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当消息1和解其外,宜桂枝汤小和之。(387)
【词解】
1.消息:斟酌。
【释义】
387条论霍乱愈后身痛的证治。吐利止,示里气已和。身痛不休,示表邪未尽,营卫不和,脾胃生化气血不足,肌肤失养。故用桂枝汤以调和营卫,调补脾胃,祛其表邪。霍乱重证,吐利虽止,里气大虚,不但不能用麻黄汤,就是桂枝汤也应慎用,故曰“小和之”,以达营卫和、正气复,微邪去的目的。正如章虚谷所说:“此方立法,从脾胃以达营卫,周行一周,融表里,调阴阳,通经脉……而能使塞者通,逆者顺,偏者平,格者和,是故无论内伤外感,皆可取法而治之”。
【方义】
桂枝汤的主要功效为调和营卫、调和阴阳、调和脾胃。从作用机制分析,桂枝汤要发挥其功能,则首先在于调和脾胃。如桂枝汤解表,以水谷之海为化源,邪藉汗而散,汗又为津液所化,津液乃脾胃运化而来,脾运强健,则津液充沛,汗源丰富,使邪随汗出。故解表必资化源。方中桂枝、芍药调和营卫,解肌祛邪,草、姜、枣补益脾胃,并啜以热粥,助胃气酿汗源。“胃者卫之源,脾者营之本”。成无己指出,脾胃为荣卫之根,脾能上下,则水谷消磨,荣卫之气得以行;脾气虚衰,不能上下,则荣卫之气不得通营于外。营卫虚弱,因于脾胃,调和营卫,不离脾胃。观《伤寒论》解太阳表证诸方,皆用桂枝合姜草枣,其用心显然可见。曹颖甫《经方实验录》:“盖桂枝汤一方,外证治太阳,内证治太阴”。既能发汗解表治外感,又能温中补脾治内伤,其统治表里的作用机制主要在调和营卫、振奋脾阳。
桂、姜、枣、草皆是烹调的常用之物,有健脾开胃、促进食欲之妙。所以,桂枝汤实际上擅能调理脾胃,并达到振奋化源,滋养气血,调和营卫,协调阴阳之目的。
【历代论述】
柯韵伯:此为仲景群方之冠,乃滋阴和阳,调和营卫,解肌发汗之总方也,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余常以此汤治自汗……虚痢,随手而愈。(《伤寒来苏集·伤寒附翼》)
【病案分析】
苗某,女,71岁,1988年10月11日就诊。患者于1个月前,因长途乘车感受风寒,引起大便稀薄,每日4~5次,伴见胸脘痞满、腹痛、恶心、厌食,常自汗出、恶寒、咳嗽,偶头痛。某医院诊为急性胃肠炎,给予西药抗生素治疗,同时配合中药,或以肝气乘脾用痛泻要方,或以脾胃虚弱用参苓白术散,或以肾阳虚衰用四神丸。治疗近1个月,终未见效。后自服山楂健脾丸,病情反而加重,遂来余处就诊。刻诊见其面色无华,精神萎靡,泻下稀水,色白无臭,小便短少,腹部胀满隐痛,喜温喜按,舌淡苔薄白,脉浮细无力。属中医学之“泄泻”。患者年老,素体阳虚,又感受风寒,则脾失健运,使水谷不腐,清浊俱下,产生泄泻,太阴之脾虚寒证当属确凿。然观前医处方,已用温中健脾之剂,却何以不效呢?盖因忽略了太阳之表证。太阳为诸经藩篱,外邪侵入,当先受病,邪壅于表则恶寒而脉浮,经脉失于柔和则头痛,营卫失和则自汗出,肺之经气不利则胸脘痞满而咳。故此病当属太阴病兼表证。治疗应以温中益脾,解肌祛风,调和营卫为法。据《伤寒论》第276条“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投以桂枝汤加味:桂枝9克,生白芍9克,炙甘草6克,大枣3枚,生姜2片,半夏9克,紫苏梗6克,厚朴9克,党参9克,附子6克。3剂,水煎服。药后病人大便次数明显减少,大便已能成形,除偶恶心、恶寒、自汗外,余症皆除,食欲大增,精神转佳。药中病机,上方去紫苏梗、厚朴,加吴茱萸6克,继进6剂。大便日1次,软硬适度,已不畏风寒,自汗亦无。嘱其起居有节,后随访1年,一直健康。
按语:泄泻一症,多由于脾虚失运而致,病在太阴。太阴与太阳一里一表,阴阳互根。由于肺合皮毛,太阳病与肺的病变关系密切,而肺之宣发肃降又与脾之转输健运相互为用。本例符合既有外感,又有泄泻伤脾的387条证候,所以选用桂枝汤。桂枝汤是通过调脾胃而和营卫,解肌发汗,不同于单纯之发汗,且桂枝一药,性辛温,可启阴通阳而止泄泻。可见桂枝汤对太阴病兼表证实为一良方[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