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祛暑清热剂(暑热感冒)

祛暑清热剂(暑热感冒)

时间:2023-03-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暑热感冒多系感受暑热之邪而引起的急性热病。全方配伍,具有祛暑解表、清热生津之功,适宜于夏月外受暑热之感冒。此病包括夏季一般性感冒及流行性感冒。国家中药保护品种。6味药共同起到清热解暑利湿的功效。并可用于预防中暑。暑湿之邪郁滞于中焦,则见呕吐、恶心。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暑、健胃醒脑之功。凡夏季感冒见上述症状者,可用本药治疗。

50.暑热感冒颗粒

【药物组成】 香薷、连翘、菊花、荷叶、丝瓜络、佩兰、知母、生石膏、北沙参、竹茹、竹叶。

【方义分析】 本方由11味药物组成。暑热感冒多系感受暑热之邪而引起的急性热病。方中以辛温芳香之香薷发汗解表;辛凉芳香之连翘、菊花清透上焦之暑热;荷叶、丝瓜络、佩兰芳香轻清祛暑清热;知母、生石膏清心除烦,大清气分之热;暑性大热,极易伤津,故加北沙参养阴清热;暑必兼湿,湿阻中焦故加竹茹清泄中焦湿热,竹叶清心火,利小肠。全方配伍,具有祛暑解表、清热生津之功,适宜于夏月外受暑热之感冒。

【临床运用】 本药系祛暑清热之剂。运用本方的基本指征为:发热重,汗出多,口大渴,脉洪数,病发于夏月。

1.伤暑感冒 夏季感受暑邪而引起,症见发热重,恶寒轻,汗出热不退,心烦口渴,溲赤苔黄,脉数。此病包括夏季一般性感冒及流行性感冒。

2.暑温 夏暑之季感受暑热病邪而见壮热,汗多,心烦,面赤气粗,口渴或背微恶寒,舌苔黄燥,脉洪数。此即中医所说暑温的“四大症”,即大热、大渴、大汗、脉洪大。凡属暑温之邪兼入阳明气分者可用之。此病包括西医之流行性乙型脑炎初起及夏季流行性感冒。

【制剂与规格】 颗粒剂。每袋10克。

【用法与用量】 口服。成年人一次服1~2袋,小儿酌减,一日3次,温开水送服。

【注意事项】 宜清淡饮食,忌食辛辣厚味。

【配方来源】 全国中医理论整理研究会主持开发。辽宁省药品标准(1986年)。部颁16册172页。国家中药保护品种。

☆辽宁本溪三药有限公司

51.保济丸(浓缩丸、口服液)

【药物组成】 钩藤、菊花、白蒺藜、厚朴、木香、苍术、天花粉、广藿香、葛根、茯苓、薄荷、化橘红、白芷、薏苡仁、神曲茶、稻芽。

【方义分析】 本方由16味药物组成。湿侵机体,变生诸证,或发热头痛,或头晕身倦,或恶心呕吐、或腹痛泄泻。治当利湿解表为要。本方以广藿香、白芷芳香宣透,苍术、厚朴、化橘红苦温燥湿,茯苓、薏苡仁淡渗利湿为主药;以菊花、薄荷、白蒺藜解表驱邪,以神曲茶、稻芽、木香行气和中为臣;葛根升清以助利湿,天花粉生津防止吐泻伤阴,再加钩藤既有轻清宣透之力,又可防止土虚木乘而生风共为佐使。综观本方,集芳化、苦燥、淡渗于一方,以使表里之湿内外分消。全方因、症、机兼顾,配合巧妙,用于表里俱湿者最为合拍。

【临床运用】 本药具有解表去湿和中之功,用于腹痛泄泻,恶心呕吐,肠胃不适,舟车晕浪,发热头痛等症。

1.感冒 凡四时感冒,症见恶寒发热,骨节酸楚,腹痛泄泻,或恶心呕吐,食少纳呆,脉浮者。西医之胃肠型感冒,见上述表现者,宜用此方。

2.泄泻 腹胀泄泻,泻物清稀,胸闷食少,或嗳腐泛酸,头重身倦,舌苔白腻,脉濡缓。西医之为急性肠胃炎、消化不良,见上述表现者,可用之。

3.呕吐 呕吐势急,胸脘痞满,食少纳呆,兼见恶寒发热,身重肢痛,苔白腻,脉浮滑。西医之为急性胃炎、幽门痉挛,有上述表现者,可用之。

【制剂与规格】 ①小水丸剂:每瓶1.85克、3.7克;②浓缩丸:每瓶1.2克;③口服液:每支10毫升。

【用法与用量】 口服。①小水丸剂:一次1.85克,3.7克,一日3次;②浓缩丸:一次1瓶;③口服液:一次10~20毫升。

【注意事项】 忌食生冷油腻。

【配方来源】 广东省药品标准(1982年)。部颁18册188页、20册194页、17册171页。

52.清凉防暑颗粒

【药物组成】 白茅根、芦根、淡竹叶、牛筋草、滑石(飞)、甘草。

【方义分析】 本方由6味药物组成。以白茅根、芦根、牛筋草解暑止呕,清热生津为主药;配滑石、甘草、淡竹叶清热利湿,引湿热从小便而去。6味药共同起到清热解暑利湿的功效。

【临床运用】 本方清热解毒利湿之力显著,用于中暑表现为身热自汗,心烦头晕,恶心呕吐,体倦无力。并可用于预防中暑。

【制剂与规格】 颗粒剂。每包10克。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10克,一日3次。

【注意事项】 暑热已伤津气者不宜用。

【配方来源】 广东省药品标准(1985年)。部颁9册189页。

53.白避瘟散

【药物组成】 绿豆粉、石膏、白芷、滑石、冰片、薄荷脑、甘油。

【方义分析】 本方由7味药物组成。夏暑多挟湿邪,暑湿上蒙清窍,可见头目眩晕。暑湿之邪郁滞于中焦,则见呕吐、恶心。故方中选生石膏专入阳明经,清暑解热为君。辅以辛温之白芷,增强君药治疗阳明经眩晕之功。佐以冰片、薄荷芳香化湿,通窍醒神。使以绿豆粉、滑石粉清热消暑,解毒利尿。全方共奏清热解暑之功。

【临床运用】 本药为清凉解暑之剂,可用于暑湿之邪所致的眩晕、呕吐等症。亦可用于晕车、晕船等。

1.暑湿感冒 暑月感受暑湿,发热(低热),身困,泛泛欲呕,头晕,口黏,不欲饮食,舌苔白腻,脉象濡滑数。

2.眩晕 表现为头晕且胀,视物不清,口渴心烦,胸闷恶心,小便黄,苔黄腻,脉濡数者,多由感受外界不正之气而发,可用本方辨治。

3.呕吐 表现为胸闷,恶心,呕吐,所吐之物多为秽浊黏液,身热,恶风,头目眩晕,身重,苔白腻或黄,脉濡数或浮数者,可用本方施治。

【制剂与规格】 散剂。每盒0.6克。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0.3克;外闻亦可。

【注意事项】 药品宜放干燥处。

【配方来源】 《天津市中成药规范》1978年版。部颁2册85页。

54.梅苏丸

【药物组成】 乌梅、薄荷、紫苏叶、薄荷油、豆蔻、葛根、柿霜、檀香。

【方义分析】 本方由8味药物组成。感受暑热,灼伤津液,或素体阴液不足,复感风热,治当祛邪养津。本方以薄荷、葛根辛凉宣散风热,以乌梅、柿霜生津止渴,紫苏叶、檀香、豆蔻和中散表。全方药少而功专力宏。

【临床运用】 本方具有清热解暑,生津之力,用于中暑或暑季外感风热,内伤津液之症,可见头晕目眩,口干舌燥等。

1.感冒 暑季风热之邪侵袭肺卫,可见发热、微恶风寒,头痛目眩,口干舌燥,苔薄黄少津,脉浮细数,可用此方辨治。

2.中暑、暑温 暑热伤人,津液亏损,见发热恶风,头晕头痛,汗出口渴,气短乏力,脉洪而芤,可用此方施治。

【制剂与规格】 水丸。每10粒重1.56克。

【用法与用量】 口服或含化。一次30丸,一日3次。

【注意事项】 外感无津伤者不用。

【配方来源】 河南省药品标准(1984年)。部颁3册153页。

55.青六散

【药物组成】 六一散、红曲(炒)。

【方义分析】 本品以六一散祛暑湿,清湿热,配用红曲(炒)健脾和胃,消食调中,共奏祛暑消食和胃之功效。

【临床运用】 本品用于暑湿证兼有伤食者。除症见发热、汗出、身倦、口渴、呕吐、泄泻、小便短赤之外,其纳差、胸脘痞闷、腹胀等症状较为突出。本品应用较广。

1.暑湿 表现为夏季暑日,恶心呕吐,纳差脘闷,腹胀时泻,身倦口渴,小溲短赤,脉象滑数。西医之中暑、急性胃肠炎,见以上表现者,可按此论治。

2.痞证 表现为胸脘痞闷,纳谷不香,时作呕恶,胃脘嘈杂,小便短赤,大便不调,舌红苔腻,脉象滑数。西医之慢性胃炎、消化不良,见上述表现者,可按此辨治。

【制剂与规格】 散剂。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9克,一日1~2次,布袋包煎。

【注意事项】 忌辛辣厚味。

【配方来源】 《丹溪心法》。上海市药品标准(1965年)。部颁7册90页。

56.无极丸

【药物组成】 甘草、石膏、滑石粉、糯米(蒸熟)、薄荷脑、冰片、丁香、砂仁、白豆蔻、肉桂、牛黄、人造香。

【方义分析】 本方由12味药组成。方中重用甘草清热解毒,滑石粉清热利尿、除烦止渴,石膏甘寒清热解暑、解肌透表,共为主药。辅以砂仁、白豆蔻、丁香、肉桂健脾和胃、降逆止呕、行气止痛;佐以人造香芳香醒脾,牛黄清心解毒,冰片通窍醒脑,薄荷脑涤暑清热,朱砂镇心安神。使以糯米养胃扶正。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暑、健胃醒脑之功。

【临床运用】 本药为清热解暑醒脑剂。适用于中暑受热所引起的阳暑以及水土不服、晕车晕船等。

1.阳暑 发热,心烦,面色红赤,身体倦困,头晕目眩,汗出而热不减,舌苔黄腻,脉象濡数。为夏季感受暑热而致的热性感冒。

2.水土不服 每到异地,头晕目眩,不欲饮食,恶心干呕,或每食即腹泻腹痛,口苦口黏,消化不良,舌苔黄腻,脉象沉细。

另外,本品还可用于伤酒伤食,晕车晕船等。

【制剂与规格】 丸剂。每60粒重3克。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10~20粒,小儿酌减。

【注意事项】 孕妇忌服。

【配方来源】 部颁7册17页。

57.金银花露

【药物组成】 金银花。

【方义分析】 本方由一味药组成。金银花味甘性寒,药用其花又能疏散,功擅清热解毒兼可透散表邪,以收清热解毒之效。

【临床运用】 本方为清热解毒之剂,主治热毒蕴积引起的暑热口渴,疮疖,小儿胎毒等。其临床指征为:暑热不退,口渴引饮,汗出不止,或身上长有疮疖,疼痛,或有发热等。

1.暑热 夏暑之季感受暑邪而发病,发热重而恶寒轻,汗出热不退,心烦口渴,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象浮数。凡夏季感冒见上述症状者,可用本药治疗。

2.疮疖 皮肤疮疖或出血,灼热疼痛,局部红肿,按之有跳动感,舌苔黄腻,脉象洪数。属于急性感染性皮肤疾患,可用此药治疗。

【制剂与规格】 每500克相当于金银花31.25克。每瓶装60毫升、100毫升、150毫升、340毫升。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60~120毫升,一日2~3次。

【注意事项】 用药期间,勿食辛辣油腻食物。

【配方来源】 部颁4册90页。中国药典2010年版830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