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太阳病机
人体面积以肌表最为广阔,而肌表又是营卫循行充斥的场所,故称“太阳为一身之藩篱”。外邪侵入肌肤,是卫阳被遏,营阴郁滞,邪热盛于表位,故称之为太阳病。《伤寒论》第4条说:“伤寒一日,太阳受之”,故太阳病又含有疾病初期的意思。
风寒外袭,营卫受邪,失其调和,是产生太阳病的基本病机。
营为阴,卫为阳,阴性沉降而静,阳性升散而动,二者充斥于一身之表,一升一降,一动一静,保持动态平衡,即正常的固外开阖的生理功能。所谓营卫受邪,失其调和,就是营或卫的某一方加入了一个因素,使其力量增强,造成人体肤表营阴升降失调的状况。风伤卫,寒伤营。风性属阳,寒性属阴。感受阳性(风)外邪,自然使阳(卫)的升散性、动性增强而跃居优势,形成卫强营若得病机。感受阴性(寒)外邪,则使阴(营)的沉降性、静性增强而跃居优势,产生营强卫弱的病机。风寒两感,便形成营卫俱实的病机。这就是成无己所谓“风并于卫”“风并于营”的道理。(《注解伤寒论》)
当卫强营弱之时,卫阳的升散性,动性占优势,浮盛于外故发热;弱势的营阴其沉凝性、静性不足,不能内受故自汗出,脉浮缓;自汗出后,卫阳部分消失,肌肤略失温煦故恶风,这便是太阳表虚证。在营强卫弱之时,营阴的沉凝性、静性大于卫阳的升散性、动性,卫阳被郁于肌肤之内,不得发散于外以温煦肌表,故恶寒;郁遏于内的阳气因不得外散而升高则发热。优势的营阴的沉凝性、静性引起无汗,脉浮紧,并使躯体血行不畅,而产生头身骨节疼痛,这就是所谓的太阳表实证。如风寒两感,寒并于阴,营阴的沉凝性、静性增强,则恶寒甚而无汗;风并于卫,卫阳的升温性、动性增强,但因无汗阳热不得外泄而内郁,故发热高而烦躁,形成营卫俱实证。这些都称为太阳经证。
太阳为一身之藩篱,主肌表而同营卫构成人体抵抗病邪的一道屏障。由于太阳领域辽阔,涉及面广,如因正气虚弱,邪气太盛,或因治不得法,致使屏障溃决,经证不解,邪气内传,则可引起种种复杂的传变机理。
病邪随太阳之经而侵入太阳之腑,影响到膀胱的气化功能,致使气结水停,则形成以小便不利为特征的蓄水证;如邪热侵入膀胱血分,瘀热阻于下焦,即产生小腹鞕满、小便自利的蓄血证。这些都属太阳腑证。
柯韵伯指出:“营卫行于表而发源于心肺,故太阳病则营卫病,营卫病则心肺病矣。”(《伤寒论翼》)故太阳病不解,邪气内传,多见心肺病证,心病则烦躁、心悸、逆满、狂谵,肺病则气喘、咳嗽。柯氏在说明太阳病与其他病系存在结构层次和病势传变上的联系时,使用的术语——“正面”和“底板”最富哲理性。他说:“太阳总纲以正面,阳明总纲以底板”,原因是“太阳以胸中为里……阳明以胸中为表”,存在结构层次上的联系。又说:“太阳病而脉反沉用四逆以急救其里,是太阳虚而不能主外,又内伤真阳而露出少阴底板;少阴病而表反热,用麻辛解其表,是少阴阴虚不能主内,外伤太阳之气,便假太阳之面目也。”(《伤寒论翼》)这就是所谓“太阳虚则是少阴,少阴实则是太阳”的道理,说明太阳少阴存在病势传变上的表里关系。总之,太阳病不解,其人正气旺盛,则传阳明;正气虚衰,则传少阴。
太阳病是人体最大的病理反应层次,其传变几乎涉及各个部位。桂枝汤证类外涉营卫肌腠,内干脏腑经络气血津液,为太阳病中最复杂的证候系统,所以列于太阳病之首。麻黄汤证类位在肌表肺卫,栀豉、陷胸位在胸中,泻心、黄芩位在心下、肠道,十枣位在两胁,抵当位在少腹,五苓位在膀胱……这些汤证,或是起因不同,或因气血津液失调及寒热虚实性质不同,虽然都属于太阳病,但都有其相对特性。由此可知,太阳病的病机变化,具有多质、多因素、多层次的特点。
(二)阳明病机
阳明经包括手阳明大肠和足阳明胃的领域。阳者热也,明者显著也。高亢之阳热发于阳明之位形成的病理反应,称为阳明病。故阳明病多从热化,恒以里热、胃实为基本病机。
阳明病的传变由来由三:一为太阳病失治误治,耗伤津液,胃中干燥,化热成实,而转入阳明,称为太阳阳明;二位少阳病误用汗、吐、下、利等法,致使胃燥成实,转属阳明,叫做少阳阳明;三是不因误治,邪热自实,直犯阳明,是为正阳阳明。说明阳明病太阳病、少阳病的进一步发展。也有原发性的。不管来源如何,总之,阳明病是疾病过程中,阳气亢盛,邪热最盛的一个病理反应层次。邪热出入阳明分野,郁结于胸膈之间,不得发越,则胸中之阳大于阴,优势的阳的升温性、动性引起心神不宁,则出现心烦不眠,心中懊[LK2],甚至反复颠倒等症状。如阳明经无形之邪热高亢,极端优势之阳,其温热性引起大热,其发散性引起大汗出,脉洪大,以致津液消烁而大烦渴不解,谓之阳明经证。如邪热随经入腑,燥结成实,出现潮热、腹满、便秘、谵语等症状,便是阳明腑证。由此可见,阳明病机是以热实为特点。
阳明与太阴互为表里,二者经脉相连,其气相通,疾病时则可互相传变。阳明病邪热不解,若与太阴脾湿相合,以致湿热蕴蒸,可引起发黄、小便不利等症状。阳明病误攻或攻下过早过猛,则可损伤脾阳而转为太阴病。《伤寒论》214条“若不转矢气者,此但初头鞕,后必溏,不可攻之,攻之必腹满不能食也。”其中腹满不能食,大便溏等,就是阳明病转太阴病的证候。太阴病在正胜邪衰之时,也多有转成阳明病的。阳明病属热证实证,太阴病属虚证寒证,二者存在互相传变的机理,故有“阳明虚则是太阴,太阴实则是阳明”之说。不仅如此,三阴病皆可转阳明而提示着预后好转之机,故《伤寒论》189条说:“阳明居中,主土也,万物所归,无所复传。”即是这个道理。
(三)少阳病机
少阳经包括胆、三焦,与厥阴互为表里,其经脉循人身之两侧,是半在外、半在里的病理反应层次。其外邻太阳、阳明,内近三阴,为病邪从外入里,有阳入阴,或自里出外,由阴传阳的枢机。少者微少之意,意味着阳热不如太阳、阳明之亢旺,故称少阳病。邪气与正气分争与内外之间,相持不下,致使枢机不利,为少阳病的基本病机。
少阳病的传变由来,由邪至表入者,如《伤寒论》第267条“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者”即是;有原发于少阳者,如《伤寒论》第266条“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即是。少阳病失治或误治,其传变的关键在于脾胃的虚实。《伤寒论》第270条“伤寒三日,三阳为尽,三阴当受邪,其人反能食而不呕,此为三阴不受邪也。”因其能食而不呕,表明脾胃不虚,故不传三阴。一般说,脾虚阴盛,则易入三阴之脏;胃实阳盛,则易传阳明之腑。如正气太虚,邪气太盛,病可自少阳而逆传厥阴;厥阴阳复热盛,亦能转属少阳,为预后之佳兆。因少阳厥阴互为表里,故有“少阳虚则是厥阴,厥阴实则是少阳”之说。
少阳病,历来没有明确分出经证和腑证。但少阳病亦在三阳之列,脏腑亦为六腑之一,如果说太阳病阳明病有经腑证之分,少阳病理应分经腑证,邪气侵犯少阳领域,胆火上炎,可引起口苦、咽干、目眩;胆气不降,胃气上逆,即《灵枢》所谓“邪在胆,逆在胃”,而引起心烦喜呕;枢机不利,则胸胁苦满;正邪分争于内外之间,出阳则热,入阴则寒,相持不下,则往来寒热,休作有时。这些都可称为少阳经证。
少阳腑证必在胆腑。《伤寒论》第106条“……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第170条“……心下痞鞕,呕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汤主之。”就是热结胆腑之证。因少阳胆经之脉“下胸中,贯膈,络肝属胆,”故胆腑位于心下。所谓“心下急”“心下痞鞕”显然与胆腑气机郁滞有关,实际上就是少阳腑证。过去有人认为大柴胡汤证属少阳阳明并病,但其证三条(106、140、170)均无胃肠燥结,大便不通的叙述,可见病未涉及阳明。病不在阳明而用大柴胡汤下之,是借通下利导以泄胆腑结热之义。只有少阳经证禁下,腑证不禁下,不可不知。
(四)太阴病机
太阴主脾所生病,其位在里。太阴初也、甚也,阴者虚也、寒也。虚寒初盛于里,始病三阴,故称之为太阴病。而脾胃虚寒,也就是太阴病的基本病机。
太阴病的传变由来有三:一为“脏有寒”,邪气直中太阴;二为太阳病误下,脾阳受戕,传变而来,《伤寒论》第279条“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尔腹时痛者,属太阴也。”即是;三为阳明攻下太过,损伤脾阳,可转化为太阴,而太阴过用温燥,病可转属阳明,是太阴脾与阳明胃互为表里之故。《伤寒论》第192条“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是为系在太阴……至七八日,大便鞕者,为阳明病也。”就是太阴、阳明互相传变的证候。所谓虚则太阴,实则阳明之说,确也客观存在。如太阴不治,吐利不止,亡阳液脱,则传少阴、厥阴,病势更加危重。
脾胃虚寒,寒湿内盛,运化失司,气机郁滞,可发生吐、利、满、痛、食不下等运化紊乱症状。
(五)少阴病机
少阴属心肾,统水火二气,为三阴之枢。病入三阴,心肾衰惫,阳气不振,阴血不足,全身正气明显降低,为疾病的危重过程。阳气不振,则脉微;阴血虚衰,则脉细;阴阳气血不足,则神失所养,可发生疲惫模糊的“但欲寐”状态。故“脉微细,但欲寐”为少阴病共同的临床特征。少阴统水火,本阴而标阳,如本体阳虚,病邪从水化寒,阴寒内盛,阳气衰微,可出现无热恶寒,蜷卧厥逆,下利呕吐,脉微欲绝等,一派寒化证。如寒盛虚极残存之阳气浮于外叫“格阳”,越于上叫“戴阳”,可出现面红、身热、躁扰等症状,属真寒假热的病机。如本体阴虚,病邪从火化热,虚阳上亢,则引起心烦、不得眠、咽痛、舌红、脉细数等,一派热化证。少阴病虽有寒化热化两种病机,两种证候,毕竟本体以阳虚为主,寒化居多,故寒化证是少阴正局,而热化证是少阴变局。故少阴病以心肾虚衰,阴寒内盛为基本病机。
根据少阴基本病机,其预后如何,当然要看阴阳回复的情况而定。阳回则生,阳亡则死,阴竭亦死。如手足由厥转温,恶寒蜷卧转为时烦欲去衣,下利清谷渐止,脉由阴象转为阳象,都是阳气回复之候,预后佳良。如手足厥冷不回,下利不止,恶寒更盛,脉欲绝,大汗出,为阳气将脱之候;如下利虽止,病情不减,脉不至,反见眩冒是真阴内竭之征,预后严重。
少阴病的传变途径有三:一为素体阳虚,病邪直中少阴;二为他经失治误治传经而来;三为少阴热化转阳明形成急下证,或寒化成厥,转入厥阴。
(六)厥阴病机
厥阴包括心包和肝,为六经中最后一个病理反应层次,也是邪正斗争消长的最后关头。究其传变由来,一为寒邪直中厥阴,但较少见;二为太阴、少阴病势日甚,传至厥阴;三为少阳病虚转入厥阴。
对于厥阴病的病机本质,历来认识不一。有认为厥阴是两阴交尽,为阴之极,本质为寒厥;有主张厥阴之上风气主之,中见少阳火化,本质是热厥,而亡阳寒厥主要是在少阴病讨论;有认为厥阴阴尽阳生,阳气来复,复气有太过不及,则病机有寒热错杂,阴阳胜复。其实,厥阴病中,有热极之白虎汤、承气汤、白头翁汤证;有寒极之吴茱萸汤、四逆汤证;有寒热错杂之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乌梅丸证等。这是由于厥阴为两阴交尽,本阴而标热,故可寒极化热,热极化寒而发生的。少阴病也有寒化热化病机,但尚未至“极”。“物极必反”,极则生变,故两种“极化”实为厥阴特征。因此,把厥阴的病机本质仅仅定为热厥或寒厥是不够完备的。可以认为,病至厥阴,两阴交尽,阴阳极其偏颇,二气不相顺接,导致厥热胜复、寒热错杂为其基本病机。
热厥是阳热盛极,拒阴于而引起的。厥指手足逆冷,热是通身发热。热厥常先发热而后厥,其热实真热,寒是假寒,但可以转化为寒厥而死亡。寒厥为阴寒盛极,真阳衰竭,无阳以温四末而引起的。寒厥常无热而厥,或先厥后热,如阴盛格阳,残阳浮越,可出现面红、身热等症状,但其热是假热,寒是真寒。脏厥属寒厥的范畴。
寒热错杂成厥者,也是厥阴病的特殊之处。一般说,传经形成者,因其热极生寒,热未已之时,正气不支,阴寒内生;由直中发生者,则寒极而阳复生热,寒未已,热已生,均可发生寒热错杂的病机。如蛔厥之乌梅丸证,痰厥之瓜蒂散证,上寒下热之麻黄升麻汤证等均是。
厥热胜复,是一切厥证邪正消长,阴阳进退的转变机理。观察厥与热的多少,则是判断一切厥证预后转归的指标。所谓“厥”是四肢厥逆,表明阴盛;“热”是发热,阳亢的机转。《伤寒论》中“热几日,厥几日”,就是比较厥和热的多少而言的。
对热厥来说,初期其发热为热扬,发厥为热郁,且热深(甚)厥深(甚),热微厥亦微,叫做厥热往来,此时不可以热与厥的多少论病之进退,也不可因热与厥的时间相等而判断其“必愈”。但至后期逐渐出现寒多热少,厥热胜复,实际上是热厥向寒厥的转化。
对寒厥来说,其“厥”是阴盛,其发热是阳复。厥多热少为阳复不足,邪胜正虚,其病为进。厥热相等,阳复适当,其病当愈。厥少热多为阳复太过,仍属正胜邪却,预后佳良。但厥无热,是阴长阳消,邪胜正负,预后严重,属“厥不止者死”的范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