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量饮酒有益健康,可以活血通络,疏筋祛寒,壮神提气,遣兴消愁;可以扩张血管,缓解紧张,消除疲劳,改善睡眠。加拿大蒙特利尔心脏病研究所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适量饮酒有抗血栓形成的作用,能保护心脏,可减少40%心脏病的发作,但其机制尚不明确。研究者认为,其功效取决于酒精,不取决于何种酒类,无论是红、白葡萄酒,还是烈性酒或啤酒都一样。对腰腿病患者说来,适量饮酒有暂时减轻腰腿痛的作用,但不能治愈腰腿痛。
科学家们经论证提出了一个比较安全的饮酒“适量”指标,即成年人每千克体重忍受酒精量为1克。若一个体重60千克的人,一次只能饮白酒100毫升或啤酒3瓶。当然,酒量有个体差异,另当别论。要求服药前后不要饮酒,因为酒会增加硝酸甘油、阿司匹林、吡罗昔康(炎痛喜康)、地西泮(安定)等某些药物的毒性。
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其九成在肝脏氧化,分解为乙醚,进而氧化成醋酸,最后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分别经呼吸道和尿排出体外。乙醇不仅抑制成骨细胞,影响新骨形成,而且常损害肝脏,影响维生素D的活化,导致血中活性维生素D水平低下,进一步降低对钙、磷的吸收,增加钙、磷排出,使钙、磷代谢紊乱,骨无机质流失,造成骨质疏松,出现腰背痛。所以,大量饮酒、酗酒不仅不能缓解,而且会加重腰背痛。从根本上说酒不是治疗腰腿痛的“灵丹妙药”。
为什么一些人会觉得饮酒后,腰腿痛似乎减轻甚至消失了呢?这主要是因为酒精对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有抑制作用,使饮酒者一时觉得兴奋、舒适和愉悦,掩饰了疼痛;酗酒者还会进一步抑制中枢神经,可使其昏昏入睡,进入神经麻痹神志模糊的“无痛”状态。醒酒后腰腿痛依旧,甚或更重。如此恶性循环,不仅老痛未愈,新病又添,骨质疏松症的发生,无疑加剧了腰腿痛。
对于老年腰腿痛患者而言,因其内脏功能,特别是肝功能减退,对酒精的氧化分解功能降低,更要节制饮酒,切不可将常饮酒作为治疗腰腿痛的一种基本手段。慢性酒精中毒可引起酒精性肝硬化,影响肠钙吸收,降低血镁水平,干扰钙的置换,加速骨的吸收。长期饮酒,使男、女激素水平均下降,导致骨质流失和骨质疏松。酗酒还伤害消化、神经和运动系统,造成全身营养不良和意外伤害事故,如“醉死”“酗酒驾车肇事”等。酗酒的危害是综合性、多方面的。我们诚诫:借酒浇愁愁更愁,酗酒止痛痛更痛。劝君少饮一杯酒,长寿健康伴您行。
药酒以白酒为辅料,将各种中草药的有效成分浸泡溶解出来。但药酒的核心在药,不在酒,药是主角,酒是配角,是中草药的有效成分发挥了治疗功效。用来浸酒治疗颈肩腰腿痛的草药甚多,如杜仲、牛膝、党参、川芎、独活、木瓜、当归、羌活、枸杞、熟地黄、防风、桂皮、海马、海狗肾、鹿茸、蛇和蛇胆等,根据颈肩腰腿痛病因的不同,辨证配伍,制成一系列药酒。这些药酒一般具有和气血、壮筋骨、补骨髓、祛风寒、止痹痛和益肝肾等功效。颈肩腰腿痛患者可在医师的指导下,酌饮,有一定的疗效,但也要防止过量,因为毕竟含有酒精成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