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发汗后,水药不得入口为逆。若更发汗,必吐下不止。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恼,栀子豉汤主之。若少气者,栀子甘草豉汤主之;若呕者,栀子生姜豉汤主之。(76)
栀子甘草豉汤方
栀子十四个(擘),甘草二两(炙),香豉四合(绵裹)。
上三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甘草取二升半,内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释义】
本条论述了热扰胸膈证兼有少气的证治。证候的形成缘于表证误用汗下,邪气内陷化热,同时出现了中焦脾胃功能损伤的证候:少气、呕。从栀子豉汤的系列衍化方剂可以看出,在表证的治疗中,一定要注意顾护脾胃功能,使气血生化有源,正气得以补充,能祛邪外出。一旦不合理解表药物的使用造成脾胃的损伤,在上可见胃失和降之呕吐、呃逆。
【方义】
栀子豉汤加缓急迫的甘草,故治栀子豉汤证。条文中的少气,当指呼吸短促,然亦不外急迫的为证也。
【历代论述】
章楠:仲景云:呕家不可与建中汤,以提案故也。则是甘草之甘,原可助吐,此云少气者,以其胃气素弱,恐不胜栀子寒苦,则反从下走而不上涌,故加甘草益胃气以助吐。而诸家言益中,于理也痛通。(《伤寒论本旨》)
徐彬:因少气而加甘草,谓补似也,然观彼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此若但取补中,何不炙之而生用耶?要知既有虚热,中虽少气,未可补也,因推元气少之故,乃热伤元气,故以甘凉调中而化热,调亦是补,然非主补也。使果宜补,则不敢涌之也。(《伤寒一百十三方发明》)
【病案分析】
患者,素有胃病史,近因强食热物后,曾吐血数口,旋即膈内剧痛,连及胃脘,食入则膈疼痛加剧,脘痞嘈杂,懊恼不安,不欲饮食。舌质红,苔薄黄,脉滑。用栀子甘草豉汤加味:炒山栀子9克,香豉9克,甘草6克,黄连1.5克,蒲公英9克,连服3剂,膈痛全消,亦能进食。
按语:本案因强食伤胃,胃络伤则吐血,胃伤而为热邪所扰,故膈脘疼痛,懊恼不安,加之素有胃病史,脾胃虚弱,故治用本方加黄连、蒲公英清热和胃,健脾和中而收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