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血型分型试验(试管法)

血型分型试验(试管法)

时间:2023-03-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Rh血型系统单克隆IgM类血型抗体可以使具有相应抗原的红细胞在盐水介质中发生肉眼可见的凝集,利用单克隆IgM型血型抗体可以鉴定出红细胞表面的Rh抗原。IgM+IgG用于供者样本RhD血型的常规检测及确证试验,能与DIV细胞反应,检测出弱D抗原。禁止触摸仪器密封面板内的电路,防止造成电击损伤。

1.检验目的

检测红细胞表面Rh血型系统C、c、D、E、e抗原表达情况,为输血相容性检测、Rh系统新生儿溶血病的诊断与预防等提供参考依据。

2.检验原理

Rh血型系统单克隆IgM类血型抗体可以使具有相应抗原的红细胞在盐水介质中发生肉眼可见的凝集,利用单克隆IgM型血型抗体可以鉴定出红细胞表面的Rh抗原。

3.适用范围

适用于受检者(受者、供者)红细胞表面C、c、D、E、e抗原鉴定试验。

4.设备性能参数

参见KA-2200血清学专用离心机、B 600-A型低速离心机使用说明书。

5.器材与试剂

5.1 器材:KA-2200台式离心机、B 600-A型低速离心机、塑料软试管、塑料硬质试管(75 mm×12 mm)、试管架、一次性塑料滴管、记号笔。

5.2 试剂:生理盐水、市售单克隆IgM抗C、抗c、抗D、抗E、抗e及IgM+IgG抗D标准血清。IgM抗D用于临床样本(受者)RhD血型的常规检测,不能与DIV细胞反应,不能检测出弱D。IgM+IgG用于供者样本RhD血型的常规检测及确证试验,能与DIV细胞反应,检测出弱D抗原。10系或16系谱细胞用于阴阳性对照。

6.样本要求

6.1 患者样本:EDTA-K3或EDTA-K2抗凝全血≥3 ml,经B 600-A型离心机1 760 r/min离心5min,离心后无溶血、无凝块及明显乳糜;

6.2 供者标本:枸橼酸盐抗凝,全血量≥3 ml,经B 600-A型离心机1760 r/min离心5min,离心后无溶血、无凝块及明显乳糜。

7.校准步骤

参照KA-2200血清学专用离心机、B 600-A型低速离心机使用说明书中的校准要求执行。

8.操作程序

8.1 悬浮红细胞的配制 取受检者适量红细胞,经生理盐水洗涤3次,取压积红细胞配成3%~5%的红细胞盐水悬液。

8.2 加样 取4支洁净硬质试管,分别标记为受检者、阴性对照、阳性对照、自身对照,前3支试管内分别加入抗-C(或抗-c、或抗-D、或抗-E、或抗-e)各1滴,第4支加自身血清(或血浆)2滴,在每支试管中再加配制好待用的3%~5%受检者红细胞悬液1滴,混匀。

8.3 离心 血型血清学专用离心机1 000 r/min离心15 s。

8.4 结果判断 将试管拿成锐角,缓慢倾斜,使液体反复冲刷细胞扣,当细胞不再附着在试管上时,继续缓慢地倾斜和振摇,直到形成均匀的细胞悬液或凝集块。如受检管凝集、阳性对照管凝集、阴性对照管不凝集、自身对照为阴性,即表示C(或c、或D、或E、或e)抗原阳性;受检管不凝集、阳性对照管凝集、阴性对照管不凝集、自身对照为阴性即表示C(或c、或D、或E、或e)抗原阴性。当出现阳性对照管不凝集和(或)阴性对照管凝集时,需要更换试剂重复试验。

8.5 检验结果的输入与确认

8.5.1 启动“检验程序”,输入用户名及口令后,进入检验程序。

8.5.2 结果的输入 单击“检验”菜单,选择“检验结果录入\修改”,通过申请序号进行检验结果的录入及修改。

8.5.3 检验结果的确认 检验结果应由实验室负责人或授权人员进行确认,方法为单击“结果处理”菜单,选择“报告确认”进入结果确认,通过选择“工作单元”、“报告日期”、“单张”或“批量”后,按“提取”键提取已经传输或录入的检验结果,按“确认”键进行确认。

9.质量控制

9.1 室内质量控制 通过增加阳性对照、阴性对照和自身对照实现室内质量控制。

9.2 室间质量评价 目前只有RhD抗原可以参加卫生部临检中心组织的全国输血相容性检测室间质量评价活动,C、c、E、e抗原检测尚无统一的室间质量评价活动可以参加。

10.干扰因素

10.1 离心条件影响实验结果,最好使用血清学专用离心机,以防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出现;

10.2 当用未经洗涤的细胞作试验时,样本中的自身凝集和异常蛋白质可能引起假阳性结果。

11.结果计算及测量不确定度

不适用。

12.生物参考区间

不适用。

13.检验结果可报告区间

不适用。

14.警告/危急值

14.1 -D-患者输注含有C、E、c、e抗原的红细胞,可能会诱发产生抗C、或抗E、或抗c、或抗e抗体;

14.2 Rhnull型患者输注含有D、C、E、c、e抗原的红细胞,可能会诱发产生抗D、或抗C、或抗E、或抗c、或抗e抗体,造成再次输血时配血困难。

15.实验室解释

RhD阴性供者应进一步进行确证试验。

16.安全性预警措施

16.1 实验室及工作人员一般安全防护措施参见《实验室安全与卫生管理程序》;

16.2 发生血液标本溢出时,应参照《实验室消毒与清洁程序》对污染的环境进行消毒处理。

16.3 操作人员发生职业暴露时,应参照《实验室职业暴露预防与处理程序》及时进行相应处理。

16.4 在仪器运转过程中,勿触及样品针、移动的传输装置等,避免造成人身伤害。禁止触摸仪器密封面板内的电路,防止造成电击损伤。

16.5 对突发传染性疾病的血液标本应启动特殊的安全防护程序。

17.变异潜在来源

17.1 D变异体,包括弱D、部分D、放散型D等,都会表现为D抗原减弱。

17.2 -D-/-D-遗传基因型红细胞只有D抗原,缺乏C、E、c、e抗原,其红细胞上D抗原位点比一般红细胞多,抗原活性强。

17.3 Rhnull型红细胞上测不出Rh抗原,也没有LW抗原,但能产生广谱抗Rh抗体,其红细胞血清能与除Rhnull以外所有红细胞发生反应。

18.Rh血型分型试验特别注意事项

18.1 Rh抗血清质量应符合要求,用毕后应立即放置4℃冰箱保存,以免细菌繁殖污染。如出现浑浊或变色则不能使用。

18.2 试管、滴管必须清洁干燥,防止溶血。

18.3 严格按照每种试剂的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

19.报告时间

Rh血型分型试验,一般于检测当日下午17点前出结果并上传HIS系统。

20.参考文献

[1] 抗D、抗C、抗E、抗c、抗e标准血清使用说明书.

[2]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北京,2000.

[3] 中国输血技术操作规程(血站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天津,

199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