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六经辨治方法来源于《黄帝内经》。《伤寒论》一书非常注重脾胃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治疗之中处处顾护胃气,因为脾胃是六经的生理基础。如《素问·太阴阳明论》中明确指出,太阴脾和阳明胃是自然界和人类生存的基础。“太阴者,脾土也。阳明者,胃土也。胃纳水谷,借脾气运行,充于脏腑,而经脉以和,四肢以荣,土者生万物而法天地,故为太阴阳明论。”另外,脾胃是三阴三阳的物质基础,如《素问·血气形志篇》曰:“夫人之常数,太阴常多血少气,少阳常少血多气,阳明常多气多血”。气血作为三阴三阳最基本的物质基础,其根本还在脾胃,因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在人体的气机生化理论中,少阳为三阳之枢,少阴为三阴之枢,但是在三焦之中,脾胃居中焦,更是上、中、下三焦之枢,主脏腑气机的升、降、出、入。
所以,在病理情况下,六经病变可以导致脾胃病的发生。在《伤寒论》中太阳病导致脾胃病的发生虽然没有明确的表述,但太阳经包含了足太阳膀胱和手太阳小肠两个脏腑。《素问·灵兰秘典论》就明确指出:“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王冰解释小肠曰:“承奉胃司,受盛糟粕,受已复化,故云受盛之官,化物出焉”。李东垣先生在《兰室秘藏》讲述的更加明确:“胃中寒,则胀满。浊气在上,则生胀。胀取三阳,三阳者,足太阳膀胱寒水为胀。腹暴胀,按之不下,取太阳经络者,胃之募也正同”[5]。
桂枝汤和麻黄汤是治疗太阳病的两个主要方剂。桂枝汤可以治疗太阴病表未解者(伤寒论276条);脾肾阳气大虚兼有表证(伤寒论91、372、387条);阳明病,脉迟,汗出多,微恶寒,表未解者(伤寒论208);《金匮要略》中用桂枝汤治疗妊娠呕吐;另外小建中汤是中医治疗脾胃病的基础方,也是由桂枝汤配芍药加饴糖而成。桂枝汤不仅能调和气血,调和阴阳,更重要的是可以调和脾胃,如柯韵伯在《伤寒来苏集》就言桂枝汤:“此为群方之魁……虚痢,随手而愈“。桂枝汤能显著抑制新斯的明静注引起的肠蠕动亢进,兴奋肾上腺素引起的肠蠕动减慢,使之恢复到正常范围[6]。桂枝汤临床能治疗脾虚运化不利的久利,又可治疗气郁结肠痉挛引起的便秘,还可以治疗太阴病兼表证的泄泻[7]。
麻黄汤可治疗“太阳和阳明合病,喘而肠满者”(伤寒论36条)。此为腑气不通,浊气上犯,肠中气机阻滞,用麻黄汤发汗宣肺,肺气宣发则肃降正常,腑气通畅,喘满自止。“阳明病,脉浮,无汗而喘,发汗则愈,宜麻黄汤”(伤寒论235条)。太阳病初传阳明,阳明燥热不甚,表气郁闭,肺气不降,里气不适,用麻黄汤外散表邪,宣达肺气,待表气一和,肺气自降,大肠能行其肠道传导功能,诸证自除。所以现在用麻黄汤治疗习惯性便秘,膈肌痉挛等证[8]。
总结太阳病篇,解表方只有10方,攻里8方,温阳13方,清热12方,泻心6方,而其中治疗脾胃病的不下20方,其意义之大,不言自明。
阳明病篇中,关于脾胃的论述就更多了。首先,其经络包括手阳明大肠经和足阳明胃经,分别与手太阴肺经和足太阴脾经相表里。其次,就脏腑而言,阳明病包括“胃家”,现在公认为脾、胃、大肠、小肠等整个消化道。阳明病篇首先强调“阳明居中,主土也,万物所归,无所复传,始虽恶寒,二日自止,此为阳明病”。一方面阳明所主脾胃尤具土德,万物之生长、发育、衰老、复归于土;另外强调阳明病在发病学上的意义:阳明多气多血,邪入阳明,化热化燥迅速,并具有易于传变的特点。首先形成太阳阳明,胃热偏盛,损伤津液,约束脾土的转输功能,形成脾约;其次阳明邪热炽盛,形成阳明胃家实之证,易于导致“胃中干燥,转属阳明(181条)”,“胃中空虚,客气邪热,扰动胸膈”(221条),“阳明燥热壅滞,胃气不能下行,气滞于腹,形成腹满身重,口不仁,面垢(219条)”等证。如果无形邪热与胃肠等有形实邪相结合,易于形成胃中燥热初结之调胃承气汤证(248条);胃中燥,大便硬之小承气汤证(213条);胃中燥屎五六枚之大承气汤证(215条)。阳明病除了导致脾胃实证外,还可以导致肠道津液内竭,传导失司,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余日之蜜煎(导)证(233条);胃阴灼伤,口干舌燥之白虎加人参汤证(222条);损伤脾阳,导致胃中冷不能食,饮水则哕证(194条);脾胃阳虚,水谷不别的痼瘕证(191条);肝寒犯胃,胃中浊气上逆,食谷却呕证(243条);中气衰败之手足厥冷哕逆证。阳明病篇其林林总总之脾胃之证,可谓字字珠玑,条条言之。
少阳包括手少阳三焦与足少阳胆腑而言。三焦为人之三元之气,中清之腑,总领五脏六腑、荣卫、经络、内外、上下左右之气。《灵枢·营卫生会》曰:“上焦出于胃上口”“中焦亦并胃中”“下焦者,别回肠”;张志聪《侣山堂类辩》:“《平脉篇》曰:上焦不归者,噫而酢谷(反酸);中焦不归者,不能消谷饮食;下焦不归则遗溲,中气不足者溲便为之变也”。邪入少阳三焦影响脾胃功能,导致胃气上逆,脾气下陷,胃土既逆,则上脘填塞,浊气涌翻,心烦喜呕(97条);另外邪入少阳,影响到脾胃功能,导致燥热内结,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苔,可用小柴胡汤:“上焦得透,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229条)”。胆附于肝,内藏精汁而主疏泄,故名“中精之腑”。胆腑清利则肝气条达,脾胃自无贼邪之患。外邪侵犯少阳,胆火上炎,枢机不利,影响脾胃;少阳属木,木盛则土受制,出现少阳病,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之小建中汤证;少阳之邪还可以内结阳明,形成腑中燥实结聚之柴胡加芒硝汤证;少阳之邪还可以内传,导致胃实而肠虚,出现胁下满而大便溏之证;阳明燥结已成,热迫津液,导致热结旁流之大柴胡汤证(165条);另外,少阳郁火下迫阳明,大肠传化失常则自下利,胃失和降,气机上逆呕吐之黄芩汤证(172条)。更为重要的是少阳病还可以作为判断邪入脾胃的标志,如“伤寒三日,三阳为尽,三阴受邪,其人反能食而不呕,此三阴不受邪也(270条)”。根据《素问·热论》“一日太阳,二日阳明,三日少阳……”之传经理论,如果邪入少阳,人体虽然受病,能食不呕,知脏气未虚,中州健运,既不见太阴之腹满呕吐,又不见少阴之欲吐不吐,更无厥阴之饥不欲食,食则吐,自是不传三阴之候。正如李东垣在《兰室秘藏》中所说:“甲胆者,风也。生化万物之根蒂也。《内经》云:立端于始,序则不愆。人之饮食入胃,英气上行,即少阳甲胆之气也;其手少阳三焦经,人之元气也,手足经同法,便是少阳元气生发也。胃气、谷气、元气、甲胆上升之气,一也,异名虽多,止是胃气上升者也”。可见少阳春生之气在脾胃发病中的重要意义了。
足太阴有运化水谷精微与输布水湿的功能,与胃为表里。胃司纳而脾司运,脾主湿而胃主燥,脾喜升而胃喜降,脾与胃燥湿相济,升降协调,相辅相成,以共同完成对水谷受纳、运化及输布。故脾胃同属仓廪之官,脾胃健则气血生化有源,故同为后天之本。太阴病最易导致中阳不足,外感风寒内蕴生冷,太阴本身自病;太阳病误下,中伤邪陷,也易转属太阴;阳明病清下太过,则易损伤脾阳。另外,邪犯太阴,脾阳受损,运化失职,津液不能正常输转则寒湿停聚,势必影响脾胃升降气机,发生腹满时痛,吐利不食等,这一系列证候都是脾脏虚寒的反映,所以太阴病多以脾虚寒证多见。
少阴包括手少阴心和足少阴肾,心主血脉,又主神明,对人体生理活动起统领作用,肾主藏精,内寓真阴真阳,为先天之本,生命之根。少阳病为伤寒六经病变发展过程中的危重阶段,太阴和少阴有子母关系,火能生土,当太阴脾阳虚严重时,则累及肾阳,反之肾阳不足,亦可导致脾阳减退。
太阴阳虚,寒饮在膈上,其源于脾肾阳虚,不能化气布津而津液停聚,出现饮食入口则吐,心中温温欲吐,复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脉弦迟者(324条);因脾肾阳衰,阴寒偏盛,下焦不能温煦,水谷不别可导致少阴病下利(314条);少阴病阴盛格阳于外,出现下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者,白通加猪胆汁汤证(315条);少阴病阴盛阳虚,正邪剧争而出现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之吴茱萸汤证(309条)。少阴病脾肾阳虚,络脉不用而统摄无权,大肠滑脱之下利,便脓血证(306条);甚者正不胜邪,中土衰败,出现吐、利、躁烦(296条),下利不止而头眩,时时自冒(297条),阴竭于下,阳脱于上等死候。少阴病亦可燥实内结,迫津旁流,自利清水,腹胀满不减之急下存阴证。
厥阴肝经为风木之脏,主藏血而内寄相火,性喜条达,功擅疏泄,对脾胃的受纳运化有密切关系,因此,厥阴病大多表现为犯胃乘脾的胃热脾寒证;肝木横逆,犯胃乘脾之上热下寒证;胃中停水致厥证;肝热下迫的热利;热结旁流的下利;虚寒下利发生格阳证;虚寒下利兼表证。呕逆,也是厥阴病常见证,肝寒犯胃发生干呕,吐涎沫,头痛证;厥阴出少阳,呕而发热之小柴胡汤证;并且厥阴病还可致哕,有胃中虚冷致哕,邪实致哕之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