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引文编年图对中国杂交水稻育种研究历史的反映

引文编年图对中国杂交水稻育种研究历史的反映

时间:2023-02-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4.2.2 引文编年图对中国杂交水稻育种研究历史的反映HistCite通过计算,对文献节点按照GCS或LCS的高低进行排名,根据用户选择的编年图中出现的引文节点数目,选择被引频次较高的论文,按照发表年代和相互引用关系生成引文编年图,如图4-2。但是,在本研究引文分析研究时间段内的重要事件基本上都能在编年图中找到轨迹。当然,由于编年图法擅长的是通过引文时序发现一些重要的研究事件及其联系,这种对于学科
引文编年图对中国杂交水稻育种研究历史的反映_基于引文分析可视化的知识图谱构建研究

4.2.2 引文编年图对中国杂交水稻育种研究历史的反映

HistCite通过计算,对文献节点按照GCS或LCS的高低进行排名,根据用户选择的编年图中出现的引文节点数目,选择被引频次较高的论文,按照发表年代和相互引用关系生成引文编年图,如图4-2。上部是图形,以圆圈(用户也可以选择矩形)代表高被引文献节点,内部标明了节点的编号;下部标明了节点编号具体对应的文献款目,用户可以选择详细查看上部的图形或者下部的款目信息。

img17

图4-2 中国杂交水稻育种编年图

至于具体被引用频次的数值的截取,要根据用户选择的、在编年图中出现的论文节点数目来确定。例如,本例中,如果选择在图中出现30个文献节点,则被引用频次最低的节点为44次、最高的为330次,如图4-3。而如果选择出现60个文献节点,则被引用频次最低的文献的被引次数为24,最高的不变,仍是330次,如图4-4。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用户按照GCS和LCS作为文献排名依据生成的图中的文献节点有可能不同,这是因为文献在整个引文数据库中被引用的次数和在专题文献集合中的被引次数并不成正比,以GCS数值大小排名比较靠前的节点,在以LCS排名时有可能靠后。这一点从前边的文献列表中也可以看出。例如袁隆平发表在《中国农业科学》1977年第1期上的文章其GCS和LCS值分别是23和3,而颜振德发表在《中国农业科学》1978年第2期上的GCS和LCS值分别是11和6。

img18

图4-3 杂交水稻研究被引用频次居前30位的文献节点编年图

节点数目:30;连接数量:258;GCS:最低44,最高330(按GCS排序)

img19

图4-4 杂交水稻研究被引用频次居前60位的文献节点图

节点数目:60;连接数量:523;GCS:最低24,最高330(按GCS排序)

表4-1 引文编年图4-3中的节点文献信息

img20

(续表)

img21

表4-2 引文编年图4-4中的节点文献信息

img22

(续表)

img23

(续表)

img24

(续表)

img25

图4-3和表4-1是采用GCS进行排序,对被引用频次排名在前30位的相关论文所做的引文编年图和对应的节点文献目录信息。图4-4和表4-2是被引用频次在前60位的相关论文的引文编年图和其相对应的节点文献目录信息。

从图4-3和图4-4中对比可以看出,在图4-3中本来比较孤立的文献节点在图4-4中与其他节点有了联系,这是因为这些节点引用的文献节点或引用这些节点的文献节点的被引频次相对较低,一旦增加了图中的文献节点数目,这些被引频次较低的文献节点加入图中后,原有的连接也就能够显示出来。比如,标号为71的文献节点是周开达发表在《作物学报》1982年第3期的论文,其总的被引用频次(GCS)为105,在图4-3中,它与周围任何节点都没有联系,但在图4-4中,却显示出它被后来的文献广泛引用。

由于《中国引文数据库》收录的文献年限是从1979年开始,同时前面已经说过我国的科技论文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对参考文献的标注不重视,往往予以省略,因此关于袁隆平1964年发现水稻雄性不育株、1970年李必湖发现水稻野败不育、1973年广西农学院培育出杂交水稻强恢复系等这些杂交水稻育种研究过程中的重要事件未能在图中得到体现。但是,在本研究引文分析研究时间段内的重要事件基本上都能在编年图中找到轨迹。例如,我国杂交水稻的培育1975年就完成了三系配套,开始在生产中大面积推广应用[1],在1983年以前是三系杂交水稻推广应用的阶段,专家们关注较多的是如何增加杂种优势、提高产量、提高杂交种的制种质量和水平,并就这些问题进行了探讨[1]。这也能够从图中1981年和1982年的文献节点标识号39、46、49、50、69、71的题名中反映出来,它们的文献节点标识号、作者和题名以及发表年分别如下:

39 曹显祖 关于杂交水稻结实率的研究           1981

49 朱庆森 杂交水稻“南优3号”籽粒发育动态研究     1981

46 潘熙淦 野败型杂交水稻生育期杂种优势的初步分析    1981

50 颜振德 杂交水稻高产群体的干物质生产与分配的研究   1981

69 陆士伟 应用酯酶同工酶测定杂交水稻杂种纯度的研究   1982

71 周开达 杂交水稻主要性状配合力、遗传力的初步研究   1982

1981年,石明松报道了湖北光敏感核不育水稻农垦58S的发现,揭开了两系法杂交稻育种的序幕[1,2,3]。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1981年石明松的这篇文献被后来的文献多次引用,其中包括他自己后来的研究报道。

1987年袁隆平提出把杂交水稻育种分为三个战略阶段,即三系、二系和一系,并提出如果把光敏核不育基因和广亲和基因结合起来就可以实现籼粳亚种间有利基因的重组,通过水稻亚种间杂种优势的利用来进一步提高杂交水稻的单产,该文(图中文献节点170)确立了我国杂交水稻育种的方向,从此,国内在开始了两系法亚种间杂交水稻的研究的同时,也开展了一系无融合生殖的尝试,随着分子育种的应用,杂交水稻育种研究开始吸收分子技术。这些也能在图中得到体现,如文献节点786、846、881等。

20世纪80年代末期,随着杂交水稻产量和其他粮食作物产量的增加,人们已经不满足于仅仅吃饱这一基本需求,对稻米的品质要求开始提高,专家们开始研究杂交水稻的米质,这从图4-4的文献节点中也可以显示出来。例如文献节点185是汤圣祥1987年明确提出的《我国杂交水稻蒸煮与食用品质的研究》,到2001年粟学俊的《三系杂交水稻优质育种》,中间关于杂交水稻品质育种的高被引文献相互引用,揭示了“品质育种”作为我国杂交水稻育种的一个重要目标这一事实。

从图4-4中的引用链我们还可以发现的一个现象是,以李云海(文献节点881)为代表的以分子手段鉴定杂交水稻种子的杂种优势的文献形成了一个联系紧密的引用网络,而以廖伏明(文献节点820)为代表的研究杂交水稻米质的文献则形成了另外一个紧密的引用网,二者中间的连接是袁隆平的文献(文献节点267、628),这似乎也说明了杂交水稻研究的一些分支学科和袁隆平的中心地位。当然,由于编年图法擅长的是通过引文时序发现一些重要的研究事件及其联系,这种对于学科研究分支的区分,还需结合可视化同被引分析生成的学科知识图来做进一步的验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