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猩红热(疫喉痧)

猩红热(疫喉痧)

时间:2023-03-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猩红热是由产红毒素的β溶血性链球菌A组菌株感染引起的急性出疹性传染病。临床以发热、咽喉肿痛或伴糜烂、全身泛发猩红色皮疹、疹后脱屑脱皮为特征。又因咽喉肿痛糜烂、皮肤色赤猩红,皮疹细小如沙,故又称“疫喉痧”“烂喉痧”“烂喉丹痧”。发病以儿童为多,约有半数病例为2~8岁小儿。如诊断治疗及时正确,一般预后良好。本病系时行疫病,属于温病范围,病变主要在肺胃。

猩红热是由产红毒素的β溶血性链球菌A组菌株感染引起的急性出疹性传染病。临床以发热、咽喉肿痛或伴糜烂、全身泛发猩红色皮疹、疹后脱屑脱皮为特征。本病中医文献谓之“丹痧”,因其具有强烈的传染性,亦称“疫痧”“疫疹”。又因咽喉肿痛糜烂、皮肤色赤猩红,皮疹细小如沙,故又称“疫喉痧”“烂喉痧”“烂喉丹痧”。本病主要发生于温带冬春季节,北方发病率高于南方。发病以儿童为多,约有半数病例为2~8岁小儿。如诊断治疗及时正确,一般预后良好。

本病系时行疫病,属于温病范围,病变主要在肺胃。根据卫气营血辨证,治宗辛凉宣透、清热解毒、清营凉血和养阴清热之法。个别患儿后期并发聤耳、水肿等病证,可参考有关章节辨证治疗。

临床表现:可分3期。

1.前驱期 约数小时至24小时,起病急骤,高热畏寒,咽痛、呕吐、咽及扁桃体红肿,有脓性分泌物,软腭充血,有细小红疹或出血点,颈部及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

2.出疹期 多在发热第1~2天出疹。皮疹最早见于颈部,腋下和腹股沟处,1天内由上而下遍及全身。皮疹为弥漫性针尖大小猩红色密集小丘疹,疹间满是红晕,压之褪色。皮肤皱褶处有“帕氏线”,面部潮红,唯口唇周围相对苍白,形成“环口苍白圈”,起病4~5天,白苔脱落,舌面光滑鲜红,舌乳头红肿突出形似杨梅,称“杨梅舌”。

3.恢复期 病后1周皮疹按出疹顺序消退,表皮脱屑,手掌、足底常呈大片状脱皮,脱皮后无色素沉着。

(一)邪在肺卫

辨证提要:突然发热,恶寒无汗,咽喉红肿疼痛,或伴呕吐,皮肤潮红,痧疹隐隐,舌质红,苔薄白或薄黄。

治法方药:本证邪犯肺卫,发热咽痛,皮肤潮红,痧疹隐现,治宜辛凉宣透,清热利咽,方用银翘散加减:金银花、连翘、荆芥、薄荷、牛蒡子、桔梗、射干、板蓝根、蝉蜕。高热者,加青蒿、黄芩清透退热;咽喉红肿疼痛甚者,加赤芍、玄参清热凉血,解毒利咽;颈部臖核肿痛者,加僵蚕、夏枯草配板蓝根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大便秘结者,加生大黄泻下通便,通腑泄热。

(二)邪在气营

辨证提要:壮热烦渴,咽喉肿痛加剧,甚则腐烂,皮疹密布,色若涂丹,甚则色紫。疹出后1~2天舌尖边红绛,舌苔黄燥,3~4天后舌苔剥脱,舌面光红起刺,颜色绛红如杨梅,脉数有力。

治法方药:本证火毒炽盛,气营两燔,有邪陷心包之势,治宜清气凉营,泻火解毒,方用清瘟败毒饮加减:水牛角粉(先煎)、生地黄、赤芍、牡丹皮、石膏、知母、黄连、黄芩、栀子、连翘、玄参。气分热重者,重用石膏辛寒清热;营分热甚者,重用生地黄、牡丹皮清营凉血;大便秘结者,加生大黄、玄明粉泻下通便,通腑泄热;神昏谵语、邪陷心包者,加服紫雪丹或安宫牛黄丸清热解毒,豁痰开窍。

如气分热邪殆尽,出现杨梅舌者,热毒已由气分转入营分,则可用清营汤:水牛角粉(先煎)、生地黄、玄参、麦冬、金银花、连翘、丹参、黄连、竹叶心清营解毒,泄热救阴。

(三)疹后阴伤

辨证提要:高热已退,或午后低热,咽喉糜烂肿痛明显减轻,痧疹隐退,皮肤干燥脱屑,唇干口燥,食欲缺乏,或伴干咳、大便秘结,舌红少津。

治法方药:本证高热燔灼,肺胃阴津耗伤,余邪未尽,治宜养阴生津,清解余热,方用养阴清肺汤加减:生地黄、玄参、麦冬、牡丹皮、白芍、地骨皮、川贝母、金银花、连翘。午后低热者,加知母、青蒿滋肾阴,清虚热;食欲缺乏者,加山楂、生稻芽消食化积健胃;唇干口燥者,加天花粉、石斛清热生津润燥;干咳少痰者,加知母、瓜蒌皮清肺润燥化痰;大便秘结者,加火麻仁、瓜蒌仁润肠通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