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每日胰岛素用量的计算

每日胰岛素用量的计算

时间:2023-03-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使用胰岛素泵的主要目的是接近模拟正常胰岛素分泌,达到全面、安全和方便控制整体血糖。而每餐胰岛素的需求也存在一定差异,其中早餐后血糖较难控制,需要较大胰岛素剂量。每日多针注射在临床上应用较普遍,临床医师可能按照每日多针注射的胰岛素剂量算法为患者设定胰岛素泵的初始用量。所以2型糖尿病患者每千克体重所需的胰岛素多于1型糖尿病患者。

使用胰岛素泵的主要目的是接近模拟正常胰岛素分泌,达到全面、安全和方便控制整体血糖。生理性胰岛素分泌分基础和餐时。正常个体每天胰岛素分泌总量约为48U。其中基础胰岛素平均每小时分泌1U,总量约24U,主要控制肝葡萄糖输出量,即空腹和餐前血糖。餐时胰岛素也约为24U,主要控制肠道吸收的葡萄糖,降低餐后血糖。生理状态下24h胰岛素敏感性存在差别,其中凌晨0~3时的胰岛素敏感性最好,血糖较低;早上3~8时胰岛素拮抗激素分泌开始增多,胰岛素作用减弱,血糖升高(黎明现象,多见于1型糖尿病)。而每餐胰岛素的需求也存在一定差异,其中早餐后血糖较难控制,需要较大胰岛素剂量。

胰岛素泵的初始治疗方案的制定包括胰岛素总量和剂量的分配,需综合多种因素考虑。

1.胰岛素泵是胰岛素的一种输注装置 与每日多针注射一样,是胰岛素强化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每日多针注射在临床上应用较普遍,临床医师可能按照每日多针注射的胰岛素剂量算法为患者设定胰岛素泵的初始用量。但需要注意胰岛素泵独有的持续微量输注的给药模式减少了胰岛素皮下蓄积,故初次设定量应少于采用每日多针注射方案的胰岛素总量。

2.多种因素可能影响胰岛素泵治疗中胰岛素的初始剂量 包括糖尿病类型、血糖水平和分布(空腹或餐后血糖)、残存的内源性胰岛素分泌(不同病程阶段存在差异)、胰岛素的降糖效果(如胰岛素抵抗的存在)、体重、外源性胰岛素的给药途径和正常胰岛素分泌途径的差别、摄食总量和饮食结构(主要指糖类含量)、以及以往治疗的胰岛素剂量和疗效等。

目前没有确切的方法精确决定胰岛素泵的初始胰岛素剂量,主要综合以往的临床经验,结合糖尿病类型和体重制定胰岛素治疗方案。如果原来使用多次胰岛素注射,可参考原治疗方案的胰岛素剂量和疗效,但需注意泵的特点适当减少胰岛素剂量。对于从未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可根据糖尿病类型和体重初定胰岛素总量,随后根据血糖检测结果及时调整。1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主要是胰岛素绝对缺乏,胰岛素作用并没有缺陷;而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明显,胰岛素相对缺乏,需要更多胰岛素克服胰岛素抵抗。所以2型糖尿病患者每千克体重所需的胰岛素多于1型糖尿病患者。饮食所含糖类量是引起餐后血糖升高的主要因素,也是决定餐时胰岛素量的重要参考指标。

(李 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