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太极十五势

太极十五势

时间:2023-03-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稍作停顿后,两手向中间收合,如作“捧月”状,顺势将两手自胸前缓缓下降于小腹之前。配合呼吸时,上起为吸,下降为呼。手臂上起时,体式亦稍作上起;手臂下降时,体式稍作下降。如此左右共做八个动作。稍作停顿后,右手向左前方插出,掌心转向下,手与胸口平高,身躯顺势稍向左转,左手自左髋之外画弧后展,五指微分,掌心向上,肘臂曲成锐角呈向右前方插出之势,停于左耳之后,手顺势翻转掌心向上。

太极十五势记忆歌

调息分云手托球。双手推山练云手。

大鹏展翅龙探爪。水中抚球左右揉。孔雀开屏鹤亮翅。野马分鬃双环扣。平臂起蹲象活腰。太极势中意气求。

1.预备势 自然站立,左脚向左横开半步,两脚平行,两脚距离约与肩同宽。两膝微曲,稍向内扣。两髋内合,臀呈坐劲。腰脊竖直,含胸收腹。松肩虚腋,肘臂微曲,两臂下垂,屈曲如弓,稍向外撑,为垂撑势;略作停顿后,两手向后外划弧,顺势翻转掌心向下,两手平掌下按,意如水中抚球,为撑按势。正头平视,精神内守。口齿轻闭,舌体自然,鼻吸口呼,或鼻口兼用。宁神调息,气沉丹田,站如苍松。随后,两手向前外画弧,顺势翻转掌心向上,两手相接于小腹之前,为提抱势(图45)。

图45 提抱势

2.练功势

(1)调息宁神:接前势,两手仍作提抱势,双臂略向外撑。稍作停顿后,随吸气两手缓缓上起,至与乳平高时翻转掌心向下(图46),再随呼气缓缓下落,至与小腹平高时,再翻转掌心向上。如此反复做四次呼吸(一次呼吸读两个数,单数两手上起为吸,双数两手下降为呼,读八个数)。随后将两手停于小腹之前。

图46 调息宁神

(2)分云捧月:此为双重式。接上式,将两手向外画弧,从身体两侧向两肩的前上方升起,至与头平高时,两手掌心斜向内上方,两手相距在肩外一拳之处,头微向上仰,视线从两手中间视向远方(图47)。稍作停顿后,两手向中间收合,如作“捧月”状,顺势将两手自胸前缓缓下降于小腹之前。如此反复做四次,每次分为两个动作,手臂上起为一,下降为二,共八个动作。配合呼吸时,上起为吸,下降为呼。意守中丹田(以下各式均同)。手臂上起时,体式亦稍作上起;手臂下降时,体式稍作下降。

(3)左右托球:此为双重式,也可练单重式。接前式,将左脚收于右脚内侧,成虚丁步,重心在右脚,左脚向左前方上半步,左手掌心向上画弧托于左肩前外方,手与肩平,作托球式;右手翻转掌心向下,向后画弧,按于右髋稍外方,身体重心顺势前移,成小弓箭步,此为动作一。稍作停顿后,两手掌心再同时翻转,左手掌心向下在左肩前,右手掌心向上在右髋外,身体重心顺势后移,成小坐弓步,此为动作二,图48,反复做四个动作。到第四个动作时,顺势左脚尖内扣,重心移至左脚,右脚收于左脚内侧,再将右脚向右前方上半步(右手在前,左手在后),两手掌心同时翻转,左手画弧前托于左肩前外方,右手后按于右髋稍外侧,身体重心顺势前移,成小弓箭步,此为动作五。稍作停顿后,两手掌心再同时翻转,右手前托,左手后按,身体重心后移,成小坐弓步,此为动作六。如此左右共做八个动作。

图47 分云捧月

图48 左右托球

(4)双手推山:此为单重式。接前式(右手在前,小坐弓步),右脚内扣,左脚收于右脚内侧,重心在右脚。两手同时顺势收于小腹之前,掌心下按;顺势左脚向左前方上一步,两手向前推出,与胸平高,成弓箭步。掌心向前,五指微分,手掌呈“三角力”撑开,作双手“推山”之势,上体正直,重心前移,左膝弯曲,膝尖与脚尖成一垂线,上体顺势稍向前探,视线从两手中间视向远方,成左推山势,此为动作一,图49。稍作停顿后,两手同时翻转掌心向后(手掌对胸部),顺势收于胸前,两肘距侧胸部约一拳许,身体重心随整体运动后移,成右上大坐弓步,右臀约与右脚跟呈一垂线,此为动作二。反复做二次四个动作。在做第四个动作两手回收时,顺势左脚尖内扣,重心移至左脚,右脚收于左脚内侧,再将右脚向右前方上一步,顺势将两手向右前方推出,成右式弓箭步,此为右推山势,此为动作五。两掌翻转向后,重心后移,成左重大坐弓步,此为动作六。做两次,共四个动作。

图49 双手推山

(5)马步云手:此为双重式,熟练后也可作单重式。按上式第七个动作结束时,左臂向左引,右手向下按,顺势右脚内扣约30°,左脚外展约30°,变为骑马式,两手同时错开,左手内旋,掌心向里,向左画弧,目视左手心,顺势转头向左,右手同时向左画弧跟于左肘之后,上体同时做整体性的转动,此为动作一,图50;随后两手掌同时翻转,左手掌向下,右手掌向上自左肩前与肩平高向右画弧至右肩之前外方,曲肘约120°,左手同时向右画弧跟于右肘之后,上体同时做整体性的转动,目视右手心,顺势转头向右,此为动作二。如此左右交替各做四次,共八个动作。

图50 马步云手

(6)大鹏展翅:此为单重式。接上式,当做到第八个动作时,重心顺势移向右脚,左脚收于右脚内侧,成虚丁步,左手自右前方向上画弧,至与右手平高时,两手同时自两侧画弧下落相交于小腹之前,左脚向左前方顺势上半步,重心落于右脚,成右重小坐弓步。然后两臂自两侧画弧缓缓上起,两手约与头平高,五指并拢平伸,掌指微向上翘,手、腕、肘、臂微曲,使两臂略呈波浪式的弧线形,两臂腕指作“蛇行蛹动”劲(两臂如蛇行,五指似蛹动),此为动作一,体势也随之上起,上体竖直,正头平视。稍作停顿后,两臂再自两侧缓缓下落于小腹之前,两腕仍交叉于小腹之前,体式顺势稍向下降,此为动作二,图51。如此反复做二次,四个动作。当第四个动作两手下落于小腹的同时,左脚内扣,左脚收于右脚内侧,再将右脚向右前方上半步,重心落于左脚,成左重小坐弓步,再按上法练二次四个动作。

图51 大鹏展翅

(7)红龙探爪:此为单重式。接前式,当做到第八个动作时,右脚内扣,左脚收于右脚内侧,重心移到右脚,成右重虚丁步,左脚向左前方上半步,成右重小坐弓步,顺势左手伸向左肩左前方,掌心向上,五指微分,肘臂微曲,手掌与肩平高;右手顺势自右髋外侧后展,五指微分,掌心向上,肘臂曲成锐角,右手停于右耳之后,呈向前插出之势(此为动作一,图52)。稍作停顿后,右手向左前方插出(劲在手掌基底部),掌心转向下,手与胸口平高,身躯顺势稍向左转,左手自左髋之外画弧后展,五指微分,掌心向上,肘臂曲成锐角呈向右前方插出之势,停于左耳之后,手顺势翻转掌心向上(此为动作二)。如此反复作四个动作。然后,左脚内扣,右脚收于左脚内侧。重心移到左脚,右脚向右前方上半步,右手前插,左手后展,此为动作五。如此再做八个动作。左手在前,右手插于右耳之后,接做下式。

图52 红龙探爪

(8)水中抚球:此为双重式。接前式,当做到第八个动作时,右脚尖内扣约15°,左脚尖外展约15°,或平肩式。右手自右耳后经耳前向前下按于右肩之前,左手顺势收回翻转掌心向下与右手平高,位于右手之内侧,两手同时自右肩前下按,如在水中抚球。两手自右胸前画弧下按时,顺势再向左胸画弧上起,两手平高,位于左胸之前,此为动作一,图53;随后,两手再连续地从左胸前下按,向右胸前画弧上起,此为动作二。两手在从左右胸前下按时,上体顺势向左右稍作整体性的变动,两膝随两手的升降稍作屈伸,体势随两手的上起下按作相应的起伏。反复练4次,做八个动作。

(9)左右揉球:此为单重式。接前式,当做到第八个动作两手自左胸前下按时,画弧收按于右髋之前,顺势将重心移至右脚,左脚收于右脚内侧,成右重虚丁步,左脚向左前方上一步,收腹坐臀,两手掌心向下,向左前方揉出,若揉球状,手与髋平高,两手位于左脚内侧,重心顺势前移,成弓箭步,左膝与左脚尖成一垂线,此为动作一,图54。随后,连续地将两手向外后画弧后引至右髋的稍前方,身体重心顺势后移,收腹坐臀,两髋内合,成大坐弓步,右臀与右脚跟成一垂线,目视左前方,此为动作二。如此反复做二次四个动作。随后,左脚内扣,重心移至左脚,右脚收于左脚之内侧,成虚丁步,右脚向右前方上一步,双手掌心向下,向右前方揉出,重心前移,成右式弓箭步(此为动作五)。按上法反复做二次四个动作。左右共八个动作。

图53 水中抚球

(10)孔雀开屏:此为单重式。接前式,当做到第八个动作时,两手相对,合掌收于小腹之前,右脚尖内扣,左脚收于右脚内侧,重心移到右脚,成虚丁步,左脚向左前方上一步,两手合掌向胸前伸出,与乳平高,重心移至左脚,成弓箭步,两手自中间向两侧画弧水平外展,肩、肘、腕、手呈一波浪之弧形,两肘与乳平高,两手与肩平高,两手连线位于胸前一拳左右,目视前方,此为动作一,图55。随后,两手呈水平位向中间收合于小腹之前,顺势重心后移,成大坐弓步,右臀与右脚跟成一垂线,此为动作二。如此反复做二次四个动作。随后,左脚尖内扣,重心移至左脚,右脚收于左脚内侧,成虚丁步,右脚向右前方上一步,合掌向胸前伸出,再向两侧画弧外展,重心前移,成弓箭步(此为动作五)。如此反复做二次四个动作。左右共八个动作。

图54 左右揉球

图55 孔雀开屏

(11)白鹤亮翅:此为单重式。接前式,当做到第八个动作时,两手合掌收于小腹之前,成大坐弓步,右脚尖内扣,左脚收于右脚内侧,重心移至右脚,成虚丁步,左脚向左前方上半步,成右重小坐弓步,顺势左手自左胸前向左外侧画弧上起,肘部微曲,掌心向前,五指屈曲微分,手掌作三角力撑开;肘臂呈弓背状,腕与头顶平高,腕掌向外稍作撑拧劲;右手同时画弧后展,止于右髋之后外,掌心向后,指尖向下,手与右髋相距一拳许,腕臂作后撑劲,头身顺势稍向左偏,力求做到周身体势与力量协调完整,此为动作一,图56。稍作停顿后,左手画弧下落于左髋外后方,右手画弧上起于右肩上外侧,腕部与头平高,头身顺势稍向右偏,此为动作二。当上手下降、下手上起,两手相交于小腹的一段时间,肢体的力量向中丹田收合。如此反复做四个动作。随后,左脚尖内扣,重心移至左脚,右脚收至左脚内侧,成虚丁步,右脚向右前方上半步,成左重小坐弓步,再按前法练四个动作。左右共八个动作。

图56 白鹤亮翅

(12)野马分鬃:此为双重式。接前式,当做第八个动作时,右手在上,左手在下,右脚尖内扣,重心移至右脚,左脚收于右脚内侧,顺势左脚向左横开一步,成骑马式。右手自胸前画弧下落撑按于右膝外上方,五指屈曲微分,手掌呈三角力撑开,左手自左髋外,经胸前向上外画弧外撑于左肩的外上方,肘臂外撑,掌心向内,顺势头身稍向右转,目视右膝的前下方,左右手作相应的“争力”,此为动作一,图57。两手在胸前相遇时,下降的手在外,上升的在内。随后,左手自胸前画弧下落撑按于左膝外上方,右手自右髋外经胸前向上外画孤外撑于右肩外上方,头身顺势稍向左转,目视左膝的前下方,此为动作二。如此反复作八个动作。

图57 野马分鬃

(13)双环套月:此为双重式。接前式,当做到第八个动作时,重心移至右脚,左脚收于右脚内侧,成虚丁步。随后,左脚横开半步,成平肩式,右手下落,左手上起,两手同时向小腹前收合,手指相对再自胸前上起于前额之上,稍作停顿后,两手向两侧分开,手臂向下,肘臂弯曲如弓,顺势弯腰,两手插向两脚前,两手相接,两臂屈曲如环,两膝绷直,勿做屈曲,此为动作一,图58。稍作停顿后,身躯上起,手指相对,腰脊竖直,含胸收腹,两手相交于头顶上,正头平视,如一环形,此为动作二。这是第二个环,故名双环。如此反复作四次八个动作。

图58 双环套月

(14)平臂起蹲:此为双重式。接上式,当做至第八个动作时,重心移至右脚,左脚收至右脚内侧,足跟靠紧,两脚尖分开约60°,两腕相交于小腹之前。随后,两臂自两侧上起,与肩平高,手指略向上翘,劲在腕掌部,此为动作一,图59。略作停顿后,上体保持原式,双膝靠紧,身形下蹲,脚跟随之提起,此为动作二。随后,上体保持不变,身体直起,脚跟着地(此为动作三)。稍作停顿后,两臂下落,两腕相交于小腹之前(此为动作四。四个动作为1次)。如此反复做四次,共十六个动作。

图59 平臂起蹲

(15)大象活腰:此为双重式。接前式,当做完第十六个动作时,重心移至右脚,左脚向左横开半步,成平肩式。腰脊竖直,含胸收腹,宁神降气,意守中丹田。随后,将两手背反贴于腰部两侧(约为命门穴之两侧)。两腿绷直,不可弯曲;两脚如树生根,五趾抓地。以腰为轴,按椭圆形弧线,先做逆时针方向的缓缓转动,用腰髋力量带动全身大小关节的运动,身体重心随腰髋的晃动,在两脚之间转移(图60),由右髋向前左转到左髋时为动作一,由左髋向右后转至右髋为动作二。即一个弧圈为两个动作。摇转四个弧圈,八个动作。停稳后,再按顺时针方向用相同的动作,摇转四个弧圈八个动作。最后停稳,身体正直。

3.收势 ①推肾俞;②合带脉;③揉丹田;④搓劳宫;⑤气归元。

【注释】 ①太极,源出《周易·系辞》:“易有太极,是生两仪。”老子《道德经》在解释“道”时也讲到太极,这便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道家又有称“无极”之说,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阴和阳)。宇宙万物都是由阴阳对立、变化产生。这里取“太极”的名称,一是说本功法能调和阴阳;二是提示练本功法时动作要圆活、刚柔既济。

【按语】 本功法属动功的一种。其特点是强调动作配合呼吸和意守;其动作多是“弧”形、“圆”形的,有来有往,有出有收,有柔有刚,即体现太极之意。此功法比我国于1956年国家体委推行的《简化太极拳》动作还精简,而更重视呼吸和意守、意引。这种动作的精简,有利于初学者掌握动作要领,再加上详细、精确的文字说明,更配以图解,使练功爱好者一看就懂、一学即会,没有人指导自学也能掌握。另外,教练各个动作时,都注意调呼吸和意守,因此也有利于练静功的入静。也就是说动静结合,相得益彰。

图60 大象活腰

本功法与太极拳相类似。太极拳系《道家·太极门·九宫太极手》的外动架式,明季后,《太极门》宗师秘其内诀不传,教人习外架式希以动势去发动内气。由于该法有架式可循,易学易记,故一时流传甚广。太极拳可考者,有杨露禅传承于陈家沟陈式太极拳,近世以拳架风格不同而分为陈氏、杨氏、吴氏、武氏、孙氏等不同派别。至于《太极门》功法及《九宫太极手》《太极圈》等内诀,则秘传民间,知其名者多,知其诀者少。本文称为“太极十五势”大体属外动架式,但配合呼吸和调神,对养生保健有肯定性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