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的原发性淋巴瘤罕见,最常见的是肺MALT型淋巴结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约占肺部原发性淋巴瘤的70%~90%。诊断必须确定其来源于肺内的淋巴结或淋巴样组织。呼吸道细胞学标本中出现大量小淋巴细胞时,很难鉴定其来源,因此诊断最好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或流式细胞仪检测。
肺继发性淋巴瘤的细胞学资料少见,多为非霍奇金淋巴瘤,以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的细胞学表现最为明显,因为其体积较正常淋巴细胞大,可有核突起以及泡状核,便于识别。另一类型是弥漫型大B细胞淋巴瘤,细胞大而圆,核仁也明显,细胞之间没有连接关系,常被误认为是小细胞癌。在痰液中发现淋巴瘤的概率很小,肺原发性淋巴瘤或纵隔淋巴瘤侵及肺都有可能出现在痰液直接涂片中,由于此方面的诊断经验很少,大多病例或被认为小细胞癌,或被认为慢性炎症而被忽略。在纤维支气管镜标本中的发现率略高于痰标本,镜下穿刺或刷取均可以取到满意标本。除细胞学特点外,亦可以行免疫细胞化学标记如CD45、CK18、Leu7、NSE等,以区别或证实肿瘤的唯一性(见第7章)。
【基础细胞】 B淋巴细胞及其转化中的形态(图6-17)。
图6-17 B淋巴细胞及其转化中的形态谱系
【形态描述】 单个散在分布,但不呈小簇状存在的非典型淋巴细胞,细胞大小可有不同,有时退化变性,核呈多形性且体积变异较大,细胞凋亡较多,同时较少见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最重要的是细胞的类型单一和异型性(在淋巴瘤或被称为幼稚型),单一性有学者称为单克隆性,强调细胞类型单一,而异型性则是肿瘤细胞的恶性形态特征(图6-18~图6-20)。
【鉴别诊断】 与小细胞癌不同的是,恶性淋巴瘤中没有盐和胡椒状染色质,没有“核融合”或者“核聚集”,在液基制片标本中更显分散的特点。也没有细胞之间黏合或连接特点,无判断把握时,应用白细胞共同抗原和嗜铬粒多肽免疫组化鉴别。
图6-18 类型一致的幼稚型淋巴细胞
表现为圆形分布于黏液中,即便是细胞数量较多的拥挤也能识别细胞之间无连接关系。其核圆形、核仁大而圆,可有多个核仁。痰标本,直接涂片,Pap×400
图6-19 细胞的分散性是淋巴瘤细胞的重要特征
胞质量多于小细胞癌细胞且着色很淡,核分裂象更多见,在伴有中性粒细胞时易忽视肿瘤细胞的存在。痰标本,直接涂片,Pap×400
图6-20 液基片中的淋巴瘤细胞
更分散、更孤立和更圆,显示与小细胞癌细胞的不同形态表现,核染色质与小细胞癌的椒盐状差别较大。支气管镜刷检标本,Pap×40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