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病是风寒之邪侵袭体表,卫外失常所致。太阳病病位主要涉及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阳膀胱腑。从经络循行来看,足太阳膀胱经上连风府,和督脉相通,下络腰肾,和肾相连。和督脉通,调节全身阳经的阳气;和肾相连,可借助肾中阳气来主管一身的表阳。膀胱腑和肾相连,有气化功能,可化生阳气。在肾阳的温煦作用下,通过膀胱的气化化生阳气,这种阳气一是通过太阳膀胱经、三焦这两个通道向体表输布,有温养体表,调节体温,防御外邪作用;二是参与水液代谢,可排出废水,化生津液,并使津液输布上承。所以当太阳膀胱受邪,膀胱气化不利的时候,排出废水的功能障碍,出现小便不利、小便少;化生,输布津液的功能障碍,出现津液缺乏的口渴、消渴、渴欲饮水、烦渴等症状,这是膀胱腑在水液代谢方面功能失调的一种表现。但太阳阳气需要补充于中焦,阳气输布到体表以后,在体表要不断消耗,所以需要借助中焦脾胃所摄入的水谷精微,来不断地补充能量。所以,表阳被寒邪所伤,就会引起中焦气机的升降失调。
太阳病的证候总体上分两大类,一类是本证,一类是变证。所谓本证是指发生在太阳膀胱腑的本经、本腑的病变。变证是太阳病误治或者失治以后,使临床证候发生了异常变化,而新变化的证候又不属于六经病,不能用六经的名称来命名,即称之为变证,太阳脾胃病主要也是在这两类证候中产生的。
太阳本证中,以麻黄汤和桂枝汤(包括大、小青龙汤)证为代表。此类证候是在外邪侵袭时,肌表卫阳奋起抗邪,发挥顾护肌表的作用,而卫阳的补充来源于中焦,所以当机体在抗邪过程中,中焦脾胃需源源不断地补充卫阳。如果脾胃功能下降,不能满足补充卫阳的需要,就会引起中焦脾胃的功能失常,临证中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胃气的通降失常,可出现纳差、恶心、呕吐等,如桂枝汤中的“鼻鸣干呕”;另一类是脾升清降浊的功能失常,清气不升而下泄,可见泄泻、下利、便秘等,如葛根汤证、葛根加半夏汤证等。脾胃气机升降失常可出现于太阳病本证的各个证候中。
太阳病的变证比较复杂,多由于表证失治或采用过汗、下、吐等方法引起疾病发生了寒热虚实的变化,此时已属内伤杂证范畴。随失治、误治的情况及患者的体质不同,可以出现寒、热、虚、实各种证候。如在邪陷胸中的栀子豉汤类实热证中出现热邪阻滞,胃气不通的心烦、恶呕、反酸等,可兼见腹胀、便溏等。还可见误汗损伤心阳,心脾两虚,心慌、心悸、乏力、纳呆等,仲景从温补脾阳着手治疗的桂枝甘草汤类;或者可见患者素体中阳不足,加之误汗致脾阳损伤加重,水气内生,可出现恶呕、吐痰涎、腹胀、肠鸣、下利等一派脾虚饮停之证,即苓桂术甘汤证、小建中汤证、茯苓甘草汤证等;或者出现汗伤肾阳,汗漏不止、恶寒肢冷、食纳减退,甚则呕吐,水入则吐的水逆证等,如茯苓四逆汤证、真武汤证等。在变证中还可见误治邪陷,寒热错杂的痞证,此类为邪结于胃脘,可见心下痞满、腹胀肠鸣、恶心呕吐等,如半夏泻心汤证、生姜泻心汤证等。
综上所述,在太阳脾胃病中,离不开外感因素,脾胃升降失常贯穿于其中。因此,太阳脾胃病的治疗应发表祛邪,鼓邪外出,从而达到调理脾胃的目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