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假性非典型鳞状细胞化生

假性非典型鳞状细胞化生

时间:2023-03-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上所述,在痰液和支气管刷取等标本中,有时可见非典型鳞状细胞化生,被认为是一种癌前病变。对于这种病例要慎重,这种与假性非典型鳞状细胞化生相似的细胞,包括口腔脱落的深层小鳞状细胞、“巴氏细胞”等,特别是细胞核发生增大深染的改变需要认真全面观察。核增大与深染明显,胞质为化生型并有空泡,细胞类似异型性表现,但实质却是良性改变,易造成误诊。

如上所述,在痰液和支气管刷取等标本中,有时可见非典型鳞状细胞化生,被认为是一种癌前病变。这种细胞呈松散的簇状结构,时有镶嵌现象。细胞较小,核大小不一,具有非典型性,应该仔细镜检并复查(见第4章)。对于这种病例要慎重,这种与假性非典型鳞状细胞化生相似的细胞,包括口腔脱落的深层小鳞状细胞、“巴氏细胞”等,特别是细胞核发生增大深染的改变需要认真全面观察(图2-45)。在合并有微生物形态或细胞改变时,更应当注意鉴别诊断。

图2-45 痰标本中咽喉部感染后的提前成熟的红染胞质的化生性鳞状细胞

核增大并深染不透光,与此相对应的是固缩核的巴氏细胞。染色质浓染无层次感,细胞无增生活跃表现,核膜尚规整。痰标本,直接涂片,Pap×400

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所造成的假异型性细胞出现未成熟化生型鳞状细胞的核特异性表现:增大、染色质增粗并深染、向核膜集中的染色质形成增厚的核膜、空泡状核、镶嵌样多核及核内包涵体等一系列变化极易使诊断者无法适从,造成假阳性误判。

巨细胞病毒的靶细胞仍然是化生型鳞状细胞,表现为异型性的假象,其外形更令人难以判读为良性:核增大与深染更明显,核内和胞质内包涵体更多见,细胞的增大非常显著,误判是常见的(图2-46)。

图2-46 巨细胞病毒所造成的化生性鳞状细胞

核增大与深染明显,胞质为化生型并有空泡,细胞类似异型性表现,但实质却是良性改变,易造成误诊。Pap×40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