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寒湿浸淫证
【病证表现】
1.主要症状 颞下颌关节区疼痛,张口运动障碍。
2.辨证要点 酸困胀痛,口淡不渴,舌质淡,苔白腻或厚,脉沉。
3.可能伴随的症状 咀嚼肌酸胀,或手足不温,或畏寒怕冷,或头沉,或耳闷,或眼胀,或吞咽困难,或运动时弹响等。
【治则与选方】 温阳散寒,胜湿通络;可选用附子汤与玉真散合方。
【处方用药】 附子10g 茯苓9g 人参6g 白术12g 白芍9g 天南星10g 防风10g 白芷10g 天麻10g 羌活10g白附子10g
【服用方法】 每日1剂,分3次温服,6剂为1个疗程,需要用药3~5个疗程。
【配伍技巧】 若痛甚者,加桂枝、细辛,以散寒通经止痛;若酸困者,加薏苡仁、桂枝、通草,以散寒除湿解困;若手足不温者,加大白附子用量、再加干姜,以温阳散寒;若湿甚者,加大茯苓用量、再加薏苡仁、泽泻,以渗利湿浊等。
【药物功效】 方中附子温阳散寒,通达筋脉。人参大补元气。白术健脾燥湿。茯苓益气渗湿,使湿从下泄。白芍和营通痹。天南星、白附子,温阳散寒除湿。羌活、防风、白芷,祛风胜湿,散寒通络。天麻息风解痉,通达脉络。
(二)寒瘀凝滞证
【病证表现】
1.主要症状 颞下颌关节区疼痛,张口运动障碍。
2.辨证要点 痛如针刺,口淡,舌质暗淡瘀紫,苔薄白,脉沉涩。
3.可能伴随的症状 夜间痛甚,或咀嚼肌刺痛,或因受凉加重,或头痛,或耳闷,或眼痛,或吞咽困难,或运动时弹响等。
【治则与选方】 温阳散寒,活血通络;可选用四逆汤与生化汤合方。
【处方用药】 生附子5g 干姜5g 炙甘草6g 当归24g川芎9g 桃仁3g
【服用方法】 煎药时加入黄酒10ml,童便2ml;每日1剂,分3次温服,6剂为1个疗程,需要用药4~7个疗程。
【配伍技巧】 若寒甚者,加大附子、干姜用量,以温阳散寒;若瘀甚者,加水蛭、虻虫,以破血化瘀;若头痛者,加白芷、细辛,以通阳散寒止痛;若耳闷者,加麝香、桂枝,以芳香开窍通经等。
【药物功效】 方中生附子温壮阳气。干姜温阳散寒。当归补血活血,化瘀生新,通经止痛。川芎活血行气止痛。桃仁破血逐瘀。黄酒行血通脉,温阳散寒。童便兼防温热药燥化伤津。炙甘草益气和中,帅血行瘀,并调和诸药。
(三)湿热肆虐证
【病证表现】
1.主要症状 颞下颌关节区疼痛,张口运动障碍。
2.辨证要点 酸困胀痛,口苦,舌质红,苔黄腻或厚,脉沉滑。
3.可能伴随的症状 咀嚼肌酸胀,或肢体烦重,或面部暗红,或头沉,或耳闷,或口腻,或眼胀,或吞咽困难,或运动时弹响等。
【治则与选方】 清热燥湿,舒筋活络;可选用麻杏薏甘汤与四妙丸合方。
【处方用药】 麻黄3g 杏仁4g 炙甘草6g 黄柏24g 薏苡仁24g 苍术12g 怀牛膝12g
【服用方法】 每日1剂,分3次温服,6剂为1个疗程,需要用药5~7个疗程。
【配伍技巧】 若湿甚者,加茯苓、猪苓,以渗利湿浊;若热甚者,加苦参、栀子,以清热燥湿;若疼痛者,加忍冬藤、桑枝,以清热通络止痛;若耳闷者,加冰片、通草,以开窍通络等。
【药物功效】 方中薏苡仁健脾利湿,清热舒筋。麻黄发汗祛湿,受薏苡仁所制辛温通达不助热。杏仁通利水道,渗利湿浊。黄柏清热燥湿。苍术醒脾燥湿。怀牛膝强筋骨,通脉络。炙甘草益气和中,并调和诸药。
(四)瘀热阻滞证
【病证表现】
1.主要症状 颞下颌关节区疼痛,张口运动障碍。
2.辨证要点 痛如针刺,口渴,舌质暗红瘀紫,苔薄黄,脉沉涩。
3.可能伴随的症状 咀嚼肌刺痛,或肢体烦热,或面部暗红,或头痛,或耳闷,或眼痛,或吞咽困难,或运动时弹响,或大便干结等。
【治则与选方】 清热舒筋,活血通络;可选用桃核承气汤与蛭虻归草汤合方。
【处方用药】 桃仁9g 大黄12g 桂枝6g 炙甘草6g 芒硝6g 水蛭6g 虻虫3g 当归12g
【服用方法】 每日1剂,分3次温服,6剂为1个疗程,需要用药4~7个疗程。
【配伍技巧】 若热甚者,加牡丹皮、赤芍,以清热凉血散瘀;若瘀甚者,加三棱、莪术,以破血逐瘀;若肢体烦热者,加柴胡、薄荷,以清解郁热;若头痛者,加葛根、丹参,以升阳通络止痛等。
【药物功效】 方中桃仁活血化瘀,通利血脉。大黄荡涤实热,通下瘀热。桂枝通经散瘀,助桃仁破血祛瘀。芒硝软坚散结消瘀。水蛭、虻虫,破血逐瘀。当归补血活血,兼防化瘀药伤血。炙甘草益气和中,帅血祛瘀,兼防攻伐药损伤正气。
(五)肝肾阴虚证
【病证表现】
1.主要症状 颞下颌关节区疼痛,张口运动障碍。
2.辨证要点 五心烦热,口渴,舌红少苔,脉沉细。
3.可能伴随的症状 咀嚼肌酸胀痛,或潮热,或盗汗,或耳鸣,或耳闷,或眼痛,或头晕目眩,或吞咽困难,或运动时弹响等。
【治则与选方】 滋补肝肾,舒筋活络;可选用六味地黄丸与芍药甘草汤合方。
【处方用药】 熟地黄24g 山药12g 山茱萸12g 茯苓9g牡丹皮9g 泽泻9g 白芍12g 炙甘草12g
【服用方法】 每日1剂,分3次温服,6剂为1个疗程,需要用药4~6个疗程。
【配伍技巧】 若五心烦热者,加银柴胡、胡黄连,以清退虚热;若头晕目眩者,加菊花、枸杞子,以滋阴明目;若盗汗者,加牡蛎、五味子,以敛阴止汗;若耳鸣者,加龙骨、牡蛎,以交通心肾等。
【药物功效】 方中熟地黄滋阴补肾,养血补肝,填精益髓。山药补益脾胃,生化气血,助熟地黄滋补阴血。山茱萸补养肝肾,强健筋骨,固涩精气。泽泻泻熟地黄浊腻壅滞。茯苓渗湿健脾,既助山药补气健脾益肾,又使山药固脾不恋湿。牡丹皮既能清虚热,又能制约山茱萸温不助热。白芍补血益营,养阴柔筋。炙甘草益气和中,缓急柔筋,并调和诸药。
(六)肾阳亏虚证
【病证表现】
1.主要症状 颞下颌关节区疼痛,张口运动障碍。
2.辨证要点 手足不温,口淡不渴,舌质淡,苔薄白,脉沉弱。
3.可能伴随的症状 咀嚼肌酸胀痛,或畏寒怕冷,或自汗,或耳鸣,或耳闷,或眼痛,或头晕目眩,或吞咽困难,或运动时弹响等。
【治则与选方】 温补肾阳,缓急柔筋;可选用右归丸与芍药甘草汤合方。
【处方用药】 熟地黄24g 山药12g 山茱萸9g 枸杞子9g 菟丝子12g 鹿角胶12g 杜仲12g 肉桂6g 当归9g 制附子6g 白芍12g 炙甘草12g
【服用方法】 每日1剂,分3次温服,6剂为1个疗程,需要用药5~7个疗程。
【配伍技巧】 若畏寒怕冷者,加大制附子、肉桂用量,以温阳散寒;若气虚者,加人参、白术,以健脾益气;若自汗者,加黄芪、白术,以健脾益气固表;若吞咽困难者,加桔梗、姜半夏,以利咽降逆等。
【药物功效】 方中鹿角胶、杜仲、菟丝子,温补阳气,使虚阳得补。肉桂、制附子,温壮阳气,助鹿角胶、杜仲、菟丝子,峻补阳气。当归、熟地黄,大补阴血,使阳从阴血而化生。枸杞子滋阴和阳,使阳复有源。山药益气助阳补阳。山茱萸温肾固精,强健筋骨。白芍补血益营,养阴柔筋。炙甘草益气和中,缓急柔筋,并调和诸药。
(七)气滞瘀阻证
【病证表现】
1.主要症状 颞下颌关节区疼痛,张口运动障碍。
2.辨证要点 因情绪异常加重,痛如针刺,口苦,舌质暗瘀紫,苔薄黄,脉沉涩或沉弦。
3.可能伴随的症状 急躁易怒,或咀嚼肌酸胀痛,或夜间痛甚,或情绪低落,或眼痛,或吞咽困难,或运动时弹响等。
【治则与选方】 疏肝理气,活血通络;可选用四逆散与桂枝茯苓丸汤合方。
【处方用药】 柴胡12g 枳实12g 白芍12g 炙甘草12g牡丹皮12g 桂枝12g 茯苓12g 桃仁12g
【服用方法】 每日1剂,分3次温服,6剂为1个疗程,需要用药5~7个疗程。
【配伍技巧】 若郁甚者,加木香、沉香,以行气解郁;若瘀甚者,加水蛭、虻虫,以破血逐瘀;若烦躁不安者,加琥珀、朱砂,以重镇安神;若眼痛者,加冰片、通草、青葙子,以开窍通络止痛等。
【药物功效】 方中柴胡疏肝解郁。枳实降泄浊气。桂枝通阳散瘀。桃仁、牡丹皮,活血化瘀。茯苓益气渗利瘀浊。白芍益血通络,兼防化瘀药伤血。炙甘草益气和中,并调和诸药。
医案助读
蒋某,女,45岁,郑州人。有6年颞下颌关节综合征病史,在郑州几家医院诊治,均未取得预期治疗效果,近因症状加重前来诊治。刻诊:颞下颌关节区痛如针刺,因受凉加重,张口活动不利,耳中闷塞,口淡,舌质暗淡夹瘀紫,苔薄白,脉沉涩。辨为寒瘀凝滞证,治当温阳散寒,活血通络;给予四逆汤与生化汤合方加味,生川乌5g,干姜5g,当归24g,川芎10g,桃仁3g,桂枝10g,细辛10g,白芍12g,牡丹皮6g,炙甘草6g。6剂,煎药时加入黄酒10ml,每天1剂,每日3服。二诊:痛如针刺明显好转,张口活动不利有改善,加大白芍用量为20g,以前方6剂。三诊:疼痛止,耳中闷塞解除,以前方6剂。四诊:诸证基本消除,以前方6剂。五诊:诸证悉除,为了巩固疗效,又以前方12剂。随访1年,一切正常。
用方提示:根据颞下頜关节区痛如针刺辨为瘀血,再根据因受凉加重、苔薄白辨为寒,因舌质暗淡夹瘀紫、脉沉涩辨为寒夹瘀,以此辨为寒瘀凝滞证。方以四逆汤(因无生附子,故以生川乌代替)温阳散寒;以生化汤温阳通经,活血化瘀,加桂枝温阳通经散寒,细辛温阳散寒止痛,白芍缓急柔筋止痛,牡丹皮散瘀,兼防温热药化燥伤阴。辨证准确,方药恰当,以奏其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