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近距离照射与体外照射的区别
近距离照射与体外照射有三个基本区别(表13-3-5)。
表13-3-5 近距离照射与体外照射的区别
(二)近距离照射
将密封的放射源直接放入人体的天然管腔内(如子宫腔、阴道等)为腔内照射。放射源直接放入肿瘤组织间进行照射为组织间照射,两者统称为近距离照射。宫颈癌的腔内放疗有其自然的有利条件,宫颈、宫体及阴道对放射线耐量高、放射源距肿瘤最近、以小的放射体积量可取得最大的放疗效果。腔内放射治疗采用的是后装技术。
1.后装腔内治疗机的分类 后装腔内治疗机根据其对“A”点放射剂量率的高低可分为三类。
(1)低剂量率后装腔内治疗机:“A”点剂量率在0.667~3.33 cGy/min。
(2)中剂量率后装腔内治疗机:“A”点剂量率在3.33~20 cGy/min。
(3)高剂量率后装腔内治疗机:“A”点剂量率在20 cGy/min以上者属高剂量率后装腔内治疗机。目前腔内放疗应用最广泛。
2.腔内放疗剂量的计算及参考点 传统的腔内放疗的剂量是以(mg·h)表示,mg是重量单位,小时是时间单位,两者都不是放射剂量单位,所以(mg·h)只是经验剂量,它不能确切反映肿瘤剂量。后装腔内放疗剂量是以“A”点为参考点计算的。“A”点作为参考点只用于宫颈癌的腔内放疗,对宫体癌及阴道癌则不适用。
A点:放射源末端上2 cm,外2 cm。
B点:放射源末端上2 cm,外5 cm(相当于A点外3 cm)。
宫颈口参考点放射源末端。宫底参考点放射源顶端延长线外1 cm。
膀胱参考点(图14-3-7):侧位片为通过球心的垂直线与充盈球后壁的交点,正位片为球心。
直肠参考点(图14-3-7):宫腔源末端垂直线与阴道壁的交界处下方0.5 cm。
参 考 体 积(ICRU38#报 告 规 定,图14-3-8):A点等剂量面包绕的体积(容器,放射源配置不同,参考体积的形状,大小不同),用长,宽,高三个径线描述。
由于每次治疗时放射源的位置不可能完全相同,肿瘤体积亦经常变化。理论上的“A”点剂量与实际剂量相差甚远。肿瘤是立体的,只用一点的剂量来表示也同样不能反映出肿瘤的真正受量,因此,2004年GEC-ESTRO成立了工作组,专门研究以三维影像为基础的宫颈癌近距离治疗计划设计问题,目的是提出可供交流比较的三维近距离治疗的基本概念和术语。
图14-3-7 膀胱参考和直肠参考点
图14-3-8 参考体积
诊断GTV指在治疗前诊断时由临床检查和影像学资料所见到的肿瘤范围,表示为GTVD。
治疗GTV指在每次近距离治疗前检查所见的GTV,表示为GTVB1,GTVB2……按照肿瘤负荷和复发的危险程度,分为三个CTV:高危CTV、中危CTV和低危CTV。高危CTV(High Risk/HR CTV):在每次近距离治疗时描述,表示高肿瘤负荷区,为肉眼可见肿瘤区,包括全部宫颈和近距离治疗前认定的肿瘤扩展区。中危CTV (intermediate risk/IR CTV):在每次近距离治疗时描述,表示明显的显微镜下肿瘤区,是包绕HR CTV的5~10mm的安全边缘区。低危CTV(low risk/LR CTV):指可能的显微镜下肿瘤播散区,可用手术或外照射处理,在近距离治疗时不具体描述。
3.腔内治疗操作注意事项
(1)严格无菌操作。
(2)宫腔管要求放置至宫底。
(3)根据肿瘤具体情况、仪器设备选择适宜的阴道容器与宫腔管。
(4)认真填塞纱布,将膀胱和直肠推开,使之远离放射源。
(5)阴道源与宫腔源的布源要合理:照顾阴道、宫颈、宫底肿瘤,尽量减少膀胱和直肠受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