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窒息是指因外界氧气不足或其他气体过多或呼吸系统发生障碍而导致的呼吸困难,甚至停止呼吸的现象。常见有:①机械性窒息,因机械作用引起呼吸障碍,如缢、绞、扼颈项部,用物堵塞呼吸道,压迫胸腹部以及患急性喉头水肿或食物吸入气管等造成的窒息。②中毒性窒息,如一氧化碳中毒,大量的一氧化碳由呼吸道吸入肺,进入血液,与血红蛋白结合成碳氧血红蛋白,阻碍了氧与血红蛋白的结合与解离,导致组织缺氧造成的窒息。③病理性窒息,如溺水和肺炎等引起的呼吸面积的丧失。④脑循环障碍引起的中枢性呼吸停止。⑤新生儿窒息及空气中缺氧的窒息,如关进箱、柜内,空气中的氧逐渐减少等。
二、病情判断
窒息主要表现为二氧化碳或其他酸性代谢产物蓄积引起的刺激症状和缺氧引起的中枢神经麻痹症状交织在一起。窒息的发展可分为3个阶段。
1.因二氧化碳分压升高,引起短时间内呼吸中枢兴奋加强,继而呼吸困难,丧失意识。
2.全身痉挛,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心动徐缓,流涎,肠运动亢进。
3.痉挛突然消失,血压降低,呼吸逐渐变浅而徐缓,产生喘息,不久呼吸停止。
发生窒息现象时,若患者心脏微微搏动,应立即排除窒息原因并施行人工呼吸。丧失抢救时机必然使心脏停搏、瞳孔散大、全身反射消失,最终死亡。
三、急救措施
1.维持呼吸道通畅 清除呼吸道异物,可用手抠或镊钳取出异物,或用导管插入咽、喉、气管进行吸引。环甲膜穿刺或切开术,用内径3mm粗穿刺针穿刺插入,或环甲膜横向切开1~2cm。
2.纠正缺氧 高浓度吸氧,流量4~6L/min,必要时呼吸及辅助呼吸。
3.心肺脑复苏 心跳、呼吸停止者行心肺复苏术。
4.病因治疗。
四、救护要点
1.尽快查找病因,保持呼吸道通畅。
2.病情监测。监测体温、呼吸、脉搏、血压、血气分析、神志、瞳孔等,持续心电监护,若患者出现胸闷、烦躁、发绀等立即抢救。
3.迅速开放静脉,并根据病情调整输液速度。
4.做好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护理。
5.心理护理。
6.预防并发症。
积极防治低氧血症、酸碱平衡失调、肺不张、肺水肿、肺部感染、急性呼吸衰竭、心肺骤停等并发症的发生(图1-22)。
图1-22 窒息救护流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