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冰冻血浆提前一个月预警。当有高于或低于标准库存量时应向实验室负责人汇报。
1. 输血科应制定各种血液成分库存量的高、低限度,既能保证临床科室的血液供应,又能最大限度控制血液的过期报废,为合理安排外购血液提供参考依据。
2. 各种血液成分的库存量可以划分为四个等级,依次为正常库存、低库存、一级应急库存和二级应急库存。正常库存血量可以保障5~7 d的用血需求;低库存血量可以保障3~4 d的用血需求,从此时起停止临床申请量大于2 000 ml的择期手术。一级应急库存血量可以保障2~3 d用血需求,位于警戒线,酌情控制申请量大于1 000 ml的择期手术,并严格掌握临床输血指征以及输血量,及时向科主任汇报,联系血源。二级应急库存血量只能保障1~2 d用血需求,停止所有择期手术,只保证急诊用血,严格控制常规治疗输血,及时向科主任汇报,由科主任向院主管部门汇报、备案,由医院主管部门协调、落实血源。
3. 血液成分受各种因素影响保存时间不同,为避免造成血液过期,在库存管理中对其进行提前预警,并加以登记。红细胞提前5 d预警,并在《血库值班登记表》进行书面交班提示,值班人员应尽量在预警当日将其用出。冰冻血浆提前一个月预警。血小板保存期短,需要严格按照采集先后顺序发放,值班人员交接班时必须对每一袋血小板进行详细交接,并现场查看,做好相应记录。
4. 值班人员应在每天交接班时统计各种血液成分的库存量及有无预警的血液成分,核实无误后方可接班。当有高于或低于标准库存量时应向实验室负责人汇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