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多种原因如胸膜结核、肺炎、胸膜肿瘤、肺部肿瘤等,产生胸腔渗出液后,很快就形成包裹的,通常被称为包裹性胸腔积液,证属《金匮要略》所言“悬饮”,中医治疗本病疗效肯定,常用方剂多为十枣汤之属。但郭老临床始终秉承仲景圣师治病当根据病机轻中重施治的原则,辨治胸腔积液自也不例外。他认为,既有液积胸腔,病机自有浊水壅滞胸腔,但若为轻证,多投小陷胸汤合葶苈红枣泻肺汤,重者则用控涎丹或十枣汤(重者若惧控涎、十枣力峻伤正,亦可先与小陷胸汤合葶苈红枣泻肺汤试治,若不效再施控涎、十枣猛剂)。治疗的基本方向明确后,再据寒热虚实略事加减即可。而辨别病机轻重的依据自然不能脱离临床症状,以以下症状体症为判别轻重依据:胸腔积液多少(少者为重;多者为轻)、胸廓膨隆高低(膨出低者为轻;高者为重)、胸痛轻重(痛轻为轻;痛甚或剧为重)、呼吸音是弱还是极弱(弱者为轻;极弱者为重)、伴随症状多少(轻者伴随咳嗽气促,时有咳痰,饮食二便睡眠等多调而正常;重者咳嗽气促明显、痰多,还常见呕恶,胃脘腹胀,饮食纳呆,大便不爽,小便短少等);舌脉表现(轻者舌红或淡红,苔腻松活,脉滑或弦滑或沉软;重者舌质紫黯,有瘀斑,苔老而厚,苔质板滞,脉或躁疾不安或沉弱或涩而不利等)。此外,这类疾病常兼表证,若有寒热等表证存在,当宗仲师“表解者,乃可攻之”的原则,先解表,用小柴胡汤合小陷胸汤治之,再事攻伐浊水。不可一见浊水,只知泻水而不察是否表证存在。因为,如果表证不解妄下攻伐,很容易引表邪内陷,变生他证。
虽然中医治疗本病疗效较好,但也有一些包裹性积液,单用中药亦尚属奏全效,常可中西医结合治疗。郭老常言,对中医治病的疗效,必须客观评价,中西医各自有擅长的领域和阵地。如果把临床上的疾病按照中西医治疗疗效进行简单分类,可以分为四类,一类是中医治疗效果很好,西医治疗效果不佳的;一类是中西医治疗效果均较好的;一类是西医治疗效果好,中医治疗效果却不好的;还有一类是中西医治疗效果都不好的疾病。中西医都是当前的主流医学,应该各自发挥所长,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充分发挥优势,既不要认为中医不如西医,妄自菲薄;也不能认为中医包治百病,而不让患者接受适当的应该进行的西医治疗。这样客观的评价,当用则用,以病人的最佳治疗方案为施治原则,才是大医精神。
【脉案】蒋某,男,63岁,省地矿局干部。1994年7月20日初诊。
病史:患者2个月前在成都市结核病院做肺结核球手术后,又发现右下胸腔包裹性积液,一直服用利福平及其他西药未能解决,近日在该院X线照片检查,病情如故,于是要求中药治疗。
刻诊:自诉右侧胸胁疼痛胀满,于咳嗽、喷嚏时增剧,呼吸气短,身无寒热,轻微咳嗽有少许稀薄白痰,饮食佳,二便如常。察其体质偏瘦,面色苍白,呼吸短促,右侧胸廓隆起,语颤消失,呼吸音弱,舌质淡苔白厚滑,脉沉滑。
辨治:行气逐饮,以利升降。用小陷胸汤、葶苈红枣泻肺汤、香附旋复花汤合方化裁治之。
处方:紫苏子、陈皮、茯苓、法半夏、瓜蒌壳、葶苈子、香附、旋复花(布包煎)各15g,薏苡仁20g,黄连、红枣、降香各10g。水浓煎,温服,每日1剂。
同年9月9日复诊。患者持方回单位指定配方部配方,共服30余剂,症状逐渐缓解,于9月6日去市结核病院X线照片复查,报告胸腔积液消失,增生性粘连存在。在服中药期间,患者鉴于西药的副作用大而自动停服利福平等西药。目前虽有粘连存在,但无自觉痛苦,乃转入善后调治,用柴芍六君子汤收功。
【治验思路解析】本病乃水饮夹痰结滞胸胁,引起升降不利,其身无寒热,是仲景所谓“表解者,乃可攻之”之证。然还需考量患者是否耐攻,察其虽面色苍白,气短脉沉,有肺气本虚之征,但饮食、二便如常,精神尚可,说明正气并非大亏,尚可耐攻。而胸胀满痛,咳嗽咳痰,气促苔厚等提示邪标虽为标,但现阶段以标实为急,宗《黄帝内经》“急则治标”的原则,故郭老拟订了先实后虚的治疗方案,初诊以小陷胸汤化痰散结,开利肺气,合葶苈红枣泻肺汤泻浊涤饮,再配《温病条辨》香附旋复花汤宽胸理气,涤饮通络,将伤寒宗师仲景的方和温病大家吴鞠通的方较好地结合运用,发挥寒温并用的优势,即水饮者当以温化,但已然有热,自当清热,二者各司其职,各行其道,并不矛盾,也不会抵消作用,因为病机本有运用寒温合用的依据。效后急症得缓,再来调本,既然脾胃为生痰之源,运水之枢,调本必然立足于补益健运脾胃之气,故投六君子汤既补脾助运,又能化痰,加柴芍兼顾调肝,毕竟胸胁乃肝经所过之地,不可不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