必要穿戴保护性的外套和手套,头发、衣物、手指等应与所有的活动部件保持距离。

在操作、维护、保养和维修仪器设备时,操作人员必须遵守操作手册中的操作程序。操作人员必须注意观察仪器上所标示的以及手册中所注明的“注意”、“小心”及“警告”事项。

在仪器运转过程中,勿触及样品针、移动的传输装置等,避免人身伤害。禁止触摸URISYS 2400尿液分析仪密封面板内的电路。触摸电路是危险的,可能造成电击,尤其用湿手触摸时。

在处理废弃样本或组装/拆卸组合零件时不可触摸废弃物,一定要戴手套和护目镜以避免直接接触。如果操作人员不小心接触废弃物/皮肤或衣物上沾到了尿液、废液时,立即用清水冲洗被感染区域,并消毒处理;如果眼睛沾到尿液及废液,用大量清水冲洗并适当考虑必要的医疗措施。

6.每日开关机程序

6.1 起始准备

6.1.1 用蒸馏水装满供水装置,检查液体探测器。

6.1.2 检查废试带容器及废液装置。

6.1.3 检查尿液分析仪与计算机通讯电线。

6.2 仪器开机与程序设置

6.2.1 打开电源开关,屏幕上出现“please wait”,大约5 min后仪器装载完毕。

6.2.2 当分析仪出现警告信息时,仪器操作者根据警告信息(如PRINT、Short of water、Water Supply Tank、Liquid Waste Tank、Liquid Waste Tank full、TS Cassette empty、Rack full、Waste Box full等)进行处理和纠正,其他信息操作者不能进行处理,请仪器管理者处理(详细见URISYS 尿液分析仪操作说明书中的“仪器警告信息”)。

6.2.3 在[Copyright]屏上按“HOME”键,显示[Routine Monitor]屏。

6.2.4 在[Routine Monitor]屏上按[Start condition]键,必须输入:①测试标本的序列号(Routine S. No.):测试标本的序列号必须与当天标本的序列号一致;②操作员ID号(Operator ID);③联机状况(Host on/off):根据需要启动连接(on-line);④打印模式(Print Mode):关闭打印程序(none)。按“PGUP”或“HOME”键返回[Routine Monitor]屏。

6.2.5 打开电脑,启动“尿液分析仪联机程序”,输入用户名及口令,确保通讯通畅。

6.3 仪器的关机

每天工作结束,完成清洗(见本程序10.1.1 每天工作结束后执行清洗程序)后,仪器处于“S.Stop”状态时即可关机。

7 仪器校准程序

7.1 仪器校准的原则

7.1.1 URISYS 2400尿液分析仪要求每月对仪器进行一次校准定标。

7.1.2 分析仪每次大修后需要进行校准。

7.1.3 通过质控发现系统偏差时,应对仪器进行校准,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7.1.4 校准之后应将原始数据记录登记在URISYS 2400尿液分析仪校准记录(PLA301-LJK-ZY-YQ-01-FM-01)上,并报专业实验室负责人审核后才能投入使用。

7.2 校准步骤

尿液分析仪的校准,只有在仪器出现“STAND-BY”的状态下才能进行操作。

7.2.1 光密度计部分的校准

7.2.1.1 打开仪器右侧的小门。

7.2.1.2 取出废试带容器。

7.2.1.3 拧松试带传送装置的螺丝,拉出其底座。

7.2.1.4 掀起试带压板。

7.2.1.5 从试带筒里取出一个校准带放在试带传送底座上,确保校准带背面中间那个凸起放入试带传送底座的缝隙中。

7.2.1.6 放下试带压板。

7.2.1.7 将试带传送底座插入原来的位置(轻轻地从试带传送底座末端插入且放准位置,拧紧传送底座上的螺丝将其固定)。

7.2.1.8 废试带容器归位。

7.2.1.9 关上仪器右侧的小门。

7.2.1.10 在[Routine Monitor]屏上按<Menu>键。

7.2.1.11 在[Menu]屏上按<Tools>键。

7.2.1.12 在[Tools]屏上按<User Calibration>键。

7.2.1.13 在[User Calibration]屏上按<Photometer Calibration>键。

7.2.1.14 在[Photometer Calibration]屏,按<Calibration>键后再按<Excute>键即可校准。

7.2.2 尿比重部分的校准

标本的比重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同一标本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温度。因此,标本和校准液必须处于室温下。

7.2.2.1 尿比重校准试剂准备:试管架1和3:蒸馏水;试管架2和4:10.0g/dl NaCl溶液;试管架5:5.0g/dl NaCl溶液。

7.2.2.2 在[Routine Monitor]屏上按<Menu>键。

7.2.2.3 在[Menu]屏上按<Tools>键。

7.2.2.4 在[Tools]屏上按<User Calibration>键。

7.2.2.5 在[User Calibration]屏上按<SG Calibration>键。

7.2.2.6 将准备好的校准液试管架放在规定的位置。

7.2.2.7 在[SG Calibration]屏按<Calibration>键,再按<Excute>键即可校准。

7.3 校准确认标准

7.3.1 光密度计部分的校准确认标准

如果校准测试值与上次校准值比较在2%之内和与出厂设置值比较在5%之内,“校准通过”的字样将显示在[Photometer calibration]画面,且上次测定值被替换掉。

如果校准测试值与上次校准值比较超过2%之内或与出厂设置值比较超过5%之内,“校准失败”的字样将显示在[Photometer calibration]画面,且应重新校准。

尿液分析仪只有光度计校准通过才能进行标本的测试。

7.3.2 比重计部分的校准确认标准

比重计校准完成后,在[SG Calibration]会出现“校准成功”或“校准失败”的字样,如果是“校准失败”,将重新比重校准。

即使校准不成功也可开始标本的测定。如果比重校准不成功,将使用以前的校准值。

8.常规、质控标本测定程序

8.1 检查贮存在仪器内试带的状况,确保当前贮存在仪器内试带的装载天数在14 d之内。

8.2 将装载尿液样品、质控品的试管架放入仪器的正确位置(每次最多只能放15个试管架)。

8.3 检查仪器测试样品的序列号、操作员ID号、联机状况及打印模式是否正确。

8.4 在[Routine Monitor]屏上按[Start]键后仪器自动进行测试并自动传输结果至联机计算机。

9.试剂装载、结果处理程序

9.1 更换已空试带盒

此类情况多出现在仪器在测试过程中。

9.1.1 在[Routine Monitor]屏上按<Change TS Cassette>键。

9.1.2 在[TS Cassette (S. Stop)]屏上按<Remove>键后,再按<Excute>键。

9.1.3 屏障出现“Do not open the door”之后再出现“Exchange cassette,then press <Yes>”时,更换试带盒,按<Yes>键。

9.1.4 输入试带批号,按<Enter>确认。

9.1.5 按<New>键,再按<OK>键更换完毕。按<Home>键返回[Routine Monitor]屏。

9.2 更换已空或已过期的试带盒

9.2.1 在[Routine Monitor]屏上按<Menu>键。

9.2.2 在[Menu]屏上按<Maintenance>键。

9.2.3 在[Maintenance]屏上按<Change Cassette>键。

9.2.4 在[TS Cassette (S. Stop)]屏上按<Remove>键后,再按<Excute>键。

9.2.5 屏障出现“Do not open the door”之后再出现“Exchange cassette,then press <Yes>”时,更换试带盒,按<Yes>键。

9.2.6 输入试带批号,按<Enter>确认。

9.2.7 按<New>键,再按<OK>键更换完毕。按<Home>键返回[Routine Monitor]屏。

9.3 更换未用完的试带盒

9.3.1 在[Routine Monitor]屏上按<Menu>键。

9.3.2 在[Menu]屏上按<Maintenance>键。

9.3.3 在[Maintenance]屏上按<Change Cassette>键。

9.3.4 在[TS Cassette (S. Stop)]屏上按<Remove>键后,再按<Excute>键。

9.3.5 屏障出现“Do not open the door”之后再出现“Exchange cassette,then press <Yes>”更换试带盒,按<Yes>键。

9.3.6 在[Change Cassette]屏上输入试带批号,按<Enter>确认;按<Used>键出现“Now searching next”;当搜索完成按<OK>键,再按<Home>键返回[Routine Monitor]屏,试带盒剩余的试带数量展示在“REMAINING TS”上。

当新的试带盒插入,[Routine Monitor]屏显示剩余试带数量“400”及装载日期。

9.4 实验结果的显示

9.4.1 在[Routine Monitor]屏上按<Menu>键。

9.4.2 在[Menu]屏上按<Data Monitor>键。

9.4.3 在[Data Monitor]屏上按<Routine Data Monitor>键。

9.4.4 在[Routine Data Monitor]屏按<Type>键选择常规实验结果,在<Seq No.>后输入所需的标本号即可显示实验结果。

9.5 实验结果的传输

在分析仪测定过程中,如果已经激活终端,实验结果会自动传输。

实验结果的传输功能是用于一批实验结果的传输。在传输实验结果时,分析仪必须在“Stand-By”状态且终端功能键处于激活情况下。

9.5.1 在[Routine Monitor]屏上按<Menu>键。

9.5.2 在[Menu]屏上按<Data Monitor>键。

9.5.3 在[Data Monitor]屏上按<Routine Data Monitor>键。

9.5.4 在[Routine Data Monitor]屏上按<Type>键选择常规实验结果,再按<Media>键。

9.5.5 在[Routine Data Monitor Media]屏<From To>输入所需传输标本的起止号,按<Send>键。

9.5.6 在[Confirmation]屏中按<OK>键即可传输。

9.6.实验结果的删除

在删除实验结果时,分析仪必须在“Stand-By”状态且终端功能键处于激活情况下。

9.6.1 在[Routine Monitor]屏上按<Menu>键。

9.6.2 在[Menu]屏上按<Data Monitor>键。

9.6.3 在[Data Monitor]屏上按<Routine Data Monitor>键。

9.6.4 在[Routine Data Monitor]屏上按<Type>键选择常规实验结果,再按<Media>键。

9.6.5 在[Routine Data Monitor Media]屏<From To>输入删除标本的起止号,按<Delete>键。

9.6.6 在[Confirmation]屏中按<OK>即可删除实验结果。

10.仪器设备的维护程序

10.1 每天的维护与预防性保养

10.1.1 每天工作结束后执行清洗程序

每天关机之前清洗液体处理系统(样品针,流动池,内部管道)建议使用清洗液,如MultiClean或NaOH-D,用仪器的“Wash”程序可防止污染和液体处理系统的尿沉淀物质。每天更换清洗液。

有两种方法可以执行清洗程序:在传输装置上用清洗架;在急诊位置上用清洗液。

10.1.1.1 在传输装置上用清洗架

10.1.1.1.1 在清洗架上放上装有10ml清洗液的试管,将试管架放在传入装置上。

10.1.1.1.2 如果仪器处于工作状态,试管架将自动进入传输装置,仪器读取其条形码,此时进入清洗系统。

10.1.1.1.3 如果仪器处于停机或待机状态时,按Start键仪器自动进行清洗。

10.1.1.1.4 当清洗程序完成后,仪器返回待机状态。如果清洗过程中断,应重新执行清洗程序,否则,管道中残留的清洗剂会损坏仪器或使结果不准确。

10.1.1.1.5 清洗过程中,当在[Routine Monitor]画面,按Stop键,[Warning]会提醒操作者这样做有中断清洗过程的危险。

10.1.1.1.6 清洗后,必须在[Routine Monitor]画面按Start键重新开始。

10.1.1.2 在急诊位置用清洗液

10.1.1.2.1 设置仪器处于待机模式。

10.1.1.2.2 在试管架上放上装有10ml清洗液的试管,放在急诊位置上。

10.1.1.2.3 在[Routine Monitor]画面按Menu键,出现[Menu]画面。

10.1.1.2.4 按Maintenance键,显示[Maintenance]画面。

10.1.1.2.5 按Wash 键,出现Wash画面。

10.1.1.2.6 按 Execute键,开始执行清洗程序。

当处理废液时应戴上安全的橡胶手套,以确保自己免受液体的直接污染,如果有液体溅在身上,应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并进行消毒。

10.1.1.2.7 直到清洗程序完成后,才能取走冲洗架。

10.1.2 清洗试带传送底座

清洗试带传送底座时,仪器必须处于待机状态,试带传送底座必须每天清洗,以免污染或沉淀物的沉积。可以确保试带准确的处理。

10.1.2.1 打开仪器右侧的小门。

10.1.2.2 取出废试带容器。废试带按《废物处理制度》进行处理。

10.1.2.3 拧松试带传送底座的螺丝,拉出底座。

10.1.2.4 用流动的水冲洗底座,如有必要,可用蘸有中性清洗剂的布或纱布擦拭,用棉签擦拭凹槽的部分。

10.1.2.5 清洗后如果马上要用,可用纱布擦干平台。

10.1.2.6 轻轻地插入试带传送底座,确保准确到位。

10.1.2.7 拧紧螺丝,直到确保底座牢固为止。

10.1.2.8 安装废试带容器和关好废仪器右侧的小门。

不要用酸性的或碱性的清洗剂,不要划损试带传送底座的表面。

10.1.3 清空废物

每天测试结束后,倒掉用过的试带。

10.1.3.1 打开仪器右侧的小门。

10.1.3.2 取出废试带容器,倒掉废试带。废试带按《废物处理制度》进行处理。

10.1.3.3 安装废试带容器和关好仪器右侧的小门。

10.1.4 排空废液

每天测试结束后倒空废液桶。废物按《废物处理制度》进行处理。

10.2 每周的维护与预防性保养

10.2.1 检查供水装置过滤膜的状态(细菌或藻类生物是否污染)。

10.2.2 清洗试管架传输装置

用蘸有水或清洗液纱布清洁试管架传输装置。如污染严重,用蘸有中性去污剂的纱布清洁。

10.2.3 清洗试管架

用水或清洗液清洗试管架,如污染严重,用蘸有中性去污剂的纱布清洗。不要损伤试管架上的条码。

10.3 每月的维护与预防性保养

10.3.1 清洁分析仪的表面

用蘸有水或清洗液的纱布清洁试管架传输装置、试管架托盘,以及仪器的表面。如有必要可用消毒液清洁。

关机后用干布擦拭触摸屏。如污染严重,用蘸有中性去污剂的布清洗。

10.3.2 清洗或更换供水装置过滤膜

10.4 仪器维护计划

每半年替换注射器的密封垫,每年对仪器进行一次全面检修,此项工作由代理商工程师进行操作。

11.仪器退役前的处理

11.1 仪器表面消毒

用0.2%~1.0%的次氯酸钠溶液对仪器表面进行消毒处理。

11.2 仪器内部消毒

用2%~3%的次氯酸钠溶液气雾胶对仪器内部进行消毒处理。

11.3 管路消毒

用2%~3%的次氯酸钠溶液对仪器管道进行消毒处理。如果仪器不能正常使用时,只能对部分可能的管道用2%~3%的次氯酸钠溶液进行浸泡处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