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诊要点】
○胸、胸椎穴区见点、片状红晕;或见毛细血管充盈。随疼痛减轻,红色逐变成黯灰色(图2-33)。
中医简易治疗
◎单方验方
瓜蒌仁15~30g,薤白、柴胡、白芍各15g,枳实6g。每日1剂,以水煎后,分2次以黄酒或低度白酒或米醋约10ml兑入,混匀后服用。
◎耳穴疗法
○主穴取胸、肝、神门穴;配穴取枕、皮质下穴。
①耳穴针刺:每次选单侧耳穴,两耳交替进行。先在胸穴寻找敏感点,当刺及敏感点时,一般于数秒钟内疼痛可立即减轻或消失,若无此效应,说明尚未刺及敏感点,应出针另行选点施治或调整针刺方向。然后再如法针刺肝、神门穴。每日或隔日1次,6次为1个疗程。
②耳穴压丸:每次选单侧耳穴,两耳交替进行。先在胸穴寻找敏感点施行耳穴压丸,施以强刺激对压泻法,由轻至重按压耳穴的同时,嘱患者做深呼吸或咳嗽动作,一直按压至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为止。再如法贴压肝、神门、皮质下、枕穴。并嘱患者每日自行按压耳穴3~4次,每次均按压至疼痛减轻或消失为止。隔日1次,6次为1个疗程。
图2-33 耳穴胸区片状红晕:提示患肋间神经炎
③耳穴电刺激:治疗取穴及针法与耳穴毫针法相同。每次选单侧耳穴,两耳交替进行。在毫针针柄上连接电针治疗仪的输出导线,或直接用带有导线的耳穴夹夹在敏感点上,用密波或疏密波,电流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每次3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取胸、胆、神门、相应阳性点,每次选3~4穴。每次取单侧耳穴,两耳交替进行。采用毫针刺法,施以中度或较强刺激,留针30~60分钟。每日1次。亦可采用王不留行贴压上述耳穴,并嘱患者每日自行按压数次。10次为1个疗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