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本歌诀是《八法交会八脉》篇的歌括体。该篇内容出自金元时期窦汉卿所撰《针经指南》,其后在《普济方》《针灸大全》以及《针灸大成》等书中均有转录,但在文字上略有更动。本歌以歌括体出现,最早见于《医经小学》卷三,题目为“经脉交会八穴一首”,该书系综合性医书,明·刘纯编撰。其后在《针灸大全》和《针灸聚英》《针灸大成》等书中均有记载。本歌诀将奇经八脉与十二经脉在四肢相通的八个腧穴及其主治病症编成歌诀,便于诵读和应用。此八穴既能治奇经病,又能治正经病,临床上常采用上下相应的配穴法,如公孙配内关等。本歌是对八脉交会歌内容的详述,论述了奇经八脉的交会关系,八法交会是临床上较常用的一种配穴方法,熟记本歌括对临床及研究灵龟八法均有帮助。
【原文】
公孙冲脉胃心胸[2],内关阴维下总同,
临泣胆经连带脉,阳维目锐[3]外关逢。
后溪督脉内眦颈[4],申脉阳跷络亦通,
列缺任脉行肺系,阴跷照海膈喉咙[5]。
【译注】
[1] 八脉交会八穴歌:本歌在《针灸聚英》中称“经脉交会八穴歌”,内容相同。
[2] 胃心胸:指脾、心包、冲、阴维四经在经循行路线中部分相合的部位以及这四经所主治的病证。将公孙(属脾经而通冲脉)与内关(属心包经而通阴维脉)二穴相配,主要能治心、胸、胃三个部位的疾病。
[3] 目锐:原《八法交会八脉》篇中是:“合于目锐眦、耳后、颊、颈、肩。”编歌诀时以“目锐”简称。指胆、三焦、带脉、阳维四经在循行路线中部分相合的部位以及这四经所主治的病证。足临泣(属胆经而通带脉)与外关(属三焦经而通阳维脉)二穴相配,主要能治目外眦、耳、颊、颈、肩等五个部位的疾病。
[4] 内眦颈:原《八法交会八脉》篇中是:“合于目内眦、颈项、耳、肩膊、小肠、膀胱。”指小肠、膀胱、督脉、阳跷四经在循行路线中部分相合的部位,还指这四经主治的病证。将后溪(属小肠经而通督脉)与申脉(属膀胱经而通阳跷脉)二穴相配,主要能治目内眦、颈项、耳、肩、小肠、膀胱等部位的病证。
[5] 膈喉咙:原《八法交会八脉》篇中是:“合于肺系、咽喉、胸隔。”指肺、肾、任脉、阴跷四经在循行路线中部位相合的部位,以及这四经所主治的病证。将列缺(属肺经与任脉相通)和照海(属肾经与阴跷脉相通)穴相配,主要能治肺系、咽喉和胸隔三个部位的病证。
【按语】 公孙二穴,是足太阴脾经穴也,通于冲脉;内关二穴,是手厥阴心包络穴也。四穴通于阴维脉。四经会合循行之处,在胃心胸之间,故主治胃与心、胸之病也。
临泣二穴,是足少阳胆经穴也,通于带脉;外关二穴,是手少阴三焦经穴也。四穴通于阳维脉。四经会合联系之处,在于目锐眦、耳后、颊、颈、肩之时,故主治目锐眦、耳后、颊、颈、肩之病也。
后溪二穴,是手太阳小肠经穴也,通于督脉;申脉二穴,是足太阳膀胱经穴也。四穴通于阳跷脉。四经会合别络之处,在于目内眦、颈、项、耳、肩、膊、小肠、膀胱之间,故主治目内眦、颈、项、耳、肩、膊、小肠、膀胱之病也。
列缺二穴,是手太阴肺经穴也,通于任脉;照海二穴,是足少阴肾经穴也,四穴通于阴跷脉。四经会合系络之处,在于肺系、咽喉、胸膈之间,故主治肺系、咽喉、胸膈之病也。
【全文解译】 将公孙(属脾经而通冲脉)与内关(属心包经而通阴维脉)二穴相配,能治疗心、胸、胃三个部位的病症。
足临泣(属胆经而通于带脉)与外关(属三焦经而通于阳维脉)二穴相配,主要能治目外眦、耳后、颊、颈、肩等部位的病症。
将后溪(属小肠经而通督脉)与申脉(属膀胱经而通阳跷脉)二穴相配,主要能治目内眦、颈项、耳、肩、小肠、膀胱等部位的病症。
将列缺(属肺经与任脉相通)和照海(属肾经与阴跷脉相通)穴相配,主要能治肺系、喉咙和胸膈三个部位的病症。
(吴芳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