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适用于心肌炎初期,症见发热恶寒、头痛项强、汗出喘息、胸闷心悸、身疲乏力、食少恶心等。适用于心肌炎,症见心悸、乏力较甚。痹证入心,加神门穴以镇静、镇痛;气阴两虚,加脾、肺穴,以益气养阴;阳虚欲脱,加脾、肾两穴,以回阳固脱。每次取单侧耳穴,两耳交替进行。采用毫针刺法,施以轻刺激,留针3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亦可采用王不留行子粘贴耳穴,并嘱患者每日自行按压数次,每次每穴3~5分钟,10次为1个疗程。
【耳诊要点】
○心穴区见脱屑或粟米大小结节(图2-19)。
中医简易治疗
◎单方验方
○荆芥、防风、黄芪、金银花、连翘各15g,党参、炙甘草、麦冬、生地黄、阿胶(烊化)、火麻仁、柏子仁各10g。上药加水煎沸15分钟,滤出药液;再加水煎20分钟,去渣,两煎药液对匀,分2次服用,每日1~2剂。适用于心肌炎初期,症见发热恶寒、头痛项强、汗出喘息、胸闷心悸、身疲乏力、食少恶心等。
图2-19 耳穴心区粟米样结节:提示患病毒性心肌炎
○玄参、生地黄各20g,蒲公英、沙参、麦冬、黄芩各10g,甘草、大青叶各9g。上药加水煎沸15分钟,滤出药液,再加水煎20分钟,去渣,两煎药液对匀,分2次服用,每日1剂。适用于心肌炎,症见心悸、乏力较甚。
◎耳穴疗法
○主穴取心、交感、皮质下、内分泌穴;配穴取小肠、神门、脾、肺、胃穴。
采用耳针法、埋针法或耳穴压丸法治疗均可。耳针时每次取3~5穴,施以中度刺激,留针30~60分钟。
痹证入心,加神门穴以镇静、镇痛;气阴两虚,加脾、肺穴,以益气养阴;阳虚欲脱,加脾、肾两穴,以回阳固脱。
温馨提示:耳穴疗法只作为辅助,临床具体应用时,应采用中、西医综合疗法作综合性治疗。
○取心、皮质下、交感、神门、肾上腺、脑、小肠穴,每次选4~6穴。每次取单侧耳穴,两耳交替进行。采用毫针刺法,施以轻刺激,留针3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亦可采用王不留行子粘贴耳穴,并嘱患者每日自行按压数次,每次每穴3~5分钟,10次为1个疗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