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梅核气(急慢性咽炎)

梅核气(急慢性咽炎)

时间:2023-03-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梅核气,西医称为“咽神经官能症”或“咽异物感”。临床主要表现自觉咽中有梅核梗阻,有异物感,咽之不下,吐之不出,而检查咽喉各部所见均属正常,未见有关的阳性体征。本病属于郁证范畴,病人多为中年人,以女性多见。梅核气发生主要因情志不畅。症见咽喉似有梅核阻塞,痰较稠黏,咳之不爽,伴有胸胁痞满,四肢倦怠,食少纳呆等症。膻中穴是人体非常重要的一个穴位,平时对膻中穴的保健,可起到增强免疫的作用。

【概述】

梅核气,西医称为“咽神经官能症”或“咽异物感”。临床主要表现自觉咽中有梅核梗阻,有异物感,咽之不下,吐之不出,而检查咽喉各部所见均属正常,未见有关的阳性体征。本病属于郁证范畴,病人多为中年人,以女性多见。

梅核气发生主要因情志不畅。我们生活在高速发展的社会中,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所面临的压力也不断增大,在此如果情志不能很好地进行自我调节,会导致肝气郁结,肝失条达,以致各脏腑气机不和,聚湿生痰,痰气交结而发病;而肝病最易影响到脾脏,脾运化功能失司,津液不得输布,积湿生痰,痰气互结阻于咽喉,故觉得咽中有异物感。临床上常见的证型。

1.肝气郁结 肝疏泄功能失常,肝气不能很好地疏通、畅达全身气机。症见咽喉有异物感,咽之不下,吐之不出,其症状的轻重多与情绪波动有关,情志不畅时症状加重,常伴有心情抑郁不乐,善太息,胸胁胀满,失眠多梦等症。

2.脾虚痰结 脾运化功能失常,脾虚无力运化水湿,水湿凝聚生痰。症见咽喉似有梅核阻塞,痰较稠黏,咳之不爽,伴有胸胁痞满,四肢倦怠,食少纳呆等症。

【辨证灸治】

梅核气在临床上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咽喉疾病,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症状加以辨证施灸。

(一)肝气郁结型

症见咽喉有异物感,咽之不下,吐之不出,其症状与情绪波动有关,常伴有心情抑郁不乐,善太息,胸胁胀满,失眠多梦,女性经前乳胀或月经失调等症。治宜疏肝解郁,调和气血。

【施灸穴位】

主穴:膻中、间使、天突、公孙

配穴:心情抑郁不乐加太冲;失眠多梦,女性经前乳胀或月经失调加三阴交。

【施灸方法】

1.温和灸 每穴可灸10~20分钟,每日1次,5次为1个疗程。

2.艾炷灸 选用标准艾炷,艾炷如枣核大,每穴灸3~4壮,各穴依次施灸。

3.雀琢灸 艾条距离皮肤最近0.5~1cm,灸后感觉一阵一阵的灼热感,每穴可灸10~15分钟,以观察穴位红晕微热而止,每天1次,5次为1个疗程。

(二)脾虚痰结型

症见咽喉似有梅核阻塞, 痰较稠黏,吐之不爽,伴有胸胁痞满,四肢倦怠,食少纳呆等症。治宜健脾化痰,理气散结。

【施灸穴位】

主穴:膻中、间使、天突、丰隆

配穴:胸胁痞满,四肢倦怠加中脘。

【施灸方法】

1.温和灸 每穴可灸10~20分钟,每日1次, 5次为1个疗程。

2.艾炷灸 选用标准艾炷,艾炷如枣核大,每穴灸3~4壮各穴依次施灸。

3.雀琢灸 艾条距离皮肤0.5~1cm,灸后感觉一阵一阵的灼热感,每穴可灸10~15分钟,以观察穴位红晕微热而止,每天1次,5次为1个疗程。

【注意事项】

艾灸天突穴时,患者必须为平躺的姿势,不然艾灸的烟上行会呛双眼,这是艾灸时应注意的。

小贴士

膻中穴是人体非常重要的一个穴位,平时对膻中穴的保健,可起到增强免疫的作用。比如按摩膻中穴,对咽喉不适、胸闷不舒等症都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