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同处中焦,互为表里。胃与肠相通,小肠上通幽门与胃相接,下出阑门与大肠相连,大肠下端通过肛门与外界相通。口腔、食管、脾胃、小肠、大肠、肛门病变概属于脾系疾病。
胃主受纳与腐熟水谷,胃主通降,以降为和;脾主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湿,脾主升清,以升为健。脾为阴土,喜燥恶湿,得阳则运;胃为阳土,喜润恶燥,得阴则和。脾升胃降,燥湿相济,共同完成水谷的消化吸收与输布,化气化血,和调五脏,洒陈六腑,以奉生身,莫贵于此。故称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小儿胃肠狭小,脾常不足,乳食不知自节,若喂养不当,乳食无度,饥饱失常,冷热不和均可损伤脾胃,导致升降失常。胃失通降,乳食停聚,积久不化,气滞不行,则成积滞。积滞不清则可发生脘腹胀闷或疼痛,大便秘结等症。若胃气上逆则可出现恶心、呕吐、呃逆。脾失健运可发生腹胀、便溏、食欲不振,以至倦怠、消瘦、四肢不温等病变。脾不升清,水谷不能运化,气血生化乏源,可出现神疲乏力、眩晕、腹胀、泄泻等症。若脾气下陷,尚可见久泻脱肛之症。若积滞不消,迁延不愈,日久可成疳证。
小肠主泌别,大肠主传导。其生理特点是:泻而不藏,动而不静,降而不升,实而不能满,以通降下行为顺。在病理情况下,传导失常既可出现泄泻,又可出现便秘。腑气不通,腹满疼痛,甚则呕哕。便秘患儿,排便努责难出,极易翻肛。肺与大肠相表里,一些大便病变与肺失宣降和肺脾气虚、中气不足亦有关系。
脾开窍于口,脾之液为涎。若小儿脾胃积热,往往发生口疮、滞颐等病。
总之,脾系功能涉及脾胃受纳运化、升清降浊、小肠泌别和大肠传导。病变涉及纳运失司,升降失调,传导失常。病位在里,病情寒热虚实兼而有之。一般而言,初病多实,久病多虚,或虚实夹杂。“实则阳明,虚则太阴”,脾病多虚多寒,胃病多热多实,临床上应根据病因病性之不同,分别采用温清补泻法,核心是恢复脾胃升清降浊功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