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379)
【释义】
太阳病篇提到“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俱,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见到呕吐和发热,一般公认为是少阳病,胆腑郁热犯胃则出现喜呕、多呕、善呕。少阳病热型有两个,邪在经时,正邪相争,互有进退,表现出往来寒热;热郁胆腑之时,则表现为持续发热。胆腑郁热犯胃之证用小柴胡汤是正治之法。但放到厥阴病篇,不少医家认为是厥阴阳气逐渐恢复,祛邪外出,脏邪还腑,阴病出阳的表现。把“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看作厥阴脏邪还腑,阴病出阳,体现了厥阴为阴阳转化之机和三阴三阳之间病证的相互转化关系。三阴三阳之间,相表里两经之间在发病和病理上的联系。呕吐也应当有寒有热有虚有实,吴茱萸汤证是肝寒犯胃;379条“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可作肝热犯胃,胃气上逆之呕吐,治用小柴胡汤清肝和胃,祛邪外出。
所以“呕而发热者”既可以当作厥阴脏邪还腑,阴病出阳,也可以当作肝热犯胃之呕吐,这样就使厥阴病篇的呕吐有寒有热,有虚有实,体现了厥阴病两极转化的特点。
【方解】
本方为和解少阳之主方。少阳为三阳之枢,一旦邪犯少阳,徘徊于半表半里之间,外与阳争而为寒,内与阴争而为热,故往来寒热。少阳经脉起于目锐眦,下耳后,入耳中,其支者,会缺盆,下胸中,贯膈循胁,络肝属胆,故邪在少阳,经气不利,少阳相火郁而为热,所以口苦,咽干,目眩而胸胁苦满。胆热犯胃胃失和降,故见心烦喜呕,嘿嘿不欲饮食。舌苦薄白,是邪尚未入里化热之征,脉弦是少阳经气郁而不得疏泄之故。本方之柴胡为少阳专药,轻清升散,疏邪透表,为君药。黄芩寒,善清少阳相火,故为臣配合柴胡,一散一清,共解少阳之邪。半夏和胃降逆,散结消痞,为佐药,助君臣药攻邪之用。人参、甘草为佐,生姜、大枣为使益胃气,生津液,和营卫,既扶正以助祛邪,又实里而防邪入。如此配合,以祛邪为主,兼顾正气;以少阳为主,兼和胃气,故可使“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伤寒论》)。或治不如法,小柴胡汤证仍在者,服小柴胡汤后,“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
【历代论述】
钱潢:邪在厥阴,惟恐其厥逆下利。若见呕而发热,是厥阴与少阳脏腑相连,乃脏邪还腑,自阴出阳,无阴邪变逆之患矣。故当从少阳法治之,而以小柴胡汤和解其半表半里之邪也。(《伤寒溯源集》)
【病案分析】
张某,女,65岁,2003年4月13日初诊。胃脘疼痛不适20天,素有慢性浅表性胃炎病史。20天前因生气致胃脘疼痛不适,自服多潘立酮、斯达舒等药物疗效不佳。纳差,眠差,大便干,2~3天一行,舌淡红,苔薄黄,脉弦细。证属胆胃不和,气机郁滞。治宜调和胆胃,舒畅气机。处方:柴胡9克,黄芩9克,半夏9克,党参15克,郁李仁30克,干姜6克,枳实12克,茯苓30克,白术15克,陈皮9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服12剂后疼痛消失,纳可,但胃脘部仍觉痞满不适,眠差,多梦,舌脉同前。上方加赤芍15克,丹参20克,珍珠母30克,活血化瘀、镇静安神,继服12剂诸症消失,随访1年未复发[11]。
按语:患者因情志不畅致肝胆气郁,胆胃不和,中焦气机不畅,不通则痛。叶天士曰 “积着于胃,脘中痹痛,高年易和不宜攻”“胃为阳土,宜凉润;肝为刚脏,宜柔宜和”,故重用小柴胡汤调畅气机,通则不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