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老多年临床,积累了丰富的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经验,笔者侍诊老师左右时,常见老师治疗心力衰竭,表现为心悸、气短、浮肿,或阳虚欲脱等证,以温阳化气行水的方法治之,每获令人叹服的疗效。患者初诊之时,或为卧床的住院病人,或由家人轮椅推送或多人搀扶至诊室就诊,全身浮肿,动则心累、气喘,气弱游丝,脉微欲绝,随时让人感觉有气难再续之感;且此类患者,或处住院急救之中,或常服多种西药,大把进药,病势危险。但随着中药渐进,患者逐渐可以独自就诊,说话不再断续难明,精神、面色、脉象等也逐渐恢复,病情由危转安,不能不让人折服于中医的神奇疗效,印象颇为深刻。
所谓温阳化气行水,主要是温心脾肾之阳,以暖化膀胱之气,使水邪从小便而出。此即张景岳所云:“膀胱藏津液,气化则能出。所谓气化者,即右肾命门真火也。火衰则不能蒸动肾之关门,而水聚焉……以阳主开也。”
再究温阳化气行水之代表方,自当首选真武汤,因其既能温阳化气行水,又能强心,乃治少阴心肾阳虚,水液失调,水湿阻滞三焦之常用方。少阴阳虚,有阳虚不能化气、阳虚不能化血、阳虚不能化津、阳虚不能化精四类病变。真武汤所治病症之机理,以阳虚不能化津的水液代谢失调为主。其阳虚不能化气之心阳亏虚、表卫不固、筋脉失温也较为常见,阳虚不能化精的证象亦不鲜见。本例属阳虚不能化津,阳虚不能化气,兼而有之。《伤寒论》第82条谓:“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动,振振欲擗地,真武汤主之。”病在表而里阳素虚,发汗后里阳愈虚,则火不制水,正如柯琴所谓:“坎宫之火用不宣,则肾家之水体失职,不润下而逆行”,水湿上犯清阳则眩晕;太阳之表阳以少阴之里阳为基础,里阳亏虚,则表卫不固,故病人平素自汗。予真武汤既温阳以行水,又温阳以化气,津气两顾,则眩晕汗出皆止。若患者年事偏高,或脉象沉微,常加人参补益元气,合附子以振奋阳气;若水肿明显,常加泽泻、桂枝寓五苓散汤结构,增强化气行水,导浊阴下行之力;若唇绀舌紫,脉道瘀阻,常加丹参、桂枝、红花之类,活血通脉;若偏脾阳虚者,常合桂附理中汤或补中益气汤为主;总以阳虚水停为辨证用方依据。服用上述温阳方药后,有时可出现微热、汗出、口渴思饮等阳气回复的征兆,也有出现腹泻肠鸣等阳动阴消的证候。只要小便增多,就当守方不变,切莫误认热邪滋生,妄投苦寒。
【脉案】黄某,男,62岁,和尚。1994年1月9日初诊。
病史:患者长期存在先天性心脏病,心房间隔缺损,未作手术治疗,继后又出现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频发室性期前收缩,因心功能不全发生浮肿,曾多次住院治疗。
刻诊:全身浮肿,下肢肿甚而厥冷,按之如泥,心悸、气短殊甚,不能行走,甚至无力完成洗脸、穿鞋等劳作,胸闷胀作痛,咳嗽痰少,头晕,自汗出,不欲食,腹中痞满,小便少。察其面色苍暗,精神萎靡,唇甲青紫,语音低而断续,舌质紫暗苔薄白腻,脉呈屋漏之象。
辨证:阳衰阴盛,寒凝血瘀,气虚欲脱,病势危险。治以温阳益气为主,兼利水活血,方用真武汤、生脉散加味。
处方:制附子20g(先熬1小时),茯苓20g,白术20g,白芍15g,生姜20g,红参15g,五味子12g,麦冬20g,北黄芪60g,桂枝15g,丹参20g。浓煎,每日1剂,服4剂。嘱低盐饮食。
1月14日复诊。浮肿尽消,仅见足踝部尚有轻度浮肿,能下床在室内行走,小便量增加,诸症缓解,舌质紫苔薄白润,脉缓细沉而结代,参伍不调,未见屋漏之象。是气阳回复、阴寒消退之征,上方减黄芪为40g,茯苓、白术为15g,继续与服。治疗观察2个月余,过程中浮肿两次反复,加重黄芪为60~80g,茯苓、白术各20g,则尿量增多,浮肿又消退。惟脉象结代而参伍不调,始终如故,表明病根未除。
【治验思路解析】本案证属本虚标实,本虚乃心肾阳虚为主,标实为水瘀互结,痹阻心脉。治宜温阳益气,利水活血。方中附子上温心阳,下壮肾阳,合桂枝、红参构成温补心肾的结构,为阳虚之本而设;而因“阳虚为气虚之甚”,既然病已至阳虚程度,必然包含气虚,故用生脉散加黄芪、白术益气,为气虚而设;真武汤中之生姜、白术、茯苓分利水湿,通调三焦,为水停而设;桂枝兼能活血通脉,合丹参活血化瘀,畅通心脉。全方合用,构成温阳化气,气血津液并调,但以温阳益气为主的结构。此案遣方用药,展示了调理脏腑功能,调理气血津液之畅通的配伍思路,可资后学揣摩。
此外,在危急重证中,脉象的揣摩常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尤其对于怪脉、异脉,更需高度重视。如案中所见屋漏脉(七怪脉之一。脉搏很久才跳动一次,且间歇时间不匀,慢而无力,如屋漏残水,良久一滴,多为胃气营卫将绝之候)与虾游脉(七怪脉之一。脉在皮肤,如虾游水,时而一跃而逝,须臾复来,其急促躁动如前,为孤阳无依,躁动不安之候),皆因心力衰竭时心排血量严重不足,几乎未能激起外周血管搏动所致。从中医宏观辨证观察,虽然两者都是气阳虚极、瘀血浊水阻滞所致,但虾游脉多有阴盛格阳、虚阳外越的表现,而屋漏脉则是阴寒凝结比较突出。在治疗上,二者都以大力温阳益气为主,不过前者注意“通阳”以除格拒,后者注意“散寒”以解凝结,略有不同而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