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功能代偿期及氮质血症期、ARF多尿期,常可出现此证。
【临床表现】 面色萎黄,精神委靡,倦怠乏力,心慌气短,腰酸膝软,口干咽燥,口中尿臭,五心烦热,夜尿清长,舌质淡红少津,或有齿痕,脉沉细数。
【病机分析】 脾气虚中气不足则气短,乏力倦怠;脾虚水谷化生不能,气血生化无源,故面色萎黄,精神委靡,心慌,舌质淡有齿痕,脉弱;腰为肾之府,骨乃肾所主,肾虚失养,故腰酸膝软;肾阴亏虚,则口干咽燥,舌淡红少津;虚火内扰则五心烦热,脉细数;气阴亏虚,固摄无权则夜尿清长或尿多。
【论治法则】 益气养阴,补肾固摄。
【代表方剂】 参芪地黄汤加减。
【方药示例】 人参9g,炙黄芪12g,地黄12g,山茱萸9g,茯苓9g,牡丹皮9g,泽泻9g,芡实9g。
【处方解析】 本方出自《沈氏尊生书卷三》,原方用为肠痈溃后,气阴亏虚之平补方剂,实为六味地黄汤加人参、黄芪组成。用于本证脾肾气阴亏虚之气阴双补,其中人参、炙黄芪补气健脾,地黄滋养肾阴,共为主药;山药、茯苓健脾化湿,山茱萸、泽泻配地黄等滋阴同时兼泻肾降浊,牡丹皮清肝除虚火,清瘀热共为臣药;芡实补肾固摄缩泉为佐,以治夜尿清长。
【随症加减】 虚热内炽之时如虑人参过于燥热,可用党参9g替代,亦可用西洋参6g或太子参12g益气兼顾养阴生津;加山药15g,土炒白术6g,砂仁6g健脾和胃,同时可适当减轻滋阴药用量;津亏,口干可用南沙参12g,玉竹12g生津止渴,重者或加玄参9g,麦冬12g,与原方地黄12g取增液汤《温病条辨卷二方》之意,以加强滋阴生津清热之力;心烦少寐,面色无华(贫血明显)加何首乌9g,当归9g或改地黄为熟地黄,亦可加二至丸《医方集解》(女贞子,墨旱莲各等份),以滋阴养血安神;多尿期早期尿少或涩滞不畅加车前子9g(包煎),大黄(后下)9g或制大黄15g,郁金9g,石韦9g,滑石(包煎)20g泻浊通利;尿黄浊加虎杖15g,黄柏9g,牛膝12g利下焦,使浊邪有排泄出路;尿中有血加白茅根15g,茜草9g,小蓟12g,藕节12g活血凉血止血;尿多小便清长者加覆盆子12g,五味子6~9g,肉桂4.5g固摄,或配用缩泉丸《校注妇人良方卷八方》(益智、山药、乌药各等份为末)以补肾缩尿;兼有肝阳上亢如眩晕、目赤可加用珍珠母30g,牡蛎30g镇肝潜阳;肾虚明显者可加牛膝9g,熟地黄12g,鹿角胶9g(烊化)补肾填精。
【辨治按语】
1.脾肾气阴两虚证辨证要点
(1)首先,本证是指以气虚同时伴有阴虚的一系列症状为主要表现的急、慢性肾衰竭。不论在ARF或CRF中都是临床常见的证型。ARF患者只要病情有所缓解进入多尿期后,绝大多数表现为气阴两虚证。CRF患者临床表现为本证的频率有人统计在42.2%~56.81%,老年患者群比率更高达到62.48%。
(2)其次,肾衰竭本质上是典型的本虚标实证,这点在临床上已有大组病例研究,并且得到专家的共识。邪毒(包括人体新陈代谢产生的一系列有害毒素)内生客观存在。辨证为脾肾气阴两虚,仅仅是现阶段邪毒表现尚不明显或不占主要地位。正如《内经》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有人习惯将肾衰竭归类于虚劳,但从此意义上说本病的气阴两虚证和单纯“虚劳”在概念上有所区别。具体辨证论治时不可忽视。
(3)进入ARF的多尿期或恢复期的患者与CRF的患者在辨证上均可以表现脾肾气阴两虚证,但实际的病机和预后大不相同,在某些方面治疗法则也完全不同,临证须分别清楚,区别处理。
(4)不论ARF或CRF在辨证属脾肾气阴两虚证阶段,一个共同的特点是尿量较多或不少,临床上患者极少出现浮肿,与其他肾衰竭的证型区别明显,有学者称之为“干性”肾衰竭,这一特点可资临床辨证参考。
2.CRF脾肾气阴两虚与ARF脾肾气阴两虚辨证论治的区别
(1)ARF之脾肾气阴两虚与CRF之脾肾气阴两虚在病机上有明显区别:前者经过一段激烈的正邪相争,处于邪气日渐衰退,正气亏损未复,以正气虚弱急需扶助为治疗重点,总体病情将向好转甚至痊愈发展;后者脾肾气阴两虚,但邪气也有日渐增加之虞,治疗除益气健脾,滋养肾阴外,还要注意驱邪降低毒素,总体治疗目标以平衡机体阴阳为主。
(2)《黄帝内经·素问·宣明五气篇》:“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溺。”同是肾脏亏虚,但临床症状不完全相同。CRF患者肾脏虚损,气化失常,不能主水,总体上是开合不利,毒素排泄不利,可见夜尿清长,少部分表现为尿量减少甚至尿癃,体内水液潴留;ARF多尿期肾脏虚损,膀胱失约,表现为尿量增多,尤其与前一段时间比较其量剧增。伴随大量排尿,出现精亏亡津,甚至气随液脱,不可不辨。治疗上ARF多尿期需要补肾固摄,使用收敛固摄药物;而CRF脾肾气阴两虚证即使夜尿清长也不能草率使用固涩法,加速破坏肾脏对液体的调节能力,有时还需要配合利水之品,甚至须用化瘀、通窍、攻逐法;两者在治疗原则上有明显区别,临证时需要注意。
3.急性肾衰竭多尿期“脾肾气阴两虚证”辨证论治要点
(1)ARF必须有明确的病因(近期的急性起病),有短期内肾功能进行性衰竭的症状和实验室证据,诊断为多尿期,要考虑之前大多有少尿期的过程和尿量明显增加的数据。
(2)ARF疾病发展进入多尿期或恢复期时,由于邪正相持已久,邪气将衰,正气未复,临床表现出属脾肾气阴两虚证。此时随着尿量增加,同时邪气也处于逐渐消减状态,总的病情是在向好的方向转化。但部分患者,也可发生变证和坏证,导致延迟好转,甚至死亡。故此时,在临床上,一方面应益气养阴,健脾补肾,扶助人体正气;另一方面需密切注意防止变证、坏证的发生。如多尿早期,有尿涩不畅,邪毒排泄困难时,需要配合淡渗通利或育阴利水,使邪有出路,可选用猪苓汤《伤寒论》方加减;肾气不固,封藏失司,膀胱气化无力,尿量大增使患者精气津液大泄时,可出现气阴两衰危象,治疗上需要及时采取各种治疗手段维护津液,配合输液等支持疗法,必要时血液透析,务必使水、电解质保持平衡,防止气随液脱。对已经出现脱气亡阴的患者更要争分夺秒,积极抢救,先以大剂参附制剂(参附注射液、参脉注射液)或独参汤急进益气固脱,后续大量滋阴生津药物以救阴,争取病情好转,不可轻言放弃。
(3)ARF多尿期临床及时识别亡阴亡阳,是正确处理好补液,调整水盐平衡救脱(抗休克)的先决条件。需要从尿量、液体丢失量、体温、血清电解质情况、机体有效循环血容量、血压、心率情况等多方面综合分析,《外感温热论》云:“但诊其脉,若虚软和缓,虽倦卧不语,汗出肤冷,却非脱证;若脉急疾,躁扰不卧,肤冷汗出,便为气脱之证矣。”实为经验之谈,可资参考。
(4)ARF中,特殊如瘟病疫斑热等多尿期,属热病瘥后余热未清,阴伤气耗,虽正气虚明显,病情相对和缓,应以中药治疗为主,重点在养阴生津,扶脾助运。临床用药选轻柔平补之品,如地黄、沙参、麦冬、石斛之属,避免过于滋腻之药如熟地黄、当归、龟甲、阿胶等,以防厚腻阻滞气机;亦可选四君子合沙参麦冬汤加减。叶天士《温热论》一方面云:“面色苍者,须要顾其津液,清凉到十分之六七,往往热减身寒者,不可就云虚寒,而投补剂,恐炉烟虽息,灰中有火也。”另一方面又强调,“舌淡红无色者,或干而色不荣者,当是胃津伤而气无化液也,当用炙甘草汤,不可用凉药。”前贤告诫,既不可对看似气虚实为阴伤者骤用温药,以免发生“炉灰复燃”,使病情反复;也不可对气血亏虚者轻易用凉药,使胃气难复。总之用药避免过激,以平和为好,即使在扶正时也需根据病情,谨慎从事。
4.慢性肾衰竭脾肾气阴两虚证辨证论治要点
(1)慢性肾衰竭未成为独立病种前,实际散见于“水肿”“癃闭”“关格”“虚劳”诸病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将“肾衰”“急性肾衰”“慢性肾衰”作为中医标准病名确立。以往的专著和教科书在论述上述疾病时,均未列本证型,习惯以气虚、阳虚为临床主要分型,少见有阴虚型。传统观念认为,水为阴类,得温则化,治疗上多尊《金匮》“病痰饮者以温药和之”的方法。率先将肾衰竭之脾肾气阴两虚证正式提出来的是时振声教授,实际上本证型是肾衰竭多发、常见的临床证型之一。
(2)从疾病发展过程方面讲,脾肾气阴两虚证集中见于CRF的早、中期和部分已经进入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本证发生率高,其原因在于慢性肾衰竭的病程长,从动态看,是一个长期进展性的邪正交争,导致正气损伤的过程,病变部位主要在肾、脾两脏,初期可单纯表现脾气虚或肾阴虚证,但日久气虚阴亏相互影响,发展进入气阴两虚证;后期正气亏损进一步加重,可在本证基础上发展成气虚及阳致脾肾阳虚证,阴虚加重成肝肾阴虚证,也可变为气血阴阳俱虚证。由此可以看出本证是CRF病情动态发展过程中由轻至重(少数病例由重转轻)必然经过的“枢纽”。故在此阶段,治疗正确与否,将决定病情的进退。
(3)在治疗时机和目的上,慢性肾衰竭病程渐进中,早、中期虽然正气渐虚,但人体自我调节机制尚在努力不断地设法调节自身代谢需求和废物排泄不足的矛盾,试图维持体内较低水平的内环境相对稳定,保护残余肾小球功能,即维护最基本的气血阴阳平衡。此时最需要通过各种方法对患者体内的正气给予扶助。对脾肾气阴两虚证,通过调理脾胃运化功能,升清降浊,滋养肾阴,以助肾脏气化,通调水道,可起到缓解症状,长期稳定病情或者使肾功能损伤进展减慢的效果,这是我们临床治疗所应当追求的目标,这点必须明确!有学者认为本证也是CRF可以获得临床显著疗效的最后机会,如果病情进一步加重,各种中医药治疗方法的疗效均将受到严重的限制。
(4)由于CRF病程长,其自然发展过程表现为一个正气逐渐亏虚,邪毒逐渐加重,病情逐渐恶化的慢性过程,所以临床需要一个长期的中药治疗时间。脾肾气阴两虚证病变部位主要在脾与肾,两脏的重要作用正如《医宗必读》所说:“先天之本在肾,肾应北方之水,水为天一之源;后天之本在脾,脾为中宫之土,土为万物之母。”两者缺一不可。但是《素问·平人气象论》又曰“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首先强调调理维护脾胃后天之本,其原因是从中医的治疗方法角度看,不论从保证机体必需的营养供给,还是维持必要的长期药物治疗,维护一个相对良好的脾胃功能,均显得头等重要。故在遣方用药时,要时时注意后天之本,力争避免使用峻剂,即使在必须祛邪时也要掌握中病即止,不可过量。另外具体治疗时,尚须视气虚与阴虚的相对程度,给予平衡,做到滋补药不碍胃气,以后天补先天,补脾促进滋肾,使肾阴亏好转,气化职能回升。同时积极配合使用各种非口服的药物治疗方法也十分必要,一方面有助于配合增加疗效;另一方面可以减轻脾胃的负担。
(5)这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大黄的使用问题,由于通过攻下,大黄可以降低肾衰竭时体内毒素水平,被公认是降浊泄毒的要药,在CRF脾肾气阴两虚证中,如何使用,是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神农本草经》云:“大黄,味苦寒,主下瘀血,血闭,寒热,破癥下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可见本药攻下力强,可清洁肠胃,祛除邪实,但也存在有苦寒伤胃的不良反应,尤其是生用时,临床不可忽视。对脾肾气阴两虚患者,腹泻稍有过度即可打破体内脆弱的内环境稳定,导致水、盐平衡失调,病情恶化,前功尽弃。需强调在使用时必须要根据患者的胃气情况,选择合适的用法和用量,使攻下不伤正为宜。当脾胃功能差时,应选择非口服方法如保留灌肠,或暂停使用。朱丹溪曰“大凡攻击之药,有病则病受之。病邪轻而药力重,则胃气受伤。”告诫临床用药,必须一要针对病情选择药味;二要考虑邪正双方轻重缓急,精确用量,以免犯“虚虚”之戒。
【外治疗法】
1.中药保留灌肠法 要求灌肠药物在肠道能够保留30min以上,灌肠后大便为稀软便,以每日2~3次为佳,大便不足或过量均须调整用药量,避免发生腹泻使病情加重。常用组方:①大黄15g,牡蛎30g,蒲公英30g,六月雪30g浓煎200ml灌肠,每日1~2次,10~15日为1个疗程,休息数日后可重复;②结肠灌注液Ⅰ号(叶传蕙经验方),大黄20g,红花20g,丹参20g,黄芪20g。浓煎100ml,加4%碳酸氢钠20ml,灌肠保留45~60min。ARF时可增加至每日6次。
2.中药熏洗法 熏洗法是通过加热的药液与皮肤接触,扩张体表微血管,增加汗液排泄,同时将毒素排出体外,属于传统中医的“开鬼门”方法,药物多由芳香解表药组成。各单位使用的方药各有特点,仅选部分代表方剂供临床选择。
(1)轻松药泡剂洗浴:中药组方,麻黄20g,防风、连翘、蒲公英、红花各50g,细辛、桂枝、花椒、羌活、独活、菊花各30g,地肤子100g,研末备用。将药用纱布袋包扎,放入浴盆中,用沸水浸泡,待温度适宜后令患者洗浴,保持水温,以出汗为宜,每次20~30min,2日1剂,每日1次。15d为1个疗程,一般治疗2个疗程。
(魏永吾《轻松泡剂为主药治疗慢性肾衰竭65例》)
(2)药浴方:麻黄、桂枝、细辛、附子各20g,羌活、防风、当归各45g,益母草60g。先用煎煮后的药液熏蒸,再沐浴,时间以病人舒适为度,每日2次,1周为1个疗程。
(孙建功《中药药浴治疗尿毒症20例疗效观察》)
(3)足浴方:花椒、红花、苍术、防风、羌活、独活、麻黄、桂枝、细辛、艾叶各25g煮沸后泡足,每次40min,使患者周身汗出为宜。
(卢守谦《中医“汗浴法”治疗慢性肾衰竭》)
3.外用酊、敷贴剂
(1)肾衰酊:药用包括丁香,桂皮,炮山甲,水蛭,王不留行子,细辛,虫,大黄,用75%乙醇浸泡,肾区搽敷,约30min,每日2次,连续10天(中药肾区搽敷,通过皮肤渗透吸收直达病所,能加强肾脏血液循环,解除肾血管痉挛及肾脏缺血状态,促进炎症消除,修复肾功能)。
(王新华《外治法治疗慢性肾衰竭体会》)
(2)泻浊膏:大黄、牡蛎各300g,商陆、水蛭、制附子各100g,麝香10g等组成。研成粉剂,过120目筛,装瓶备用。用时加水制成直径3cm大小的圆饼。腹部取水分,神阙,气海;腰背取穴肾俞,膀胱,三焦(腹部,背部穴位交替使用)。将药饼贴于穴位上,塑料布覆盖后胶布固定,6~8h后取下(局部起水疱可涂龙胆紫)。
(石宝营《中药内外合用治疗慢性肾衰竭60例》)
【中成药选】
以下成药可在服用煎剂的基础上配合使用,或在各种原因停用口服煎剂时维持使用。当病情紧急,煎剂使用不便时需辨证选用。
1.黄芪生脉饮(部颁标准) 黄芪,党参,麦冬,五味子。益气滋阴,养心补肺。用于气阴两虚,心悸气短患者。
2.黄芪颗粒(部颁标准) 黄芪。补气固表,利尿,用于气短心悸,虚脱,自汗,体虚浮肿,慢性肾炎,久泻,脱肛,子宫脱垂。扶正祛邪,养心通脉,健脾利湿。
3.生脉饮(部颁标准) 党参,麦冬,五味子。益气复脉,养阴生津。用于气阴两亏,心悸气短,脉微自汗。
4.金水宝胶囊(《中国药典》) 补益肺肾,秘精益气,用于肺肾两虚证。慢性肾衰竭脾肾两虚证可选用。口服,每次6粒,每日3次。
5.百令胶囊(转正5册10页) 发酵虫草菌粉。补肺肾,益精气。可用于慢性肾衰竭气阴两虚证。口服,每次5~15粒,每日3次。
6.生脉注射液(部颁标准) 人参,麦冬,五味子。益气养阴,复脉固脱,用于气阴两亏,脉虚欲脱的心悸,气短,四肢厥冷,汗出脉微欲绝的休克。静脉滴注:每次20~60ml,用5%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稀释后使用,或遵医嘱。
7.参麦注射液(部颁标准) 人参,麦冬。益气固脱,养阴生津,生脉。用于治疗气阴两虚型休克。静脉滴注:每次10~60ml(用5%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稀释后应用)或遵医嘱。或生脉注射液:气阴两虚明显,可以配合静脉注射,以快速取效或加强综合疗效。在气阴大亏或气随液脱时可用于救阴固脱。
8.肾康注射液(国药准字Z 20040110) 大黄,黄芪,丹参,红花。降逆泄浊,益气活血,通腑利湿。用于慢性肾衰竭。静脉滴注100ml,每日1次,10%葡萄糖液300ml稀释,每分钟20~30滴,疗程4周。注意:急性肾衰竭者慎用;高血钾危象者慎用。
【文献选录】
1.苏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刘镛振、李文彩等报道CRF气阴两虚证21例,治则为益气、养阴、生津、滋肾。药用太子参、沙参、玄参、党参、地黄、麦冬、葛根、山楂、尖鸡内金、石斛、木瓜、炒谷麦芽、青蒿、乌梅、徐长卿、枸杞子等。必要时可加龟甲、鳖甲等。对症治疗:保肾,补液(尿多应补不少于2 500~3 000ml/24h葡萄糖注射液、生理盐水),降压可选择使用盐酸可乐宁、卡托普利、呱唑嗪、纠正电解质紊乱。不使用肾毒性药物如:抗生素、镇痛药等。避免感染,消除疲劳,调摄饮食。经治疗21例无1例死亡,总有效率为52.4%。
此证型治法上应养阴生津、滋肾阴、化瘀阻。症情主要表现为脱水,血液浓缩,血流动力学缓慢,出现高黏滞血症,携氧力差,甚则微血栓形成,当拟活血化瘀,以改善瘀阻。此证型所见临床文献报道:并发症(心力衰竭、肺水肿、尿毒症脑病、心包炎)较少见,如治疗得法,效果较好。经验表明:珍珠粉可保护肾细胞、肾小管,此证型治疗使用较多。
此证型特点是:水与电解质代谢紊乱,脱水与多尿,尿量>3000/24h。皮肤干燥,血管萎瘪,弹性差,全血或血浆黏滞度增高,高血压(BP>21/13kPa)。实验室特点:血电解质以低值为主。尿β2-微球蛋白增高,尿圆盘电泳以中分子蛋白尿为主。BUN>7.5mmol,最高为正常的6~10倍;Cr>133μmol/L,最高为正常的6~10倍;内生肌酐清除率<1.3ml·S1/1.73m2;多数为0.7~0.8ml·S1/1.73m2。尿pH<5,尿比重固定于1.008左右。血常规:Hb 40~50g/L,RBC 2.0~3.0×1012/L。双肾B超:形态相对缩小。
报道认为分证型治疗加综合征治疗,可使病情缓解,延长寿命。
(苏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刘镛振等:《苏州医学院学报》,第14卷第5期,453页)
2.扶正固本,软坚化瘀法治疗慢性肾衰30例。认为慢性肾衰为正虚邪实,邪实主要为血瘀,瘀久必成积,因此,治疗以扶正固本,软坚化瘀为主。慢性肾衰血液存在高凝状态,临床见腰痛、肌肤甲错、舌质紫黯有瘀点、瘀斑,此为瘀血特征。解剖学研究表明:慢性肾衰之肾脏缩小、质硬、纤维化,为积证结块之征象,故有积证特点。所以,采用扶正固本、软坚化瘀为主要治法。
处方组成:人参10g,黄芪20g,冬虫夏草2g,杜仲10g,狗脊10g,鳖甲10g,枸杞子10g,牡蛎15g,丹参10g,川芎10g,大黄10g。水煎,每日1剂。4周为1个疗程。观察指标:中医症状及体征,肾功能:肌酐清除率(Ccr)、肌酐(Scr)、尿素氮(BUN)、血红蛋白(Hb)。治疗后腰酸腿软、疲乏无力、大便干燥、口干、手足心热等症状明显改善,CCr、SCr、BUN、Hb均明显改善(P<0.05)。
方析:人参、黄芪健脾益气;冬虫夏草、杜仲、狗脊、枸杞子、鳖甲补肾益气养阴;鳖甲、牡蛎、丹参、川芎软坚化瘀;大黄通腑泄浊。研究表明:鳖甲、牡蛎、丹参、川芎具有抗组织纤维化作用;大黄具有抑制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抑制肾小管高代谢等作用;冬虫夏草具有抑制肾小管间质病变、保护肾小管功能的作用。故本治法有抑制肾纤维化,进而保护肾功能之作用。
(辽宁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马进等:《扶正固本、软坚化瘀法治疗慢性肾衰竭30例》,《中华临床医药杂志》,总第19期,103页)
3.深圳市人民医院赖真等,以山茱萸15g,黄芪20g,紫河车10g,大黄8g,益母草15g,川芎10g,山药20g,泽泻10g,茯苓12g,蝉蜕8g,法半夏10g,白花蛇舌草15g,气阴两虚加人参6g,五味子8g,麦冬10g,肝肾阴虚加枸杞子15g,地黄15g,脾肾气虚加人参6g,白术12g,补骨脂12g,阴阳两虚型加人参6g,补骨脂12g,女贞子12g,菟丝子12g,地黄15g。每日1剂,加水煎成浓汁150~200ml,分两次温服,2个月为1个疗程,连服1~2个疗程。治疗CRF 57例,对气阴两虚证,肝肾阴虚证、脾肾气虚证改变自身前后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意义(P<0.01);阴阳两虚证有显著性差异(P<0.05)。方义分析:山茱萸、紫河车滋肾益精;黄芪、山药益气健脾;川芎、益母草活血化瘀;大黄通腑泄浊;活血化瘀;泽泻、茯苓祛湿泄浊;蝉蜕、法半夏、白花蛇舌草解毒化浊。
(深圳市人民医院赖真等:《湖南中医药导报》,第6卷第7期,第19页)
4.中药灌肠。大黄牡蛎汤
处方:大黄30g,煅牡蛎30g,附子10g,黄芪20g。水煎2次,取汁200ml。直肠高位保留灌肠。用导尿管插入肛门,另一端接灌肠器,缓慢灌注。保留时间2h左右,药液温度37~39℃,每日大便以3~4次为宜,若超过4次,可减少大黄用量,或增加煅牡蛎用量至40g。10天为1个疗程,一般1~3个疗程,疗程间可休息3~4天。
尿毒症的临床症状与血清尿素氮及血肌酐的高低呈线性关系,血清尿素氮和血肌酐的变化,是判断尿毒症病情变化的重要依据。
河北省张家口市中医研究所附属医院常玉阶等观察尿毒症38例,表明大黄牡蛎汤保留灌肠能降低血清尿素氮和血肌酐,改善症状,缓解病情。显效44.74%,总有效率86.84%。分析认为灌肠药液在肠道内保留时间越长,效果越好。方解认为:大黄有通腑降浊作用,可增加肠蠕动,促进体内尿素氮和血肌酐等有毒物质从肠道中排出。附子性温,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有利于肠壁对药物的吸收和毒性物质的排出。煅牡蛎有镇静、收敛及吸附氮质类毒物作用,从而增强大黄的通腑泻浊功效,可降血压、止血、且含多种钙盐,可使肠液成为高张溶液,从而达到结肠透析的目的。黄芪具补气扶助正气之功。
(河北省张家口市中医研究所附属医院常玉阶等:《中国农村医学》,第22卷第7期,52页)
5.肝脾肾气阴俱补方。药用熟地黄12g,山茱萸9g,山药9g,泽泻9g,茯苓9g,牡丹皮9g,头晕头痛加菊花9g,沙苑子9g;大便干结加何首乌9g,火麻仁9g;五心烦热加栀子3g;尿多不禁加金樱子9g,芡实9g。
(保定市中西医结合肾病医院高宏宇:《中华临床医药杂志》,总第19期,36页)
6.开腠泻浊散药浴。开腠泻浊散一方出自明代沈之问《解围元薮》一书中有关外治方,结合古代民间流传的外伤急救内服方,配制成外洗方开腠泻浊散,用以治疗慢性肾衰。处方组成:麻黄、桂枝、细辛、白芷、一口钟、羌活、独活、藿香、苍术、大黄、苦参、蝉蜕、地肤子、红花、当归、金银花、野菊花,肉苁蓉、黄芪等,上药按比例配制,研末装入棉纱布袋中,每袋750g。将上药袋置入约5000ml水中,煎煮30min,取汁而成。再将药汁置入消毒的浴盆或浴缸里,加入适量温水,水量以能使病人全身浸入为宜。洗浴时,要注意保暖,避免受风寒,勿用肥皂等物。需要时,病人可在接受治疗前先清洁洗浴。浴毕勿用清水冲洗,只用清水毛巾拭干皮肤即可。病人药浴时,可适当进饮食,如大枣汤等,不宜在空腹及饭后30min内洗浴。发热、高血压病、主动脉瘤、冠心病,心功能不全、有出血倾向以及皮肤疾病患者或年老体弱者不可药浴,必要时可在医护人员监护下接受治疗。每次治疗时间应控制在30min左右,每周6次,每次用药1袋,2个月为1个疗程。对血CCr>704μmol/L或浮肿明显,伴有胸腹水,或血钾偏高者。可在药浴治疗的同时,每周血透1~2次以控制症状。
药浴属中医外治法中1种,元代《外科精义》一书曾指出药浴有“疏导腠理,通调血脉,使无凝滞”等作用。
开腠泻浊散药浴其作用机制主要有:开腠、降浊、排毒。通过开腠发汗而达到降浊排毒之目的。开腠发汗,一是通过浴水湿热熏蒸之力;二是通过方中麻黄、桂枝、细辛等辛散之品的功效。《医宗金鉴》云:“借湿以通窍,干则药气不入。”一则可使毛窍开放汗出;二则能宣散肺气,有通利小便之作用,可以“开鬼门,洁净府”,促使体内毒素向体外排泻。其次,降黏、解聚、抗凝。本方具活血化瘀、芳香开窍,有通调血脉、开结行窍之功。中医学之“久病入络”“久病必瘀”之说,与西医学有关重、危症后期体内会出现高凝状态及血管内凝血观点相吻合,以本方药浴22例治疗前后查血浆D-二聚体有所下降,说明开腠泻浊散药浴具有明显的“通调血脉,使无凝滞”作用,从而达到降黏、解凝、改善微循环、促进组织修复之目的;三则,补气益血,调节免疫。方中黄芪、肉苁蓉补益气血,具有抗自由基、提高调整免疫功能的作用,本方药浴22例患者化验检查中发现,随着肾功能改善,全身营养及免疫功能状态也随之改善。
(江苏省中医院赵松梅等:《湖北中医杂志》,第21卷第2期,70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