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虚体外感风寒湿邪,客于肌表,郁遏表阳,遂有化热之势。方中防风、荆芥表散风寒为主药。赤茯苓清热解毒利湿;羌活、独活除湿止痛且助荆防解表;川芎辛散,能祛血中之风而宣痹止痛,增强解表之力;柴胡、薄荷辛凉透表,可疏泄肌表郁热;前胡、桔梗、枳壳,宣肺化痰,宽胸利气,以上均为辅药。党参加入解表药中能鼓舞正气,托邪外出,使其邪祛而正不伤,故为佐药。甘草为使,调和诸药。 本方为荆防败毒散的新型制剂。
【药物组成】 防风、荆芥、赤茯苓、羌活、独活、川芎、柴胡(去头)、薄荷、前胡、桔梗(去芦)、枳壳、党参(去芦)、甘草。
【方义分析】 本方由13味药物组成。虚体外感风寒湿邪,客于肌表,郁遏表阳,遂有化热之势。症见发热恶寒,头项强痛,鼻塞咽痛。治宜解表散寒,疏风祛湿,并透其邪热。方中防风、荆芥表散风寒为主药。赤茯苓清热解毒利湿;羌活、独活除湿止痛且助荆防解表;川芎辛散,能祛血中之风而宣痹止痛,增强解表之力;柴胡、薄荷辛凉透表,可疏泄肌表郁热;前胡、桔梗、枳壳,宣肺化痰,宽胸利气,以上均为辅药。党参加入解表药中能鼓舞正气,托邪外出,使其邪祛而正不伤,故为佐药。甘草为使,调和诸药。合而用之,有解表散寒、疏风祛湿、透达郁热之效,对于外感风寒湿邪之后,病情缠绵且有郁热证者尤宜。
【临床运用】 本方为荆防败毒散的新型制剂。适用于虚体外感风寒湿邪而有郁热之证。运用本方的基本指征为:发热恶寒,头项强痛,咳嗽吐痰,鼻塞咽痛,舌淡红、苔薄白而腻,或苔微黄,脉浮。
凡感冒而见有上述症状者,如恶寒轻发热重,头痛项强,咳嗽,咯白色痰液等,即可用本方治疗。
本方有宣疏肌表、调畅气血之功,故疮疡初起,肿痛、发热、恶寒者,亦可用本方治疗。
【制剂与规格】 水丸剂。每10粒重1克,每袋9克。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1袋,一日2次。
【注意事项】 忌食生凉饮食。
【配方来源】 《外科理例》方。陕西省药品标准(1975年)。部颁1册112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